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门锁止机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52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对开门锁止机构和车辆,其中对开门锁止机构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包括:驾驶室骨架;第一门体,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第二门体,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第一锁止组件,包括:锁止部,设于第一侧,能够对第一门体进行限位;牵动部,设于第二侧,与锁止部相连;第二锁止组件,设于第一侧,能够对第二门体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驾乘人员在驾驶室的内外两侧均可以开闭车门,相对于商用货车后备箱仅可以在外侧打开的方式,对开门锁止机构能够适用于工程车驾驶室的特殊工况环境。另外,两个门体间不需要设置B柱,可以提高驾乘人员出入的便利性,扩大使用场景和适用范围。扩大使用场景和适用范围。扩大使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开门锁止机构和车辆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对开门锁止机构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车辆的车门仅可以在一侧开启,比如:商用货车的后备箱,只能在车厢外侧开启,不能适用于工程车驾驶室的特殊工矿环境。另外,常规乘用车对车门的锁止机构通常需要借助B柱来实现,B柱会影响到驾乘人员上下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开门锁止机构。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对开门锁止机构的车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开门锁止机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包括:驾驶室骨架;第一门体,具有第一铰接侧,第一门体的第一铰接侧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第二门体,具有第二铰接侧,第二门体的第二铰接侧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第二铰接侧远离第一铰接侧;第一锁止组件,包括:锁止部,设于第一侧,锁止部与第一门体相连,锁止部能够对第一门体进行限位;牵动部,设于第二侧,牵动部与锁止部相连;第二锁止组件,设于第一侧,第二锁止组件能够对第二门体进行限位。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实施例,驾乘人员在驾驶室的内外两侧均可以开闭车门,相对于商用货车后备箱仅可以在外侧打开的方式,对开门锁止机构能够适用于工程车驾驶室的特殊工况环境。另外,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不需要设置B柱,可以提高驾乘人员出入的便利性,扩大使用场景和适用范围。
[0007]具体而言,对开门锁止机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为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第二侧为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外侧。进一步地,对开门锁止机构包括驾驶室骨架、第一门体、第二门体、第一锁止组件以及第二锁止组件。其中,驾驶室骨架为车辆中驾驶室的骨架部分。两个门体均具有铰接侧,第一门体具有第一铰接侧,第二门体具有第二铰接侧,第一门体的第一铰接侧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且第二门体的第二铰接侧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第二门体的第二铰接侧远离第一门体的第一铰接侧。换言之,两个门体的铰接侧均与驾驶室骨架转动连接,且两个铰接侧相互远离,可以理解为,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为对开门结构。
[0008]此外,第二锁止组件设于第一侧,即第二锁止组件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第二锁止组件能够对第二门体进行限位,可以理解为,处于驾驶室内部的驾乘人员能够控制第二门体的打开与关闭。
[0009]进一步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锁止部和牵动部。具体地,锁止部设于第一侧,牵动
部设于第二侧,即锁止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牵动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外侧。锁止部与第一门体相连,且锁止部能够对第一门体进行限位,处于驾驶室内的驾乘人员能够控制第一门体的打开与关闭。进一步地,牵动部与锁止部相连,即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外侧的牵动部能够控制位于对开门锁止结构内侧的锁止部是否对第一门体进行限位。换言之,处于驾驶室外的驾乘人员能够通过牵动部控制第一门体的打开与关闭。
[0010]值得说明的是,第二锁止组件为独立锁止装置,设置在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第二锁止组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锁止组件分别设于第二门体的顶部和底部,以实现上下限位的目的。第二锁止组件可以为实现此限位功能的任何一种锁止机构。第一锁止组件的一部分即锁止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另一部分即牵动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外侧。第一锁止组件可以是独立锁止装置,即第一锁止组件仅控制第一门体的开闭;第一锁止组件还可以是关联锁止装置,锁止部能够控制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的开闭。本申请限定的技术方案中,驾乘人员无论在驾驶室内,还是在驾驶室外,都可以对车门进行开启或锁止。另外,驾乘人员在驾驶室的内外两侧均可以开闭车门,相对于商用货车后备箱仅可以在外侧打开的方式,对开门锁止机构能够适用于工程车驾驶室的特殊工况环境。
