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618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设置在单箅雨水口内,灰沙拦截装置包括水流导向底板、水流导向侧板组件和雨水过滤沉淀袋,水流导向侧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连接板和第二侧板,形成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水流导向底板设置在水流导向侧板组件的开口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水流导向底板和连接板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有沉淀袋安装槽,雨水过滤沉淀袋安装在沉淀袋安装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传统雨水口截污效果差、易堵塞的不足,提升了截污效果,优化后期雨水口的养护方式以原有的清捞费时、清捞后有残余改为倾倒的方式。清捞后有残余改为倾倒的方式。清捞后有残余改为倾倒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口灰沙过滤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进水口经雨水格栅将路面雨水收集流入雨水管网,然而在雨水收集的过程中水体中会夹杂着树叶、果核、泥沙、塑料袋等路面垃圾,若不能及时清理很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严重的话会导致城市的内涝情况发生。
[0003]公开号为CN112411715A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级过滤的环保雨水口,包括雨水篦子,位于雨水口顶部进口处,与路面平齐;栅篮截污槽,位于雨水篦子正下方;雨水沉淀区,位于雨水口底部区域,雨水沉淀区中心位置为溢流过滤区,溢流过滤区设有溢流过滤头和溢流立管,溢流立管通过预埋套管从雨水口底部贯穿,与雨水口垂直,溢流立管的上端与溢流过滤头连接,溢流立管下端通过弯头与雨水口底部的排放管道连接。
[0004]该雨水口存在以下缺陷:
[0005]1、该雨水口主要通过溢流过滤头进行杂质过滤,溢流过滤头的过滤面积小,过滤效率低,且容易产生杂质堵塞,更换率高;
[0006]2、该雨水口对杂质的清理,需要在溢流过滤区进行杂质打捞,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截污效果差、易堵塞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
[0008]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设置在单箅雨水口内,所述灰沙拦截装置包括水流导向底板、水流导向侧板组件和雨水过滤沉淀袋,所述水流导向侧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连接板和第二侧板,形成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水流导向底板设置在所述水流导向侧板组件的开口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水流导向底板和连接板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有沉淀袋安装槽,雨水过滤沉淀袋安装在沉淀袋安装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过滤沉淀袋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沉淀袋安装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雨水过滤沉淀袋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沉淀袋撑杆;
[0012]所述水流导向底板靠近沉淀袋安装槽的一端设有撑杆凹槽,该撑杆凹槽与所述沉淀袋撑杆相配合,用以实现其中一个沉淀袋撑杆的安装固定,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撑杆进入缺口、撑杆轨道和撑杆卡槽,用以实现另一个沉淀袋撑杆的拆卸和安装,所述撑杆进入缺口和撑杆卡槽分别位于所述撑杆轨道的两端,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撑杆进入缺口朝向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上端,并连通至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上表面,所述撑杆卡槽朝向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下端;
[0013]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间距与所述沉淀袋撑杆的长度相配合,所述撑杆进入
缺口、撑杆轨道和撑杆卡槽的大小与所述沉淀袋撑杆的杆径相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沉淀袋撑杆连接有撑杆手柄,所述水流导向底板对应设有手柄凹槽,所述手柄凹槽与所述撑杆手柄的形状相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灰沙拦截装置还包括雨水防回流板,该雨水防回流板为板状结构,所述雨水防回流板的中部设有雨水通孔,所述雨水防回流板受所述水流导向侧板组件支撑,并位于所述雨水过滤沉淀袋的上方,用以抑制雨水防回流板下方的杂质往上回流。
[0016]进一步地,所述雨水防回流板的一端设有多个固定凸块,所述连接板对应设有多个凸块固定沟槽,所述凸块固定沟槽与所述固定凸块相配合,用以固定雨水防回流板的一端,使得雨水防回流板可翻转。
[0017]进一步地,所述雨水防回流板中在雨水通孔四周设有凹陷状边缘,该凹陷状边缘朝向雨水通孔下方倾斜。
[0018]进一步地,所述灰沙拦截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和进水口组件,所述进水口组件为中空的柱状结构、设置在所述水流导向底板和水流导向侧板组件远离沉淀袋安装槽的一端;
