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5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包括有混凝土楼板本体,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左端和右端的内部分别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中部;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内部位于槽口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均设有纵向分布筋、横向分布筋和架立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几乎不改变楼板面内刚度的前提下,降低楼板面外刚度,提升连梁减震结构的减震效率。震效率。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中连梁减震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0002]连梁在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体系中被广泛应用,并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进行耗能。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梁存在延性低、破坏后修复困难等缺点,工程界提出采用连梁阻尼器代替传统连梁进行集中耗能,并通过螺栓连接可实现震后更换,以提高建筑抗震韧性。此外,连梁阻尼器的布置对建筑功能影响极小。与粘滞阻尼器相比,剪切型连梁阻尼器的受力机制简单、加工方便、耐久性好、造价低,在建筑抗震消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3]但是,连梁阻尼器上方的楼板面外刚度对连梁减震效率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楼板厚度较大时,该影响不容忽略。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有专门用于提高连梁减震效率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的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可以在几乎不改变楼板面内刚度的前提下,降低楼板面外刚度,提升连梁减震结构的减震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包括有混凝土楼板本体,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左端和右端的内部分别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中部;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内部位于槽口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均设有纵向分布筋、横向分布筋和架立筋。
[0007]进一步地,所述槽口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前侧和背侧并与外部相通,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左端的槽口的左端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左端面并与外部相通,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右端的槽口的右端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右端面并与外部相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槽口的长度取混凝土楼板本体净跨的1/4。
[0009]进一步地,槽口的高度取5mm

10mm。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通过在楼板,特别是较厚楼板的两端中线处设置槽口,降低楼板面外刚度,增强楼板的面外变形能力,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的面外变形能力,提升连梁减震结构的减震效率;
[0012]2、本技术的槽口高度一般仅占楼板厚度的5%以内,对楼板的面内刚度影响很小,几乎不影响楼板的面内传力;
[0013]3、本技术仅需在现有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的基础上增设槽口,且分割形成的上下楼板的配筋计算可采用现行方法,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结构用楼板的应用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结构用楼板的左端结构立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结构用楼板的左端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连梁减震结构一般包含连梁阻尼器3、支墩4、墙肢5和楼板1。
[0020]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如图2

4所示,包括有混凝土楼板本体105,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105的左端和右端的内部分别设有槽口101,所述槽口101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105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中部;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105的内部位于槽口101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均设有纵向分布筋102、横向分布筋103和架立筋104。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侧墙肢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纵向(即图1的左右方向),纵向分布筋是指沿纵向方向延伸、横向方向分布的钢筋,横向分布筋是指沿横向方向延伸、纵向方向分布的钢筋,架立筋是指沿竖直方向延伸并设置在两层纵向分布筋之间的钢筋。
[002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槽口10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105的前侧和背侧并与外部相通,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105左端的槽口101的左端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105的左端面并与外部相通,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105右端的槽口101的右端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105的右端面并与外部相通。
[0023]需要说明的是,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被槽口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分割得到的上下两部分均设置有纵向分布筋102、横向分布筋103和架立筋104,可以独立承受正反向弯矩。
[0024]进一步地,所述槽口的长度根据实际变形需求确定,一般可取混凝土楼板本体净跨的1/4。槽口的高度可取混凝土楼板本体高度的5%以内,一般可取5mm

10mm。
[0025]需要说明的是,制作时通过在槽口的位置填充柔性材料,一次浇筑即可形成槽口结构,一次浇筑成形,简化施工步骤。所述柔性材料可以是泡沫。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减震结构用楼板适用于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制叠合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等。
[0027]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结构用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混凝土楼板本体,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左端和右端的内部分别设有槽口,所述槽口位于混凝土楼板本体顶面和底面之间的中部;所述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内部位于槽口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均设有纵向分布筋、横向分布筋和架立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结构用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延伸至混凝土楼板本体的前侧和背侧并与外部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家春徐自然徐继东巫燕贞谈凤婕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