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南吉专利>正文

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67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包含有:提供接设于目标管路的第一断点及第二断点之间,其包含有:一短上斜直弯管,系接设于该第一断点;一短下斜直弯管,系接设于该第二断点;n个长下斜直弯管;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管路结构的领域,尤指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的范畴。

技术介绍

[0002]流体的传输,常见有石油、自来水、天然气、瓦斯、废气或其它流体等输送管路,对于大多数管路输送流体来说,其流体流动的驱动力来自于压力差或泵浦的动力,即流动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0003]然而,常见流体输送管路通常为直条、长条管等结构,再加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流体管路的运输经常要无端耗费损失许多不必要的能量。
[0004]故,一般的流体输送管路结构实有需要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缘此,为了解决上述一般流体输送管路结构存在的问题点,于是本技术人乃穷极心思开发出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故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流体输送效率及其节能效果的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
[0006]本技术为达上述目的,运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7]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提供接设于目标管路的第一断点及第二断点之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0008]一短上斜直弯管,该短上斜直弯管由一短上斜直管及一第一弯管所构成,并接设于该第一断点;
[0009]一短下斜直弯管,该短下斜直弯管由一短下斜直管及一第二弯管所构成,并接设于该第二断点;
[0010]n个长下斜直弯管,该长下斜直弯管由一长下斜直管及一第三弯管所构成,n为2以上的自然数;
[0011]n

1个长上斜直弯管,该长上斜直弯管由一长上斜直管及一第四弯管所构成,又该长上斜直弯管与该长下斜直弯管两者型体系呈现水平镜射关系,且具有相同长度L;
[0012]该n个长下斜直弯管、n

1个长上斜直弯管以L/2落差位置互为交错串接后,再串接于该短上斜直弯管、短下斜直弯管之间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
[0013]所述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其中:该短上斜直弯管、该短下斜直弯管、该长下斜直弯管、该长上斜直弯管为圆形管径并与该目标管路等径。
[0014]所述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其中:该短上斜直弯管、该短下斜直弯管、该长下斜直弯管、该长上斜直弯管内设有铁氟龙涂层。
[0015]本技术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达成如下功效:
[0016]1.本技术管路结构内部在无任何活动部件,无需输入补偿能量即可实现流体运输;换言之,不需要内部进行泵浦的机械式的补偿动力,仅利用空间结构推动流体流动,
即通过物理空间结构以加速流体流动,并减小流体在其运输中的能量损耗。
[0017]2.本技术管路结构因正向流动与反向流动的压力差别巨大,可作为单向流通阀。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的顺向流动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的逆向流动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A

增加流速、流量的管路;1

短上斜直弯管;11

短上斜直管;12

第一弯管;2

短下斜直弯管;21

短下斜直管;22

第二弯管;3

长下斜直弯管;31

长下斜直管;32

第三弯管;4

长上斜直弯管;41

长上斜直管;42

第四弯管;5

目标管路;51

第一断点;52

第二断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系涉及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其中该增加流速、流量的管路A主要提供接设于目标管路5的第一断点51及第二断点52之间,其包含有一短上斜直弯管1、一短下斜直弯管2、n个长下斜直弯管3及n

1个长上斜直弯管4等构件(n为2以上的自然数),前述目标管路5可为石油、自来水、天然气、瓦斯、废气或其它流体等输送管路;兹将前述组合构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0023]所述该短上斜直弯管1,由一短上斜直管11及一第一弯管12所构成,并接设于该第一断点51。
[0024]所述该短下斜直弯管2,由一短下斜直管21及一第二弯管22所构成,并接设于该第二断点52。
[0025]所述该n个长下斜直弯管3,该长下斜直弯管3由一长下斜直管31及一第三弯管32所构成。特别一提,该n为非零自然数且至少为2,最大则不限,端看运输管路长度的需求而设定。
[0026]所述该n

1个长上斜直弯管4,该长上斜直弯管4由一长上斜直管41及一第四弯管42所构成,又该长上斜直弯管4与该长下斜直弯管3两者型体系呈现水平镜射关系,且具有相同长度L,如图2所示者。
[0027]本技术增加流速、流量的管路A主要凭借将该n个长下斜直弯管3、n

1个长上斜直弯管4以L/2落差位置互为交错串接后,再串接于该短上斜直弯管1、短下斜直弯管2之间,进而构成本技术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进一步,将该短上斜直弯管1、该短下斜直弯管2、该长下斜直弯管3、该长上斜直弯管4设为圆形管径并与目标管路5设为等径,并在这些圆形管内壁涂有一层铁氟龙涂层,即为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缩写PTFE),以降低流体与管壁之间摩擦力。
[0028]本技术提供流体运输中的能量减损的较佳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将本技术增加流速、流量的管路A主要提供接设于目标管路5的第一断点51及第二断点52之间,流体方向从该第一断点51到该第二断点52则构成顺向流动时,在无任何活动部件,无需输入补偿能量即可实现流体运输,必要时配合本技术管路内壁的铁氟龙涂层,不需要内部
进行泵浦的机械式的补偿动力,仅利用空间结构推动流体流动,即通过物理空间结构以加速流体流动,并减小流体在其运输中的能量损耗。
[0029]另外,如图3所示,将本技术增加流速、流量的管路A主要提供接设于目标管路5的第一断点51及第二断点52之间,流体方向从该第二断点52到该第一断点51则构成逆向流动时,纵使其圆形管内壁涂有铁氟龙涂层,其阻力仍非常大,而可作为单向流通阀。
[0030]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流速以及流量的管路结构,提供接设于目标管路的第一断点及第二断点之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短上斜直弯管,该短上斜直弯管由一短上斜直管及一第一弯管所构成,并接设于该第一断点;一短下斜直弯管,该短下斜直弯管由一短下斜直管及一第二弯管所构成,并接设于该第二断点;n个长下斜直弯管,该长下斜直弯管由一长下斜直管及一第三弯管所构成,n为2以上的自然数;n

1个长上斜直弯管,该长上斜直弯管由一长上斜直管及一第四弯管所构成,又该长上斜直弯管与该长下斜直弯管两者型体系呈现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南吉
申请(专利权)人:陈南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