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44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扩压器本体中间为对开式并用闭合卡扣扣合式连接为整体,凸缘的右端设定位端止口一,扩压器本体右端设定位止口二,左端设初级进口,初级进口设喇叭状的冷媒入口向内延伸与次级流道圆弧连接,并与扩压器本体内部的流道连通,定位端止口一与定位止口二的位置间设缓冲槽,缓冲槽底部设圆弧,扩压器本体内部设流道,流道左端连通进气孔,流道右端连通出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气时初级压缩,气态冷媒从进气分流口进入上窄下宽的流道后从进气流道并在压缩流道增压囤积量值,后沿着叶轮另一端的输出流道增压送出,类似的容积多级变化式扩压的方式更提高叶轮增压效率,整体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与空调类
,尤其是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

技术介绍

[0002]制冷设备中的压缩机是冷媒流转提供流动的压力,把冷媒从吸入室吸入后采用叶轮圆周旋转运动把冷媒增压后输出类似常规的叶轮增压扩压方式较为单一,在实际应用中,叶轮单级压缩后导致冷媒的吸入的流量问题产生增压扩压后的冷媒输送速度降低,并且,压力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扩压器本体中间为对开式并用闭合卡扣扣合式连接为整体,凸缘的右端设定位端止口一,扩压器本体右端设定位止口二,左端设初级进口,初级进口设喇叭状的冷媒入口向内延伸与次级流道圆弧连接,并与扩压器本体内部的流道连通,定位端止口一与定位止口二的位置间设缓冲槽,缓冲槽底部设圆弧,扩压器本体内部设流道,流道左端连通进气孔,流道右端连通出气孔,本技术进气时初级压缩,气态冷媒从进气分流口进入上窄下宽的流道后从进气流道并在压缩流道增压囤积量值,后沿着叶轮另一端的输出流道增压送出,类似的容积多级变化式扩压的方式更提高叶轮增压效率,整体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包含扩压器本体,所述扩压器本体中间为对开式并用闭合卡扣扣合式连接为整体,扩压器本体凸缘的右端设定位端止口一,扩压器本体右端设定位止口二,扩压器本体左端设初级进口,所述初级进口设喇叭状的冷媒入口,所述冷媒入口向内延伸与次级流道圆弧连接,所述次级流道与扩压器本体内部的流道连通;
[0005]定位端止口一与定位止口二的位置间设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底部设圆弧,扩压器本体内部设流道,所述流道左端连通进气孔,流道右端连通出气孔。
[0006]进一步设置,所述流道的直径大于进气孔和出气孔的直径。
[0007]进一步设置,所述流道的直径与叶轮相配。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流道底部的宽度大于进口的宽度。
[0009]进一步设置,所述初级进口一侧的连接台阶与扩压器本体左端嵌入式连接,连接台阶与扩压器本体左端连接处环绕一圈焊接圈。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进气时初级压缩,气态冷媒从进气分流口进入上窄下宽的流道后从进气流道并在压缩流道增压囤积量值,后沿着叶轮另一端的输出流道增压送出,类似的容积多级变化式扩压的方式更提高叶轮增压效率,整体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右视图;
[0013]图3为图1的左视图;
[0014]图4为扩压器本体1应用时冷媒多级扩压的流动示意图;
[0015]图5为图1的局部图。
[0016]图中:扩压器本体1、定位端止口一101、定位止口二102、进气孔103、进气分流口1031、出气孔104、出气分流口1041、流道105、凸缘106、进气流道107、压缩流道108、输出流道109、缓冲槽110、闭合卡扣111、叶轮4、初级进口9、冷媒入口901、次级流道902、连接台阶903、焊接圈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扩压器本体1中间为对开式并用闭合卡扣111扣合式连接为整体,扣合前,先把叶轮4装入流道105内,扩压器本体1凸缘106的右端设定位端止口一101,扩压器本体1右端设定位止口二102,左端设初级进口9,初级进口9设喇叭状的冷媒入口901,叶轮4工作时,高速转动的叶轮4产生前后两端的压力差,使冷媒把从初级进口9的冷媒入口901,冷媒从外部进入喇叭状的冷媒入口901时,较多容积的冷媒依次从冷媒入口901喇叭状的进口进入,在叶轮4高速旋转产生的较强压差作用下,冷媒在从进口到出口的冷媒入口901喇叭状通道内同步被初级压缩,提升冷媒进入次级流道902内的初始压缩值;次级流道902与扩压器本体1内部的流道105连通,扩压器本体1内部设流道105,流道105左端连通进气孔103,右端连通出气孔104。
[0019]如图4中所示,被初级压缩的冷媒从次级流道902流入进气分流口1031后,进入上窄下宽的进气流道107,并在压缩流道108增压囤积量值,后沿着叶轮4另一端的输出流道109增压送出,流道105底部的宽度大于进口的宽度,利于增压量囤积,类似的多级压缩使容积变化的无叶扩压方式直接提高叶轮4的增压效率,整体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0020]如图5中所示,缓冲槽110利于在叶轮4共工作时能自动调节冷媒压力应力过盈的功能,能收缩式的自动调增扩压器本体1的过压状态。
[0021]述初级进口9一侧的连接台阶903与扩压器本体1左端嵌入式连接,连接台阶903与扩压器本体1左端连接处环绕一圈焊接圈10,利于分段加工后连接固定的方式,按需选用原材料规格,节省原材料。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冷压缩机的多级压缩扩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扩压器本体(1),所述扩压器本体(1)中间为对开式并用闭合卡扣(111)扣合式连接为整体,扩压器本体(1)凸缘(106)的右端设定位端止口一(101),扩压器本体(1)右端设定位止口二(102),扩压器本体(1)左端设初级进口(9),所述初级进口(9)设喇叭状的冷媒入口(901),所述冷媒入口(901)向内延伸与次级流道(902)圆弧连接,所述次级流道(902)与扩压器本体(1)内部的流道(105)连通;定位端止口一(101)与定位止口二(102)的位置间设缓冲槽(110),所述缓冲槽(110)底部设圆弧,扩压器本体(1)内部设流道(105),所述流道(105)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舒展钟惠立裘叶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精展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