[0019]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沉淀袋安装槽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沉淀袋安装槽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板,用以实现转动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贴近进水口组件的内壁。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设有锚钉固定沟槽,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通过锚钉连接单箅雨水口的井壁,用以支撑灰沙拦截装置中靠近沉淀袋安装槽一端的重量。
[0021]进一步地,所述灰沙拦截装置还包括导向固定板,该导向固定板连接在水流导向侧板组件的上方,用以连接单箅雨水口的井壁,支撑灰沙拦截装置。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采用本技术的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后,雨水经过水流导向底板和水流导向侧板组件进入雨水过滤沉淀袋通过过滤沉淀下雨水中的沙石颗粒,雨水通过雨水过滤沉淀袋排放到雨水检查井内。本技术的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具有以下优势:优化了传统雨水口截污效果差、易堵塞的不足,提升了截污效果,优化后期雨水口的养护方式以原有的清捞费时、清捞后有残余改为倾倒的方式。
[0024](2)本技术的雨水过滤沉淀袋设有两个沉淀袋撑杆,一个沉淀袋撑杆安装在水流导向底板的撑杆凹槽内,另一个沉淀袋撑杆可通过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中依次经过撑杆进入缺口和撑杆轨道,最终卡入撑杆卡槽内,实现固定,反之实现拆卸,便于养护过程中对雨水过滤沉淀袋的拆卸和安装。
[0025](3)本技术在雨水过滤沉淀袋上方设置有雨水防回流板,雨水防回流板中部设有雨水通孔,能防止漂浮物因水流冲刷形成回流,堵塞进水口。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水流导向底板和水流导向侧板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水流导向底板和水流导向侧板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雨水防回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雨水过滤沉淀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水流导向底板,11、撑杆凹槽,12、手柄凹槽,2、水流导向侧板组件,21、第一侧板,211、撑杆进入缺口,212、撑杆轨道,213、撑杆卡槽,214、锚钉固定沟槽,22、连接板,221、凸块固定沟槽,23、第二侧板,24、沉淀袋安装槽,3、雨水过滤沉淀袋,31、沉淀袋撑杆,32、撑杆手柄,4、雨水防回流板,41、雨水通孔,42、固定凸块,43、凹陷状边缘,5、第一导向板,6、第二导向板,7、进水口组件,8、导向固定板,9、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设置在单箅雨水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沙拦截装置包括水流导向底板(1)、水流导向侧板组件(2)和雨水过滤沉淀袋(3),所述水流导向侧板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21)、连接板(22)和第二侧板(23),形成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水流导向底板(1)设置在所述水流导向侧板组件(2)的开口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所述水流导向底板(1)和连接板(22)之间设有间隙,形成有沉淀袋安装槽(24),所述雨水过滤沉淀袋(3)安装在所述沉淀袋安装槽(2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沉淀袋(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沉淀袋安装槽(2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沉淀袋(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沉淀袋撑杆(31);所述水流导向底板(1)靠近沉淀袋安装槽(24)的一端设有撑杆凹槽(11),该撑杆凹槽(11)与所述沉淀袋撑杆(31)相配合,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撑杆进入缺口(211)、撑杆轨道(212)和撑杆卡槽(213),所述撑杆进入缺口(211)和撑杆卡槽(213)分别位于所述撑杆轨道(212)的两端,形成Z字形结构,所述撑杆进入缺口(211)朝向所述第一侧板(21)或第二侧板(23)的上端,并连通至所述第一侧板(21)或第二侧板(23)的上表面,所述撑杆卡槽(213)朝向所述第一侧板(21)或第二侧板(23)的下端;所述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3)的间距与所述沉淀袋撑杆(31)的长度相配合,所述撑杆进入缺口(211)、撑杆轨道(212)和撑杆卡槽(213)的大小与所述沉淀袋撑杆(31)的杆径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单箅雨水口的灰沙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袋撑杆(31)连接有撑杆手柄(32),所述水流导向底板(1)对应设有手柄凹槽(12),所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敏杰王志龙吴杰施超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林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