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55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架,包括支护板、固定桩、摆动臂、滑动套、限位结构和止动结构。支护板和固定桩均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摆动臂的其中一端铰接设置在固定桩顶端,滑动套滑动套设在摆动臂上并与支护板铰接。限位结构设置在摆动臂和滑动套之间;止动结构用于设置在基坑上并与摆动臂相连。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将支护板和固定桩分别插入基坑底壁,使支护板的一侧板面朝向基坑内壁,通过限位结构限制滑动套移动,通过止动结构限制摆动臂摆动,以使支护板得到稳定的支撑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坑支护架,随着基坑的深挖,无需分离滑动套和支护板也能移动固定桩,保证了基坑施工效率。了基坑施工效率。了基坑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支护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架。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为了防止挖坑过程中坑壁倾倒,通常在基坑内设置用于支撑周壁的支护结构。
[0003]常见的基坑支护架包括用于插入地下的支护板,该支护板朝向基坑内壁设置,在此处的基坑内壁朝向基坑内倾倒时,支护板能够起到一定支撑效果。
[0004]随着基坑的下挖,支护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小,导致支护板所能够起到的支撑效果降低。为保证支护板的支撑效果,现有技术中在支护板背向基坑内壁的一侧设置支撑架;具体地,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基坑底壁上的桩体,以及两端分别与桩体和支护板相连的杆体。随着基坑的下挖,向下打压桩体、向下移动杆体使支护板得到持久的支撑,从而使支护板所能够起到的支撑效果得到保证。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向下移动杆体时,需要将杆体与支护板分离,而分离杆体与支护板的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切除杆体、焊接杆体与支护板等),导致基坑下挖所需时长增大,基坑施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基坑支护架调整时所需时间过多,导致基坑施工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架,包括:
[0008]支护板,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并且其中一侧板面朝向基坑内壁;
[0009]固定桩,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并且所述固定桩的顶端伸出所述基坑底壁设置;
[0010]摆动臂,其中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伸出端,铰接轴向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自所述支护板至所述固定桩的方向设置;
[0011]滑动套,沿所述摆动臂的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摆动臂上;所述滑动套的一端与所述支护板背向基坑内壁的侧面铰接,且所述滑动套的铰接轴向与所述摆动臂的铰接轴向平行;
[0012]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滑动套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滑动套相对移动;以及
[0013]止动结构,用于设置在基坑底壁上,与所述摆动臂相连,用于限制所述摆动臂相对所述固定桩摆动。
[0014]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止动结构包括:
[0015]固定壳,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并且顶端伸出所述基坑底壁设置;所述固定壳的顶面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容纳槽;
[0016]升降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顶端伸出所述容纳槽并与所述摆动臂铰接,且铰接轴向与所述摆动臂的铰接轴向平行;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升降板的多个贯通孔,多个所述贯通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以及
[0017]止动杆,用于贯穿所述固定壳并插接于其中任一个所述贯通孔内,以限制所述升降板沿上下方向移动。
[001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止动杆的两端伸出所述固定壳,并且所述止动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止动螺母,所述止动螺母用于与所述固定壳抵接,以限制所述止动杆脱离所述固定壳。
[001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0020]多个限位孔,沿所述滑动套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滑动套上,且多个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平行;
[0021]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摆动臂上,且所述定位孔的轴向与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平行,所述定位孔用于与其中任一个所述限位孔连通;以及
[0022]限位杆,用于插接于所述定位孔、以及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所述限位孔内。
[0023]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0024]多个限位孔,沿所述摆动臂的轴向间隔分布在所述摆动臂上,且多个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平行;
[0025]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滑动套上,且所述定位孔的轴向与所述限位孔的轴向平行,所述定位孔用于与其中任一个所述限位孔连通;以及
[0026]限位杆,用于插接于所述定位孔、以及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所述限位孔内。
[002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孔的轴向与所述摆动臂的铰接轴向平行。
[002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限位杆的两端伸出所述滑动套,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用于与所述滑动套的外壁抵接,以限制所述限位杆脱离所述滑动套。
[002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摆动臂处于所述滑动套内的端部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滑动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
[0030]所述第一凸起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抵接,以限制所述摆动臂与所述滑动套分离。
[0031]本技术提供的基坑支护架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2]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将支护板和固定桩分别插入基坑底壁,使支护板的一侧板面朝向基坑内壁,通过限位结构限制滑动套移动,通过止动结构限制摆动臂摆动,以使支护板得到稳定的支撑效果。
[0033]随着基坑的逐渐下挖,向下移动固定桩以保证固定桩与地面的连接强度,同时调整限位结构和止动结构,以使摆动臂和滑动套的组合结构的长度、以及与水平面的角度产生适应性变化,以避免干涉固定桩的移动。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基坑支护架,随着基坑的深挖,无需分离滑动套和支护板也能够移动固定桩,保证了基坑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支护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限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摆动臂、止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38]图中,1、支护板;2、固定桩;3、摆动臂;31、第一凸起部;4、滑动套;41、第二凸起部;51、限位孔;52、定位孔;53、限位杆;531、限位螺母;6、止动结构;61、固定壳;611、容纳槽;612、预留孔;62、升降板;621、贯通孔;63、止动杆;631、止动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1]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基坑支护架进行说明。所述基坑支护架,包括支护板1、固定桩2、摆动臂3、滑动套4、限位结构和止动结构6。
[0042]支护板1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坑支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板,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并且其中一侧板面朝向基坑内壁;固定桩,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并且所述固定桩的顶端伸出所述基坑底壁设置;摆动臂,其中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伸出端,铰接轴向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自所述支护板至所述固定桩的方向设置;滑动套,沿所述摆动臂的轴向滑动套设在所述摆动臂上;所述滑动套的一端与所述支护板背向基坑内壁的侧面铰接,且所述滑动套的铰接轴向与所述摆动臂的铰接轴向平行;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滑动套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摆动臂和所述滑动套相对移动;以及止动结构,用于设置在基坑底壁上,与所述摆动臂相连,用于限制所述摆动臂相对所述固定桩摆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结构包括:固定壳,用于沿上下方向插入基坑底壁,并且顶端伸出所述基坑底壁设置;所述固定壳的顶面设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容纳槽;升降板,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顶端伸出所述容纳槽并与所述摆动臂铰接,且铰接轴向与所述摆动臂的铰接轴向平行;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升降板的多个贯通孔,多个所述贯通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以及止动杆,用于贯穿所述固定壳并插接于其中任一个所述贯通孔内,以限制所述升降板沿上下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杆的两端伸出所述固定壳,并且所述止动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止动螺母,所述止动螺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猛徐洪瑞曹栓栓乔海洋江志鹏李松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