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琳锋专利>正文

一种电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63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电路中的电触头。它包括,触头颈部和头部。它由铜基体、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构成。银合金复合层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8-250微米。稀土金属混合物含铈、镧。特性元素混合物含锆、铋、铟、钛。银合金复合层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稀土金属混合物含0.1-0.5%,特性元素混合物0.05-0.3%,余量为银金属。本电触头避免了银氧化镉电触头对环境污染的缺陷。银合金复合层结合于铜基体的表面,节省银系材料达30-90%,降低了产品成本,且适合作双面电触头。其灭燃弧性能、耐磨性、硬度、散热、导电性等均为上乘。尤其是电蚀形成的金属转移基本克服,接触电阻似同纯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器、供电电路中的接触、连接关键零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触头
技术介绍
银和镉的氧化物灭燃弧性能好,目前国内外还普遍采用银氧化镉材料与铜冷镦加工而成的电触头。可是镉以及工业镉中伴有的重金属铅元素等对环境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银氧化镉材料制作的电触头已不符合各方面要求,特别是欧共体已明令禁止使用。但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电触头,在灭燃弧性能、导电性、接触电阻、电蚀形成的金属转移、耐磨性、熔点、硬度、散热等电性能会影响电器产品的使用寿命。有的还直接降低了技术、质量要求。采用其它加工工艺生产,如粉末冶金、烧结和压铸,但其制作工艺技术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和产品性能差而影响其应用范围。中国专利,专利号为,86206207,名称为“银层为10微米至50微米的复合电触头”的专利技术,利用电触头材料转移特性,减少银层厚度,达到节省银用量,降低成本。但其使用中,电流只能控制在10安培以下,电压也只适应用于12V和24V的低电压供电系统中,因此其应用范围较窄。另一个中国专利,专利号为,86107774,名称为“银混合稀土金属氧化物触头材料”专利技术,可以制造出硬度高、强度高、散热快、导电好,抗熔焊、接触电阻低且稳定,易加工成型的银基触头材料。其缺陷是耗银量大,因此,成本相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向社会公开一种既能避免污染环境,又能节能,更能大幅度节省用银量、降低成本,而价廉又物美的电触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触头,包括触头颈部和头部,其特征在于,整个触头由铜基体、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构成;银合金复合层主要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8-250微米。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稀土金属混合物包含铈、镧。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特性元素混合物包含锆、铋、铟、钛。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稀土金属混合物0.1-0.5%,特性元素混合物0.05-0.3%,余量为银金属。本专利技术电触头的优点是银合金复合层中采用铈、镧、锆、铋、铟、钛元素,排弃了镉、汞、铅等元素,避免了对环境污染的缺陷,成为环保型的电触头。本专利技术电触头以铜作为基体,银合金复合层结合于铜基体的表面。因此,其能节省较多的银系材料,节省银系材料达30-90%,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由于,铈、镧、锆、铋、铟、钛元素的各自特性,使本专利技术电触头在灭燃弧性能、导电性、接触电阻、电蚀形成的金属转移、耐磨性、熔点、硬度、散热等电性能均为上乘。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尤其是金属转移难题基本克服,接触电阻似同纯银。由于,银合金复合层结合于铜基体的表面,本专利技术电触头最适合用于作双面电触头,产品成本下降更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触头整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触头,包括电触头颈部3(图1)和头部4。整个电触头由铜基体2、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1构成;银合金复合层主要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250微米。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稀土金属混合物包含铈、镧。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特性元素混合物包含锆、铋、铟、钛。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稀土金属混合物0.1-0.2%,特性元素混合物0.05-0.2%,余量为银金属。本产品可适用于30A/220V-380V以内的机床、通讯、家电和各种大功率继电器等交流电器上使用。实施例2,电触头包括电触头颈部3和头部4’(图2,顶部较平)。整个触头由铜基体2、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1’构成;银合金复合层主要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150微米。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稀土金属混合物包含铈、镧。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特性元素混合物包含锆、铋、铟、钛。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稀土金属混合物0.25-0.3%,特性元素混合物0.2-0.25%,余量为银金属。本产品可适用于各类5-12A/3-24V各类继电器、机床、通讯、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直流、交流电器上使用实施例3,电触头包括电触头颈部和头部(图如同图1、2)。整个触头由铜基体、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构成;银合金复合层主要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8微米。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稀土金属混合物包含铈、镧。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特性元素混合物包含锆、铋、铟、钛。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稀土金属混合物0.3-0.5%,特性元素混合物0.25-0.3%,余量为银金属。本产品可适用于电动玩具、电话、微型小功率继电器等带有电触头的直流、低压电器上。毫安级交流电器上也有较广的使用价值。本专利技术采用现代电化学工艺技术,将较薄的银合金覆盖在铜的表面,其结合强度达到99.8%以上。为确保各项电性能要求,在电触头制造过程中,按使用需要在银的晶格中添加稀土金属和具有耐高温、灭电燃弧、高润滑特性元素的混合物,保证本专利技术使用可靠、并具有较长的电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触头,包括触头颈部和头部,其特征在于,整个电触头由铜基体、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构成;银合金复合层主要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8-250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触头,包括触头颈部和头部,其特征在于,整个电触头由铜基体、铜基体表面的银合金复合层构成;银合金复合层主要由银、稀土金属混合物、特性元素混合物组成,其厚度为8-250微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合金复合层中的稀土金属混合物包含铈、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根祥谢琳锋
申请(专利权)人:谢琳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