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致动马达及镜头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606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抖致动马达及镜头模组,属于摄像技术领域。本申请的防抖致动马达,包括:固定板;第一运动组件呈框型且设置于固定板表面;第一弹臂连接第一运动组件和固定板、且仅能在第一方向上提供弹力;第一SMA线连接固定板和第一运动组件、以驱动第一运动组件相对固定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运动组件设置于固定板表面且位于第一运动组件的框型内部;第二弹臂连接第二运动组件和第一运动组件、且仅能在第二方向上提供弹力;第二SMA线连接第一运动组件和第二运动组件、以驱动第二运动组件相对第一运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本申请的防抖致动马达,不同方向上的运动不存在耦合,运动精确,防抖效果较好且结构轻薄。防抖效果较好且结构轻薄。防抖效果较好且结构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抖致动马达及镜头模组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防抖
,特别涉及一种防抖致动马达及镜头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镜头模组在实现光学防抖功能的同时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轻薄化已成为业界的研发重心所在,为此,采用SMA线作为光学防抖致动机构的镜头模组渐渐在业界里普及。然而,此类设计大多是将镜头设置于运动板上,同时在运动板上沿X轴方向和/或Y轴方向布设多根SMA线,分别对某根SMA线通电使其收缩拉动镜头往X轴或Y轴方向移动,亦或者同时对多根SMA线通电使其收缩拉动镜头往X轴和Y轴方向之间夹角的方向运动;由于此类设计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运动存在耦合,当多根SMA线同时通电收缩拉动镜头往X轴和Y轴方向之间夹角的方向运动时,存在运动不够精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镜头的防抖精度,进而导致成像质量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防抖致动马达。本申请的防抖致动马达,不同方向上的运动不存在耦合,运动精确,防抖效果较好且结构轻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镜头模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抖致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第一运动组件,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呈框型且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表面;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连接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和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弹臂能够发生变形以允许第一运动组件相对所述固定板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SMA线,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相对所述固定板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运动组件,所述第二运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的框型内部;第二弹臂,所述第二弹臂连接所述第二运动组件和所述第一运动组件,所述第二弹臂能够发生变形以允许第二运动组件相对所述第一运动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一定角度;第二SMA线,连接所述第一运动组件和所述第二运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运动组件相对所述第一运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致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MA线和所述第二SMA线均设置有两条;所述第一SMA线和所述第二SMA线均弯折呈V型;在所述第一运动组件与所述第一SMA线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运动组件与所述第二SMA线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SMA线和/或所述第二SMA线的V型顶点勾设于所述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致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运动组件之间、和/或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运动组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抖致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述伦耿新龙计树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德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