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头盔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运动头盔是指自行车、滑板、轮滑等运动者佩戴的头盔,市场上流通的民用头盔主要分为摩托车乘员头盔和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者佩戴的运动头盔,执行标准主要是该中心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GB24429
‑
2009《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和国家标准GB811
‑
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驾乘电动自行车者所佩戴安全头盔的技术标准。
[0003]凡是与速度相关的运动,都需要头盔,如果按人体部位分级的话,头盔是首要的保命装备。头盔的分类有很多,不同运动不同用途不同造型,半盔、全盔、揭面盔、越野公路两用盔等等。不过从制造程序上,它们大体相同。
[0004]但是目前市场上在装置头盔时,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在针对头盔进行注塑时,不方便对注塑后的头盔进行拿取,同时在对头盔抛光时,抛光效果不理想,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的制备装置对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进行制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首先设置头盔的加工原型,然后进行开模;步骤二:对拟定的头盔原型进行注塑,将头盔注塑为成型的外壳,并将头盔进行取出;步骤三:注塑完成之后,对头盔进行抛光和去毛刺的操作,让头盔更光滑;步骤四:对头盔进行贴纸,然对头盔进行颜色添加,并对头盔进行配件安装。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头盔支座(2),所述头盔支座(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部均设置有滑板(22),且滑板(22)与滑槽(2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板(22)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滑板(22)底部设置的升降台(31),所述升降台(31)的下方设置有齿杆(32),所述齿杆(32)位于机架(1)的内部,且齿杆(32)与机架(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升降齿轮(33),且升降齿轮(33)与齿杆(32)之间啮合连接,所述机架(1)的内部位于升降齿轮(33)的一侧设置有升降电机(34),所述升降电机(34)的输出端与升降齿轮(33)之间固定连接;机架(1)位于头盔支座(2)的两侧对称开设的滑轨(4),所述滑轨(4)上设置有限位块(5),且限位块(5)与滑轨(4)之间滑动连接;转杆(6),设置在所述机架(1)位于头盔支座(2)的一侧,且转杆(6)与机架(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6)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7),所述转杆(6)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8);所述限位机构(8)包括设置在转杆(6)顶端的限位架(81),所述限位架(81)上铰接设置有支杆(82),所述支杆(82)远离限位架(81)的一端设置有吸盘(83),所述限位架(81)上套设有限位辊(84),所述限位辊(84)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弹簧(85),所述限位弹簧(85)的一端与限位辊(8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85)的另一端与限位架(81)之间固定连接;抛光机构(9),位于所述转杆(6)的一侧,所述抛光机构(9)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抛光座(91),所述抛光座(91)的一侧设置有抛光机本体(92),所述抛光机本体(92)与抛光座(91)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93);其中,所述限位块(5)靠近头盔支座(2)的一侧均开有注塑孔(51),所述注塑孔(51)呈半圆设置,且两个注塑孔(51)形成一个整圆,所述限位块(5)的下半部设置有凸块(52),所述凸块(52)设置有若干,且均匀分布在限位块(5)上,所述凸块(52)与限位块(5)之间设置有弹性机构(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运动头盔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53)包括限位块(5)上开设的弹性槽(531),所述凸块(52)位于弹性槽(531)的内部,且凸块(52)与弹性槽(53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弹性槽(5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跨速头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