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6881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及其应用,涉及一种继电器,提供一种用于继电器的磁路系统。设有C形静止导磁体、磁钢、线圈、可动导磁体和支承件,磁钢放在静止导磁体内,与可动导磁体相对,线圈绕在C形部件上,支承件位于可动导磁体中部,在C形部件与线圈间设绝缘层,绝缘层与C形部件注塑在一起或包裹或涂覆在C形部件上。其静止部分呈C形,克服已有E形结构占用绕线空间以及磁钢可动的结构占用继电器内部空间的缺点,减小可动部件质量;静止部分包裹在绝缘层内,降低对零件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可动部件和静止部件用非金属材料连接,减少粉末的产生,简化生产工艺,继电器结构紧凑,体积小,灵敏度和可靠性高,适于大规模流水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设备中,由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求继电器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并且能耗更低。为达到上述要求,一般的电磁继电器多采用带有磁钢的磁路结构,以减小体积和能耗,提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已知的磁路结构有以下几种CN02134301.2号的专利技术专利及JP09-139166号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磁钢的“E”形磁路结构,其缺点是磁路结构复杂、磁钢和/或支承导磁体占据了一定的绕线空间、衔铁与支承导磁体是金属摩擦易产生粉末。US4695813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口”磁路,这种磁路结构复杂,要求的零件精度及其装配精度高,且磁钢占据了一定的绕线空间,衔铁与磁钢是金属与金属的接触,易摩擦产生粉末。US6670871号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磁钢可动的磁路,这种磁路结构的可动部分质量大,惯性大,抗冲击振动性能较差,工作可靠性不高,且磁钢也占据了继电器内部一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绕线空间大,减少占用继电器的内部空间和可动部件的质量,降低对零件和装配的精度要求,其可动部件和静止部件的接触采用非金属的接触方式,减少粉末的产生,从而简化生产工艺,使继电器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灵敏度和工作可靠性更高的一种用于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磁路系统的电磁继电器。本专利技术设有C形静止导磁体、磁钢、线圈和可动导磁体及其支承件,磁钢放置在C形静止导磁体内,与可动导磁体相对,线圈绕制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上,支承件位于可动导磁体的中部,支承着可动导磁体在C形静止导磁体的两自由端上做翘翘板式运动,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与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绝缘材料层与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注塑在一起,或者绝缘材料层包裹或涂覆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上。静止导磁体可以是一体的,或设有至少两部分组成。支承可动导磁体转动的支承件为绝缘支承件。磁钢可放置在静止导磁体的正中央,且磁钢的磁场强度均匀。磁路系统的工作方法为由于处于C形部件正中的磁钢的磁场强度均匀,形成了磁路系统中两个磁场强度均匀的磁回路,在不给线圈供电的条件下,磁路系统存在两个稳定状态,即复位和置位状态。在复位状态下,由于可动导磁体的极面与静止导磁体的极面贴合,而另一对极面有气隙,所以磁回路的磁力大于另一磁回路的磁力,使继电器保持在复位状态;在复位状态下,给线圈提供瞬时的置位激励电压时,线圈产生的磁场抵抗磁回路的磁场,而增强另一磁回路的磁场,使得可动导磁体的极面与静止导磁体的极面脱离,而可动导磁体的极面与静止导磁体的极面贴合,之后去掉线圈的激励电压,磁回路的磁力大于另一磁回路的磁力,磁路保持在置位状态;在置位状态下,给线圈提供瞬时的复位电压时,磁路又回复到复位状态。如此往复,驱动继电器的接触部件开断。磁路系统也可在可动导磁体的一极面设置一隔磁片,或将磁场强度均匀的磁钢放置于静止导磁体一侧,或将磁场强度不均匀的磁钢放置在静止导磁体的正中央,或将两块大小不一致的磁钢分别放在静止导磁体的两边,使磁路系统的磁场强度不均匀。磁路系统的工作方法为由于磁路系统中两磁回路的磁场强度不均匀,在不给线圈供电的条件下,磁路系统仅存在一个稳定状态,即释放状态。在释放状态下,由于磁回路的磁力大于另一磁回路的磁力,使可动导磁体的极面与静止导磁体的极面贴合,而另一对极面脱开,继电器保持在释放状态;在释放状态下,给线圈提供激励电压时,线圈产生的磁场抵抗磁回路的磁场,而增强另一磁回路的磁场,使得可动导磁体的极面与静止导磁体的极面脱离,而可动导磁体的极面与静止导磁体的极面贴合,继电器处在动作状态;在去掉线圈的激励电压后,由于磁回路的磁力大于另一磁回路的磁力,磁路系统回复到释放状态。如此往复,驱动继电器的接触部件开断。