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9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支撑外壳、净化箱外壳和分散管;车厢本体内设有支撑隔板;支撑外壳内设有电动机,电动机上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远离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有风扇;净化箱外壳上开凿有多个安置槽,多个安置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第三过滤件和第四过滤件;分散管上连接有若干第四输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轨道车辆车厢相应机构的设置,使车厢内的异味较大时,可以通过净化装置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内循环净化,不必和外界换气来排出异味,从而达到在不改变车厢内温度的前提下可以将异味去除,增加乘客的乘坐体验。增加乘客的乘坐体验。增加乘客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车厢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辆是指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在一些客运火车中,一些乘客会乘坐十几个小时或二十几个小时,所以一些吃喝全是在火车车厢中完成,这就导致车厢内的异味较大,并且因为火车外界的温度可能会和车厢内的温度差距较大,所以不能直接进行通风驱散异味,而现有的轨道车辆车厢又缺乏一种内循环净化装置,导致车厢内的异味不易排出,影响部分乘客的乘坐体验。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以解决上述现有轨道车辆车厢缺乏一种内循环净化装置,导致车厢内的异味不易排出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支撑外壳、净化箱外壳和分散管;
[0008]所述车厢本体内设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与车厢本体之间形成有空腔;
[0009]所述支撑外壳设于空腔内,所述支撑外壳内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电动机的一端连接有风扇,所述支撑外壳上连接有第一输气管;
[0010]所述净化箱外壳设于支撑外壳的一侧,所述净化箱外壳与第一输气管远离支撑外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净化箱外壳上开凿有多个安置槽,多个所述安置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第三过滤件和第四过滤件,所述净化箱外壳远离支撑外壳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气管;
[0011]所述分散管与第三输气管远离净化箱外壳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分散管上连接有若干第四输气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外壳远离第一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输气管,用于输送空气,所述第二输气管贯穿支撑隔板设置,所述第二输气管远离支撑外壳的一端连接有进气管,用于吸入气体,使车厢本体内的空气可以通过进气管进入到第二输气管内,然后流动到支撑外壳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与支撑外壳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杆,用于支撑电动机,使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电动机不易损坏,为使用者减少不必
要的经济损失;
[0014]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固定轴承,用于支撑传动轴,并且使传动轴旋转不易受到影响,从而使风扇旋转不易受到影响,所述固定轴承与支撑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用于支撑固定轴承,从而达到支撑传动轴的作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第三过滤件和第四过滤件上均设有把手,用于工作人员抓取,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第三过滤件和第四过滤件拆卸和安装,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
[0016]进一步地,若干所述第四输气管上均套设有固定套,用于将第四输气管与固定杆连接起来,从而使固定杆可以为第四输气管提供支撑力,使第四输气管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使第四输气管不易损坏,所述固定套与支撑隔板之间连接有固定杆,用于支撑固定套,从而达到支撑第四输气管的作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输气管远离分散管的一端连接有排气管,用于排出净化完毕的气体,所述排气管安装于支撑隔板上,使气体分散排出,不易聚集为一道气柱,从而不易影响到乘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轨道车辆车厢相应机构的设置,使车厢内的异味较大时,可以通过净化装置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内循环净化,不必和外界换气来排出异味,从而达到在不改变车厢内温度的前提下可以将异味去除,增加乘客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的立体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的正视剖面图;
[0026]图6为图5中C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5中D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图5中E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图5中F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车厢本体、101.支撑隔板、2.支撑外壳、201.电动机、202.传动轴、203.风扇、204.第一输气管、205.第二输气管、206.进气管、207.第一支撑杆、208.固定轴承、209.第二支撑杆、3.净化箱外壳、301.第一过滤件、302.第二过滤件、303.第三过滤件、304.第四过滤件、305.第三输气管、306.把手、4.分散管、401.第四输气管、402.固定套、403.固定杆、
404.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参图1

图9所示,包括:车厢本体1、支撑外壳2、净化箱外壳3和分散管4。
[0033]参图1所示,车厢本体1内设有支撑隔板101,支撑隔板101与车厢本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用于为部分装置提供空间,从而便于对空气进行净化。
[0034]参图1和图6所示,支撑外壳2设于空腔内,支撑外壳2用于制造一个封闭空间,使空气不易散发,从而便于气体流动,支撑外壳2内设有电动机201,用于带动传动轴202旋转,电动机201上连接有传动轴202,用于将电动机201的动力传输到风扇203上,使其旋转。
[0035]参图6所示,传动轴202远离电动机201的一端连接有风扇203,用于带动气体流动,当风扇203旋转时会带动空气向净化箱外壳3流动,使第二输气管205处的气压降低,进而使车厢本体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进气管206和第二输气管205进入到支撑外壳2内,支撑外壳2上连接有第一输气管204,用于将支撑外壳2和净化箱外壳3连通起来,使便于气体的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本体(1),所述车厢本体(1)内设有支撑隔板(101),所述支撑隔板(101)与车厢本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支撑外壳(2),设于空腔内,所述支撑外壳(2)内设有电动机(201),所述电动机(201)上连接有传动轴(202),所述传动轴(202)远离电动机(201)的一端连接有风扇(203),所述支撑外壳(2)上连接有第一输气管(204);净化箱外壳(3),设于支撑外壳(2)的一侧,所述净化箱外壳(3)与第一输气管(204)远离支撑外壳(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净化箱外壳(3)上开凿有多个安置槽,多个所述安置槽内分别安装有第一过滤件(301)、第二过滤件(302)、第三过滤件(303)和第四过滤件(304),所述净化箱外壳(3)远离支撑外壳(2)的一侧连接有第三输气管(305);分散管(4),与第三输气管(305)远离净化箱外壳(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分散管(4)上连接有若干第四输气管(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内循环功能的轨道车辆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2)远离第一输气管(204)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保税区泰德瑞尔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