一种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95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带有第一内腔的罐体。设置在罐体外周上的气相分离单元,所述气相分离单元包括带有第二内腔的预分离桶,以及均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段塞流入口和气相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的罐体内的液相分离单元,所述液相分离单元包括沿的罐体依次布置的布液管、聚结分离器、油相出口、堰板和水相出口,其中布液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装置不仅将段塞流捕集器和分离器集成在一套设备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节省了空间,而且能够同时完成段塞流中的气相、水相和油相的分离工作。水相和油相的分离工作。水相和油相的分离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输送领域中,传统的油气分输技术是将地层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进行处理后分别进行输送。现有的技术存在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设施数量多、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高等问题。而采用油气混输可大幅降低油气田地面工程投资。
[0003]油气混输过程由于流体各相的聚集分离,可能产生段塞流,如果不加处理直接进站,会造成站内瞬时压力、流量剧烈波动,严重影响站内生产。此外,油气混输管道需要定期清管,管道中的大量来液短时间内进入站内,也将对生产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设置段塞流捕集器以保障生产和运行安全。
[0004]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段塞流捕集器主要有两种类型:管式捕集器和容积式捕集器。而这种传统的段塞流捕集器和三相分离器为两种设备,分开设置,导致站内工艺流程长、投资高、占地面积大的不足。
[0005]专利CN204958821U公开了一种段塞流捕集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温携汽超稠油段塞流捕集处理一体化装置。这种装置包括蒸汽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第一内腔(15)的罐体(10);设置在所述罐体(10)外周上的气相分离单元(20),所述气相分离单元包括带有第二内腔(25)的预分离桶(21),以及均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的段塞流入口(12)和气相出口(29);设置在所述罐体(10)内的液相分离单元(30),所述液相分离单元包括沿所述罐体依次布置的布液管(32)、聚结分离器(35)、油相出口(50)、堰板(70)和水相出口(60),其中所述布液管(3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内腔(15)和第二内腔(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分离单元包括与所述预分离桶(21)相连的捕雾器(28),所述气相出口设置在所述捕雾器(28)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分离桶(21)和所述捕雾器(28)分设于所述罐体(10)的轴向两侧,并通过管线(26)彼此连接,其中,所述捕雾器(2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内腔(15)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塞流捕集及三相分离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内腔中,并朝向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小虎赵毅姚彬汤晟钟荣强徐梦瑶黎志敏张菁韩亚丽崔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