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51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包括L形支座,L形支座支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轮体,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轮体连接的电机,转向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托盘,下托盘与上托盘的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且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T形电动滑轨,T型电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T形电动滑块,且T形电动滑块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轮体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限位机构对应的防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T型电动滑轨使T形电动滑块带动限位块移动,有利于使限位块挤压直板使支座带动防滑脚垫移出轮体,进而提高了轮体的摩擦力,避免驱动舵轮发生打滑的危险。驱动舵轮发生打滑的危险。驱动舵轮发生打滑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


[0001]本技术涉及舵轮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和科技水平的越来越高,大量的智能产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智能机器人的运用领域非常的广泛,它们的移动方式包括肢体行走或靠驱动舵轮等等,由于肢体行走的方式不利于智能机器人保持平衡,导致在各大商场采用驱动舵轮的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
[0003]然而传统的驱动舵轮是通过电机带动轮体转动,使智能机器人移动,其中当路面上有少量积水时或路面结冰时,由于驱动舵轮的轮体表面为硬性的胶体,可能在机器人移动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情况,从而可能使机器人发生侧倾或翻倒的情况。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包括L形支座,所述L形支座的上端设有转向装置,所述L形支座支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轮体,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轮体连接的电机,所述转向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托盘,且下托盘上侧设有与其对应的上托盘,所述下托盘与上托盘的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轮体与转轴之间设有空腔,且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T形电动滑轨,所述T型电动滑轨内滑动连接有T形电动滑块,且T形电动滑块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轮体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限位机构对应的防滑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下托盘和上托盘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托盘和上托盘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T形电动滑块一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为弧形机构,且其侧壁与转轴接触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两端均开设有斜面。
[0010]优选地,防滑机构包括贯穿开设在轮体侧壁上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位于轮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板,且直板与限位块开设的斜面对应。
[0011]优选地,所述直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弹簧,两根所述第二弹簧对称设置在支座的两侧,且其远离直板的一端均与轮体内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支座远离直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通过设置的T型电动滑轨、限位块和直板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通过启动T型电动
滑轨使T形电动滑块带动限位块移动的效果,有利于使限位块挤压直板使支座带动防滑脚垫移出轮体,进而提高了轮体的摩擦力,避免驱动舵轮发生打滑使机器人倾倒的情况。
[0015]2、通过设置的上托盘、伸缩杆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通过弹簧支撑起伸缩杆两端的上托盘和下托盘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在支座移出轮体时的震动幅度,进而降低了机器人在移动时的震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L形支座、2转向装置、3转轴、4轮体、5电机、6下托盘、7上托盘、8T型电动滑轨、9T形电动滑块、10伸缩杆、11第一弹簧、12限位块、13矩形孔、14支座、15直板、16第二弹簧、17防滑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包括L形支座1,L形支座1的上端设有转向装置2,其中转向装置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描述,L形支座1支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轮体4,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轮体4连接的电机5,转向装置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托盘6,且下托盘6上侧设有与其对应的上托盘7,下托盘6与上托盘7的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下托盘6和上托盘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伸缩杆10,伸缩杆10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下托盘6和上托盘7固定连接。
[0022]其中轮体4与转轴3之间设有空腔,且转轴3的侧壁上开设有T形电动滑轨8,T型电动滑轨8内滑动连接有T形电动滑块9,且T形电动滑块9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T形电动滑块9一端的限位块12,限位块12为弧形机构,且其侧壁与转轴3接触连接,限位块12的两端均开设有斜面,轮体4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限位机构对应的防滑机构,防滑机构包括贯穿开设在轮体4侧壁上的矩形孔13,矩形孔13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支座14,通过弹簧11支撑起伸缩杆10两端的上托盘7和下托盘6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在支座14移出轮体4时的震动幅度,进而降低了机器人在移动时的震动,支座14位于轮体4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板15,且直板15与限位块12开设的斜面对应,直板1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弹簧16,两根第二弹簧16对称设置在支座14的两侧,且其远离直板15的一端均与轮体4内壁固定连接,支座14远离直板1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滑胶垫17,通过启动T型电动滑轨8使T形电动滑块9带动限位块12移动的效果,有利于使限位块12挤压直板15使支座14带动防滑脚垫17移出轮体4,进而提高了轮体4的摩擦力,避免驱动舵轮发生打滑的危险。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当因气温较低或空气湿度较高时,使地面过于潮湿甚至结
冰后,通过启动T型电动滑轨8使T形电动滑块9带动限位块12移动至转轴3的下侧效果,有利于使限位块12挤压直板15使支座14带动防滑脚垫17移出轮体4,进而提高了轮体4的摩擦力,避免驱动舵轮发生打滑,使机器人倾倒的危险,当不需要防滑时,启动T型电动滑轨8使T形电动滑块9带动限位块12移动至转轴3的上侧或后侧,不影响轮体4的正常使用,随后通过弹簧11支撑起伸缩杆10两端的上托盘7和下托盘6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在支座14移出轮体4时的震动幅度,进而降低了机器人在移动时的震动。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包括L形支座(1),所述L形支座(1)的上端设有转向装置(2),所述L形支座(1)支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轮体(4),且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轮体(4)连接的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下托盘(6),且下托盘(6)上侧设有与其对应的上托盘(7),所述下托盘(6)与上托盘(7)的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轮体(4)与转轴(3)之间设有空腔,且转轴(3)的侧壁上开设有T型电动滑轨(8),所述T型电动滑轨(8)内滑动连接有T形电动滑块(9),且T形电动滑块(9)延伸至空腔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轮体(4)的侧壁设有多个与限位机构对应的防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行走驱动舵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托盘(6)和上托盘(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的外侧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下托盘(6)和上托盘(7)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柏力优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