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92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涉及石油开采设备,包括:动力部,动力部通过转轴输出扭矩;曲柄部,曲柄部包括至少两个曲柄机构,两个曲柄机构分别与转轴的两端部固定连接,曲柄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动力柔绳;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出部包括多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多个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固定在动力输出架上;曲柄机构的自由端与动力柔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动力柔绳的另一端经由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向外部提供动力输出。该抽油机系统通过转轴两端驱动双曲柄作为动力源,双曲柄动力输出机构引出多组动力柔绳通过均匀分布的导向组件带动多个抽油井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多井抽油机系统的能耗,进而提高产能。进而提高产能。进而提高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


[0001]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油价低迷,油田开采效益逐年变差,国内外油田现有抽油井200万口以上,国内40

50万口抽油井,多数都是抽油机抽油,由于抽油机发展近百年,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现有的抽油机普遍存在能耗大、体积大、重量大,抽油效率效益较低等问题,因此,研究技术高效、高端智能抽油机提高开采效益符合石油行业发展趋势,在强调安全环保和国土资源紧缺的大环境下,急需设计一种能耗低,抽油效率高的抽油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有效降低多井抽油机系统的能耗,进而提高产能。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包括:动力部,动力部通过转轴输出扭矩;曲柄部,曲柄部包括两个曲柄机构,两个曲柄机构分别与转轴的两端部固定连接,曲柄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动力柔绳,曲柄机构具体包括:曲柄和动力柔绳连接盘,动力柔绳连接盘固定在曲柄的自由端,动力柔绳连接盘上设有多个动力柔绳固定孔;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出部包括多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多个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固定在动力输出架上;曲柄机构的自由端与动力柔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动力柔绳的另一端经由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向外部提供动力输出。相互对称的曲柄机构各自带动多根动力柔绳进行动力输出,两根同步运动的动力柔绳共同驱动一口抽油井,多组动力柔绳通过动力输出部约束动力输出方向,使得曲柄机构在做圆周运动时受力均衡,降低负载荷。
[0005]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部的转轴被配置为单轴双输出,机架结构紧凑,即转轴两端固定两个曲柄机构,曲柄机构绕转轴做圆周运动,双曲柄的同步转动带动多组动力柔绳做往复运动以提供动力输出,转轴和机架受力合理;通过多组动力柔绳和相位均布的动力柔绳导向组件(例如:万向定滑轮)驱动3

