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胡麻秆沙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88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胡麻秆沙障,包括呈行列式或格状式设置的地沟、以及与行列式地沟或格状式地沟中的X方向地沟相对应设置的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当地沟呈格状式设置时,在Y方向还包括填充在相邻两个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之间的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且在两者相接处设有连接杆;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加固网带和加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大的力度对抗风沙,减小损失,防止长时间使用后风沙将其打散,延长其使用时间。而且,本申请使用的胡麻秆取材于当地,加固网带也可以回收重复使用,成本也较低。成本也较低。成本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胡麻秆沙障


[0001]本技术属于荒漠治理
,具体涉及了一种胡麻秆沙障。

技术介绍

[0002]荒漠化是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沙障又称机械沙障、风障,是用柴草、秸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
[0003]武威地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其北部沿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边缘的土地风蚀沙漠化严重,当地多采用稻草和麦草作沙障材料,稻草需要从外地进行购买,成本较高,而麦草使用年限较短。
[0004]胡麻是当地山区普遍种植的作物之一,由此产生的废弃胡麻秆产量巨大,而且其长度达1.5m左右,较麦草、稻草长,纤维含量高,韧性强,若将其作为沙障材料既不会增加成本,而且使用年限比稻草、麦草更长。但是,胡麻秆作为有机废弃秸秆,相比粘土、卵石等材料相对容易降解,而且在大风沙、气候恶劣的环境下,无论是平铺式设置、还是直立式设置,也极容易出现破损,将会显著影响设置后持续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持续时间长、且成本也较低的胡麻秆沙障。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胡麻秆沙障,包括呈行列式或格状式设置的地沟、以及与所述行列式地沟或所述格状式地沟中的X方向地沟相对应设置的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
[0008]当所述地沟呈格状式设置时,在Y方向还包括填充在相邻两个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之间的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且在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和所述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相接处设有连接杆;
[0009]所述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由若干胡麻秆捆扎而成,直径为15~25cm;所述地沟深度为5~10cm,宽度为15~25cm;
[0010]所述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下方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半圆端位于所述地沟内;
[0011]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加固网带和加固杆;所述加固网带包覆于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外周表面;所述加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加固网带、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插入所述地沟底部的沙土内。
[0012]优选的,所述行列式沙障相邻两个所述地沟之间的距离为1m。
[0013]优选的,所述格状式沙障X向、Y向相邻两个地沟之间的距离均为1.5m。
[0014]优选的,所述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采用绳将若干胡麻秆捆扎而成。
[0015]优选的,位于Y向两端的所述连接杆,其一端插入所述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内,
另一端插入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内;
[0016]位于Y向中心的所述连接杆,其一端插入所述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内,另一端穿过所述长捆状单体沙障插入相邻的所述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内。
[0017]优选的,所述加固网带宽度为3~6cm,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上相邻两个所述加固网带之间的距离为1.5~3m。
[0018]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固杆之间的距离为3~6m,至少在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两端及中心位置设有所述加固杆。
[0019]优选的,所述加固网带为尼龙材质网带,所述连接杆和加固杆为木杆。
[002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平铺式沙障直接将稻、麦草平铺在沙面上,以及将稻草、麦草立式插入沙土内,具有更大的力度对抗风沙,减小损失,而且本申请在胡麻秆长捆表面设置有多个加固网带,尤其是在胡麻秆首尾相接等薄弱处设置加固网带可以稳定胡麻秆,防止长时间使用后风沙将其打散,进一步延长其使用时间。另外设置穿过加固网带、胡麻秆长捆的加固杆将胡麻秆长捆进一步固定在地沟处,使其使用时间进一步延长。而且,本申请使用的胡麻秆取材于当地,加固网带也可以回收重复使用,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行列式胡麻秆沙障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格状式胡麻秆沙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与地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0

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20

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 30

连接杆,40

地沟,11

加固网带,12

加固杆,50

沙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胡麻秆沙障,如图1~4所示,包括呈行列式或格状式设置的地沟40、以及与行列式地沟或格状式地沟中的X 方向地沟相对应设置的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10;
[0027]当地沟呈格状式设置时,在Y方向还包括填充在相邻两个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10之间的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20,且在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相接处设有连接杆30;
[0028]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均由若干胡麻秆捆扎而成,直径为15~25cm;地沟40深度为5~10cm,宽度为15~25cm,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下方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半圆端位于地沟内,地沟的两侧壁可以限制胡麻秆在大风沙环境下的移动;
[0029]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包覆在其外周表面的加固网带11、以及加固杆12;加固杆12的一端穿过加固网带11、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10插入地沟底部的沙土50内。
[0030]本技术采用带式平铺方式设置行列式或格状式胡麻秆沙障,首先开挖呈行列式或格状式设置的地沟,然后将胡麻秆捆扎成直径达 15~25cm长捆,并将其下端置于地沟内,上端露出10~15cm用于作为屏障阻挡风沙。在设置格状式沙障时,将捆扎而成的胡麻秆
长捆(即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置于X方向(X方向优选为阻挡风沙主方向)地沟内,然后捆扎胡麻秆短捆(即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填充在Y方向相邻两个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之间,再在相接处设置连接杆,完成胡麻秆长捆和短捆的拼接。
[0031]该种设置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平铺式沙障直接将稻、麦草平铺在沙面上,以及将稻草、麦草立式插入沙土内,具有更大的力度对抗风沙,减小损失,而且本申请在胡麻秆长捆表面设置有多个加固网带,尤其是在胡麻秆首尾相接等薄弱处设置加固网带可以稳定胡麻秆,防止长时间使用后风沙将其打散,进一步延长其使用时间。另外设置穿过加固网带、胡麻秆长捆的加固杆将胡麻秆长捆进一步固定在地沟处,使其使用时间进一步延长。而且,本申请使用的胡麻秆取材于当地,加固网带也可以回收重复使用,成本也较低。
[0032]优选的,行列式沙障相邻两个地沟之间的距离为1m;格状式沙障X向、Y向相邻两个地沟之间的距离均为1.5m。
[0033]优选的,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采用绳将若干胡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胡麻秆沙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行列式或格状式设置的地沟、以及与所述行列式地沟或所述格状式地沟中的X方向地沟相对应设置的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当所述地沟呈格状式设置时,在Y方向还包括填充在相邻两个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之间的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且在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和所述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相接处设有连接杆;所述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由若干胡麻秆捆扎而成,直径为15~25cm;所述地沟深度为5~10cm,宽度为15~25cm;所述长捆状和短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的下方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半圆端位于所述地沟内;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沿长度方向,还设有多个加固网带和加固杆;所述加固网带包覆于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外周表面;所述加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加固网带、所述长捆状胡麻秆单体沙障插入所述地沟底部的沙土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麻秆沙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列式沙障相邻两个所述地沟之间的距离为1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麻秆沙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彩赵连鑫刘伟张涛任德全李栋董存元高生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