本专利技术的所说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可应用于电磁继电器上,电磁继电器设有罩壳、线圈部件、基座、带有静触点的静簧、静止导磁体、可动导磁体、磁钢、动簧片、衔铁部件和支承件;带有静触点的静簧、线圈部件与基座注塑在一起,静止导磁体的两个极面露在外面;可动导磁体设于支承件上,支承件设于基座上,可动导磁体、与可动导磁体贴合的磁钢和设置在可动导磁体侧的动簧片注塑在一起,动簧片的接触端连接有动触点,可动导磁体部件通过线圈部件的励磁、消磁而转动,驱动动簧片运动,静止导磁体为C形静止导磁体,C形静止导磁体、磁钢、线圈部件和可动导磁体及其支承件组成磁路系统,磁钢放置在C形静止导磁体内,与可动导磁体相对,线圈部件设有线圈、注塑在一起的磁钢与静止导磁体构成的C形部件和绝缘的线圈架,线圈绕制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上,支承件位于可动导磁体的中部,支承着可动导磁体在C形静止导磁体的两自由端上做翘翘板式运动。衔铁部件通过动簧片焊接或挂扣在基座上,做翘翘板式运动,从而驱动动、静触点的开断。衔铁部件设有衔铁和设置在衔铁侧的至少一个动簧片及将它们注塑在一起的绝缘材料层,动簧上焊接有动触点。磁钢、静止导磁体、线圈和衔铁构成的磁路系统可以形成左右对称或非对称的磁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静止部分构成C形,克服了已有的E形结构占用绕线空间的缺点,也克服了磁钢可动的结构占用继电器的内部空间的缺点,且减小了可动部件的质量;其静止部分包裹在绝缘材料内部,降低了对零件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其可动部件和静止部件的连接采用了非金属材料的连接方式,减少了粉末的产生,简化了生产工艺,使继电器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小,灵敏度更高,工作可靠性更高,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继电器实施例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图1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该磁路系统包括静止导磁体11c、磁钢11d、线圈13和可动导磁体31及其支承件22,磁钢11d放置在静止导磁体11c的中部,两者组成一“C”形部件11,线圈13绕制在“C”形部件11上,在它们之间有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可以是与“C”形部件11注塑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包裹或涂覆在“C”形部件11上的。在磁路系统中,磁钢11d放置在静止导磁体11c的正中央,且磁钢11d的磁场强度均匀,其工作方法为由于处于“C”形部件11正中的磁钢11d的磁场强度均匀,形成了磁路中两个磁场强度均匀的磁回路51、52,在不给线圈13供电的条件下,磁路存在两个稳定状态,复位和置位状态。在复位状态下,由于可动导磁体31的极面31b与静止导磁体11c的极面11b贴合,而另一对极面有气隙,所以磁回路52的磁力大于磁回路51的磁力,使继电器保持在复位状态;在复位状态下,给线圈13提供瞬时的置位激励电压时,线圈13产生的磁场抵抗磁回路52的磁场,而增强磁回路51的磁场,使得可动导磁体31的极面31b与静止导磁体11c的极面11b脱离,而可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C形静止导磁体、磁钢、线圈和可动导磁体及其支承件,磁钢放置在C形静止导磁体内,与可动导磁体相对,线圈绕制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上,支承件位于可动导磁体的中部,支承着可动导磁体在C形静止导磁体的两自由端上做翘翘板式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C形静止导磁体、磁钢、线圈和可动导磁体及其支承件,磁钢放置在C形静止导磁体内,与可动导磁体相对,线圈绕制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上,支承件位于可动导磁体的中部,支承着可动导磁体在C形静止导磁体的两自由端上做翘翘板式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与线圈之间设有绝缘材料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层与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注塑在一起;或绝缘材料层包裹或涂覆在磁钢和静止导磁体组成的C形部件上。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静止导磁体为一体或为分体的至少两部分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承件为绝缘支承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磁钢放置在静止导磁体的正中央,磁钢的磁场强度均匀。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可动导磁体的一极面设置一隔磁片。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磁路系统,其特征在于磁场强度均匀的磁钢放置于静止导磁体一侧。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