25口井,甚至更多;抽油井可在同一直线上均布,也可非均匀非直线布置,通过侧向基础保证动力底座的侧向受力平衡,直线方向靠多井间受力平衡;通过万向定滑轮解决多井机能量传送过程中的力学、动力平衡,简化系统结构,实现多井机系统结构、受力合理、功能、优越特性更好发挥的问题,利用万向滑轮组系统优化结构布局,通过基础、框架、滑轮组、轮连接系统及调节机构实现主要功能:动力柔绳落地、双侧动力传输归一、动力柔绳向单井传送角度的准确转变,把抽油机主机的动力合理地传递到各个被驱动的单井,进行往复抽油。调整单井冲程和平衡可通过井口动力转化装置实现;通过配套不漏失抽油泵,还能够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低的能耗。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井口调冲程机构,井口调冲程机构具体包括输入滑轮、动力柔绳有效长度调节组件和输出滑轮,动力柔
绳通过输入滑轮连接至动力柔绳有效长度调节组件,调整动力柔绳有效长度后通过输出滑轮连接至井口的抽油组件。
[0007]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不同直径同轴的滑轮改变直径组合,调整往复冲程长度,来自动力部的动力柔绳输入端固定在一个直径的定滑轮上,连接井口悬绳器的柔绳输出端固定在不同直径同轴的另一定滑轮上。在动力部主动力和抽油杆泵的双向制约条件下作往复运动。实现了各个抽油井抽油组件的冲程独立调整,为多井机系统的灵活调整,平稳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单井停机平衡机构,单井停机平衡机构具体包括平衡绳、平衡配重块、多个输入滑轮、多个动力柔绳控制滑套、多个挂钩、多条挂钩连接绳和多个限位块,由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引出的动力柔绳穿过输入滑轮和动力柔绳控制滑套向外部提供动力输出,限位块固定在动力柔绳控制滑套的输出侧的动力柔绳上,挂钩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挂钩,挂钩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动力柔绳控制滑套,动力柔绳失去井口拉力后,限位块带动动力柔绳控制滑套运动,进一步带动挂钩运动,使挂钩挂靠至平衡绳,平衡绳带动平衡配重块做上下往复运动,以模拟井口拉力。
[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抽油机带动多口抽油井工作时,单井故障停抽时通过单井停机平衡机构将故障井载荷转换为备用载荷,避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影响多井机运行时率。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动力柔绳快速脱接机构,动力柔绳快速脱接机构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柔绳输入端、控制绳、套接机构、脱接卡爪和动力柔绳输出端,套接机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脱接卡爪设置在套接机构中固定外套管和内套管,动力柔绳超载后拉动控制绳,控制绳进一步带动外套管运动触发脱接卡爪,以使外套管和内套管分离。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动力柔绳快速脱接机构作为抽油机动力传递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还能够在动力柔绳快速脱接机构上设置拉力传感器,实现单井载荷的计算。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人工智能管理系统,人工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电参数采集装置和柔绳拉力检测装置,用于采集抽油机的电参数以及单井柔绳的受力数据并将电参数和受力数据上传至油田管理云平台。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该抽油机系统支持设置单井载荷位移传感器和配套智能系统软件,智能计算单井液量流压、诊断分析机泵100多项工况,实现系统冲程冲次主机调整,机、泵、井、层及井间优化控制。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转轴位于动力输出架的中心处。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动力部具体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和减速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减速机的动力输出轴作为转轴。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传动机构具体包括:过载离合器、链条、链轮和传动轴,其中,过载离合器和链轮通过传动轴与电机同轴连接,链条连接电机链轮和减速机链轮,以使电机驱动减速机。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具体包括:横轴以及两个固定在横轴上的滑轮;动力输出架具体包括:机架、第一轨道和第
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同轴固定在机架上,横轴的两端垂直固定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电控箱,电控箱连接至动力部。
[002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制动装置,制动装置连接至动力部。
[002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优选地,还包括:不漏失抽油泵,设置在抽油井中,动力柔绳通过抽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所述动力部通过转轴输出扭矩;曲柄部,所述曲柄部包括两个曲柄机构,两个所述曲柄机构分别与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曲柄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动力柔绳,所述曲柄机构具体包括:曲柄和动力柔绳连接盘,所述动力柔绳连接盘固定在所述曲柄的自由端,所述动力柔绳连接盘上设有多个动力柔绳固定孔;动力输出部,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多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多个所述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固定在动力输出架上;所述曲柄机构的自由端与所述动力柔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柔绳的另一端经由所述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向外部提供动力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井口调冲程机构,所述井口调冲程机构具体包括输入滑轮、动力柔绳有效长度调节组件和输出滑轮,所述动力柔绳通过输入滑轮连接至动力柔绳有效长度调节组件,调整动力柔绳有效长度后通过所述输出滑轮连接至井口的抽油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均相位调控多井抽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井停机平衡机构,所述单井停机平衡机构具体包括平衡绳、平衡配重块、多个输入滑轮、多个动力柔绳控制滑套、多个挂钩、多条挂钩连接绳和多个限位块,由动力柔绳导向组件引出的所述动力柔绳穿过所述输入滑轮和所述动力柔绳控制滑套向外部提供动力输出,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动力柔绳控制滑套的输出侧的所述动力柔绳上,所述挂钩连接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挂钩,所述挂钩连接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柔绳控制滑套,所述动力柔绳失去井口拉力后,所述限位块带动所述动力柔绳控制滑套运动,进一步带动所述挂钩运动,使所述挂钩挂靠至平衡绳,所述平衡绳带动所述平衡配重块做上下往复运动,以模拟井口拉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均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行才韩修廷梁宏宝陈洪涛韩梅张焰焦振强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油智采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