[0011]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之间不需要设置B柱,相对于高档乘用车侧围面的对开门结构中需要设置B柱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驾乘人员出入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对开门锁止机构的适用范围。
[0012]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锁止部包括:第一安装部,设于第一侧,第一安装部与第一门体相连;第二安装部,设于第一侧,第二安装部与第二门体相连,第二安装部设有限位槽;拨动销,设于第一安装部内,拨动销能够相对第一安装部滑动,拨动销的一端能够伸入限位槽。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锁止部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拨动销。具体地,第一安装部设于第一侧且与第一门体相连,第二安装部设于第一侧且与第二门体相连,换言之,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均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两个安装部分别与对应的门体相连。进一步地,拨动销设于第一安装部内,拨动销能够相对第一安装部滑动,第二安装部设有限位槽,拨动销的一端能够伸入限位槽。驾乘人员在驾驶室内使拨动销滑动,控制拨动销的端部是否处于限位槽内,进而能够控制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是否处于锁止状态。此时的第一锁止组件为关联锁止装置,锁止部不仅可以对第一门体进行限位,还可以对第二门体进行限位。处于驾驶室内的驾乘人员能够打开或关闭两个门体。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锁止部还包括:连接杆,设于第一侧,连接杆的一端与拨动销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牵动部相连,牵动部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拨动销移动。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锁止部还包括连接杆。具体地,连接杆设于第一侧,即连接杆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连接杆的一端与拨动销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牵动部相连,牵动部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拨动销移动。可以理解为,驾乘人员在驾驶室外可以通过连接杆控制拨动销的端部处于限位槽内,进而控制第一门体以及第二门体是否处于锁止状态,此时处于驾驶室外的驾乘人员能够先打开第一门体,再将第二门体打开,实现在驾驶室外侧便可以打开或关闭两个门体。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杆能够相对第一门体移动或转动。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杆能够相对第一门体移动或转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外侧的牵动部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内侧的拨动销移动,进而控制拨动销的端部是否处于限位槽内,使得处于驾驶室外侧的驾乘人员可以打开或关闭两个门体。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驾驶室骨架上设有限位孔,第二锁止组件包括:第三安装部,设于第一侧,第三安装部与第二门体相连;插销,设于第三安装部内,插销能够相对第三安装部滑动,插销的一端能够伸入限位孔内。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锁止组件包括第三安装部和插销。具体地,第三安装部设于第一侧,即第三安装部位于对开门锁止机构的内侧,第三安装部与第二门体相连。进一步地,插销设于第三安装部内,且插销能够相对第三安装部滑动,驾驶室骨架上设有限位孔,插销的一端能够伸入限位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开门锁止机构(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61)和第二侧(162),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骨架(110);第一门体(120),具有第一铰接侧(121),所述第一门体(120)的所述第一铰接侧(121)与所述驾驶室骨架(110)转动连接;第二门体(130),具有第二铰接侧(131),所述第二门体(130)的所述第二铰接侧(131)与所述驾驶室骨架(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侧(131)远离所述第一铰接侧(121);第一锁止组件(140),包括:锁止部(141),设于所述第一侧(161),所述锁止部(141)与所述第一门体(120)相连,所述锁止部(141)能够对第一门体(120)进行限位;牵动部(142),设于所述第二侧(162),所述牵动部(142)与所述锁止部(141)相连;第二锁止组件(150),设于所述第一侧(161),所述第二锁止组件(150)能够对所述第二门体(130)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开门锁止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141)包括:第一安装部(1411),设于所述第一侧(161),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与所述第一门体(120)相连;第二安装部(1412),设于所述第一侧(161),所述第二安装部(1412)与所述第二门体(130)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1412)设有限位槽(1413);拨动销(141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内,所述拨动销(1414)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部(1411)滑动,所述拨动销(1414)的一端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14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开门锁止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141)还包括:连接杆(14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黄涛唐笑杨曼芳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