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90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支架和控制电路板,支架中的U形绝缘架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安装有四个高压触点,支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U形绝缘架内,端部安装两个分别与高压触点配合工作的转子;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位置触块,支架上设有两个与位置触块配合工作的限位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具有50KV以上的耐压性能,允许通过的脉冲电流不小于500A,接触性能好,稳定性高,能自动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在加速器系统中进行功率源高压的自动切换,使加速器获得不同能量的电子束流,对加速器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工业无损检测系统、海关集装箱检测系统、高能CT系统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换开关,特别是一种用于双能或多能电子加速器系统 的高压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电子加速器就是在真空中用电磁场将带电粒子加速到很高能量的一种装 置,而电子直线加速器则是用微波电磁场将电子沿直线轨道加速的装置。电子加速器在工业无损检测、海关集装箱检测、高能CT及电子東辐照等领域应 用广泛。在用微波电磁场加速电子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中,为了得到高强度的 加速电场,瞬时微波功率很大,以脉冲的形式工作。高压脉冲调制器是这种 微波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磁控管或速调管、高压组件、充电组件、脉 冲形成网络组件、脉冲变压器等。高压脉冲调制器产生的高压脉冲供给磁控 管和电子枪,高压通常为48KV和20KV左右。双能或多能电子加速器系统是指一台可输出两种或多种能量的电子束流 的电子加速器系统。双能或多能电子加速器系统与传统的单能电子加速器系 统相比,不只是单机能量的多样化,更大的技术优势为他结合新一代探测器 系统、数据图像处理系统等可实现对不同的物质材料进行分辨。在传统的工 业无损检测、海关集装箱检测、高能CT等领域应用单能加速器系统只能对物 质的形状进行识别,而应用双能或多能加速器系统则可以同时对物质的形状 和材质进行识别。因此双能或多能加速器系统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在一台加速器系统中获得不同能量的电子東流,需要通过给磁控管 和电子枪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来实现。磁控管和电子枪不同工作电压的选择 通过一种高压自动转换开关来完成。这种高压自动转换开关要求耐压性能高, 不低于50KV,允许通过脉冲电流大,不小于500A,接触性能好,稳定性高, 能自动转换。在现有的高压元器件中还没有找到完全满足这种应用条件的高压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压性能高的高 压自动转换开关。(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明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控制电路板,其中 所述支架包括截面呈U形的绝缘架,在U形绝缘架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安 装有四个高压触点,同一面板上的四个高压触点两两相对布置,两个面板上 相应位置处的高压触点两两相对布置,任意两个相邻的高压触点之间的间距 为5cm 10cm;支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到U形绝缘架内,其 端部安装有两个分别与高压触点配合工作的转子;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位 置触块,支架上设有两个与位置触块配合工作的限位开关。其中在U形绝缘架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安装有四个弹簧导向柱,同一 面板上的弹簧导向柱两两相对布置,两个面板上相应位置处的弹簧导向柱两 两相对布置,每个弹簧导向柱上套装有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 在面板上,另一端固定所述高压触点。其中所述高压触点上与转子的接触面两侧加工有圆弧坡度,所述转子与 高压触点接触的两端加工成椭圆形。其中所述转子为圆柱形,其直径大于8mm。其中所述转子和高压触点由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表面镀银。 其中所述两个限位开关通过长条形安装孔和螺栓安装在支架上。(三) 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压自动转换开关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包括转 子、与转子配合工作的高压触点,由于任意相邻两高压触点之间的间距为5cm-10cm,所以能够实现耐50KV的高压,所以耐压性能高;又由于具有电机、 位置触块和两个限位开关,所以能够实现自动转换。本专利技术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在加速器系统中进行功率源高压的自动切换, 使加速器获得不同能量的电子束流,对加速器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工业无损 检测系统、海关集装箱检测系统、高能CT系统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高压自动转换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向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高压自动转换开关中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安装架;3.