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8896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中遍布供蚜虫进入的缝隙或通孔;S2:在次年春季虫卵孵化期,拆除所述保温结构并对该树木喷洒杀虫药剂;S3:之后无雨天气时,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设置粘虫胶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蚜虫种群数量,大大降低蚜虫对树木的危害,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传统高压喷药的难度和药剂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树上蚜虫防控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
技术介绍
在某一路上种植的一种树木,每年到4、5月份会因为一种小昆虫而被路边商家、居民以及行人投诉。这种小昆虫统称为蚜虫,也称树木多态毛蚜,它会以刺吸的方式吸取汁液并排出粘性液体,称为“蜜露”,这种“蜜露”掉落在地上会让行人有脚底黏黏的感觉,掉落在路边非机动车座椅上会使裤子黏在座椅上,飘进居民楼对居民晾晒衣物造成影响;此外这种小虫为害严重时会对植物景观造成严重影响,会使叶片被黑色煤污覆盖,进一步造成叶子失绿发黄,长势衰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降低蚜虫对树木的危害的应对树木多态毛蚜的防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中遍布供蚜虫进入的缝隙或通孔;S2:在次年春季虫卵孵化期,拆除所述保温结构并对该树木喷洒杀虫药剂;S3:之后无雨天气时,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设置粘虫胶带。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结构为保温绳,所述在树木的底部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具体为:首先沿第一倾斜角度在主干上绑多层保温绳,在主干上形成保温区域,然后在该保温区域中再沿第二倾斜角度在主干上绑多层保温绳,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均根据地面同一侧计算夹角,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的其中一个小于90度,另一个大于90度。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绳为草绳或草帘。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绳的材质为海绵或塑料,所述保温绳的表面遍布多个凹陷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凹陷区域为叶状或轨道状,所述轨道状的凹陷区域呈螺旋式环绕地分布在保温绳外侧。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绳的凹陷区域中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前还包括:获取绒布,将该绒布用水浸湿,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缠绕所述浸湿后的绒布,然后在绒布外侧绑所述保温结构。进一步地,绑保温结构时,根据树木主干的胸径设定所述保温结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所述保温结构宽度的选取包括:若树木主干胸径在7至15厘米范围以内,则保温结构宽度在18至22厘米范围以内;若树木主干胸径在15至25厘米范围以内,则保温结构宽度在28至22厘米范围以内;若树木主干胸径大于25厘米,则保温结构宽度在45至55厘米范围以内。进一步地,所述杀虫剂包括3%阿维菌素3000倍液、1%甲维盐2000倍液、25%噻虫嗪4000倍液和1.2%烟参碱1000倍液。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结构拆除后进行洗衣水浸泡或杀虫剂喷雾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在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对栾树主干进行绑保温结构,营造温暖的产卵和越冬环境,于翌春3月虫卵孵化期拆除保温结构并对枝干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拆除的草绳做集中处理,之后再结合天气晴雨情况和监测,对主干进行围一层粘虫胶带,阻止遗漏的孵化蚜虫继续上树危害;使用这种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蚜虫对栾树的危害,减少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也降低了传统高压喷药的难度和药剂成本。(2)针对采用螺旋式地绑一层保温绳的方式,提供的做窝环境仍不够温暖,无法吸引更多的蚜虫,本专利技术提出首先沿第一倾斜角度在主干上绑多层保温绳,在主干上形成保温区域,然后在该保温区域中再沿第二倾斜角度在主干上绑多层保温绳的方法,该绑法的保温绳中部区域为两层结构,为蚜虫提供的做窝环境更加保暖,能吸引更多的蚜虫做窝。(3)采用草绳作为保温层可以吸引蚜虫,但也存在易风化、腐烂的缺陷,难以持久、重复利用;本实施例还提供能重复利用的保温绳结构,其材质为海绵或塑料,保温绳2的表面遍布多个凹陷区域,蚜虫可以爬到凹陷区域内做窝,且海绵和塑料的材质相比于草绳,不易损坏。(4)本专利技术在栾树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前还包括:在栾树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缠绕浸湿后的绒布,然后在绒布外侧绑保温结构;绒布浸湿缠绕在树干上后会逐渐缩紧绑在树干上,方便安装,且绒布设在保温绳内侧,更加温暖,适宜蚜虫做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应对栾树蚜虫的防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保温绳绑法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保温绳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保温绳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保温绳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干,2、保温绳,3、叶状的凹陷区域,4、轨道状的凹陷区域,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将上述蚜虫的防控方法应用在栾树上,提供一种应对栾树蚜虫的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在栾树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中遍布供蚜虫进入的缝隙或通孔;其中,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可选择每年11月初;绑保温结构高度选择离地80cm-100cm处为宜,便于养护人员操作;绑保温结构时,根据栾树主干的胸径设定保温结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保温结构宽度的选取包括:若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中遍布供蚜虫进入的缝隙或通孔;/nS2:在次年春季虫卵孵化期,拆除所述保温结构并对该树木喷洒杀虫药剂;/nS3:之后无雨天气时,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设置粘虫胶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冬季蚜虫下树产卵前,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该保温结构中遍布供蚜虫进入的缝隙或通孔;
S2:在次年春季虫卵孵化期,拆除所述保温结构并对该树木喷洒杀虫药剂;
S3:之后无雨天气时,在树木的胸径处围绕主干设置粘虫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为保温绳(2),所述在树木的底部围绕主干绑保温结构具体为:
首先沿第一倾斜角度在主干(1)上绑多层保温绳(2),在主干(1)上形成保温区域,然后在该保温区域中再沿第二倾斜角度在主干(1)上绑多层保温绳(2),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均根据地面同一侧计算夹角,所述第一倾斜角度和第二倾斜角度的其中一个小于90度,另一个大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绳(2)为草绳或草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绳(2)的材质为海绵或塑料,所述保温绳(2)的表面遍布多个凹陷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对树木蚜虫的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为叶状或轨道状,所述轨道状的凹陷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菲菲傅涛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林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