连杆;4.转子;5.高压触点;6.绝缘架;7.拉杆;8.压缩弹簧;9.位置触块;10.限位开关;11.控制电路板;12.固定架;13.保险丝;14.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高压自动转换开关的具体实施方 式,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l、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的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截面呈U形的绝 缘架6、与绝缘架6固定连接在一起的L形安装架2和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在 一起的J形固定架12。为保证U形结构的稳定性,在U形绝缘架6的开口处 安装有绝缘材料制成的拉杆7。在U形绝缘架6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固定有四个弹簧导向柱,同一面 板上的四个弹簧导向柱两两相对布置,两个面板上相应位置处的弹簧导向柱 两两相对布置。每个弹簧导向柱上套装有一个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的一端 固定在面板上,另一端固定有高压触点5。在同一面板上的相邻两个高压触点 5的之间的安装间距为6cm,在两块面板上的任意两个高压触点5之间的安装间距均不小于5cm。其中所说的安装间距通常在5cm_ 10cm之间,如果结构、 体积允许可以偏大,从而使得触点间的耐压不小于50KV。安装架2上安装有电机1,电机l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水平杆,该水平杆伸 入到U形绝缘架6内,水平杆端部固定有与其垂直的连杆3,连杆3的两端 各自固定有一个转子4,所述转子4与高压触点5配合工作。高压触点5与转 子4的接触面两侧加工有圆弧坡度,转子4的两端加工成椭圆形,便于转子4 与高压触点5之间保持良好接触。转子4和高压触点5由导电性能良好的材 料制成,表面镀银以提高导电性能。转子4为圆柱形,其直径为10mm, 一般 情况下转子4的直径大于8mm即可,以保证允许通过的脉冲电流不小于500A。 压缩弹簧8使高压触点5与转子4之间的接触更加可靠。电机l的输出轴上 固定安装有位置触块9,安装架2上,电机输出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开关 10 a、 10b,两个限位开关10a、 10b通过长条形安装孔和螺栓安装在支架上, 其位置可以调整。位置触块9与该两个限位开关IO配合工作。工作时,电机 1带动连杆3和连杆3上的2个转子4转动,使转子4对高压触点5之间两两 连通或者断开。参见图1和图4。本专利技术中的控制电路板11固定在J形固定架12上,由 保险丝13、继电器14、 二极管等电子器件组成。电机l的动作由控制电路板 ll控制,从而实现高压自动转换功能。电机l转动过程中,位置触块9与限 位开关10接触或断开,位置开关给出通断信号到控制电路板ll,控制电路板 ll使电机l停止转动,从而让转子4停在适当的位置,让其中两对高压触点 5稳定接通。当控制电路板ll有控制信号输入时,继电器线包吸合,电机获得正向电 源,电机正向转动,带动转子使高压触点Al与Bl、 A4与B4接通,同时连 杆上的位置触块9触动限位开关10a,限位开关10a断开,电机停止转动,Al 与B1、 A4与B4保持接通状态。当控制信号断开时,继电器线包放开,电机6获得负向电源,电机反向转动,带动转子使高压触点A2与B2、 A3与B3接 通,同时连杆上的位置触块9离开限位开关10a,触动限位开关10b,限位开 关10a闭合,限位开关10b断开,电机停止转动,A2与B2、 A3与B3保持 接通状态。从而通过控制信号的通断来实现不同高压触点组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控制电路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截面呈U形的绝缘架(6),在U形绝缘架(6)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安装有四个高压触点(5),同一面板上的四个高压触点(5)两两相对布置,两个面板上相应位置处的高压触点(5)两两相对布置,任意两个相邻的高压触点(5)之间的间距为5cm~10cm;支架上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到U形绝缘架(6)内,其端部安装有两个分别与高压触点(5)配合工作的转子(4);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位置触块(9),支架上设有两个与位置触块(9)配合工作的限位开关(10a、10b)。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控制电路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截面呈U形的绝缘架(6),在U形绝缘架(6)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安装有四个高压触点(5),同一面板上的四个高压触点(5)两两相对布置,两个面板上相应位置处的高压触点(5)两两相对布置,任意两个相邻的高压触点(5)之间的间距为5cm~10cm;支架上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到U形绝缘架(6)内,其端部安装有两个分别与高压触点(5)配合工作的转子(4);电机(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位置触块(9),支架上设有两个与位置触块(9)配合工作的限位开关(10a、10b)。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在U形绝 缘架(6)的两个相对面板上各自安装有四个弹簧导向柱,同一面板 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耀红陈玉梅唐华平高建军阎忻水高峰贾玮梁笑天刘晋升魏德印炜张丹谷冲张庆辉
申请(专利权)人: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