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15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包括PC头盔主体,所述PC头盔主体的外表面往内凹陷设置有外衬槽,所述外衬槽的内部嵌装有与外衬槽的形状相适应的ABS防护外衬,所述头盔本体的内表面往外凹陷设置有两个内衬槽,所述内衬槽的内部均嵌装有与内衬槽的形状相适应的EPS缓冲内衬;通过在PC头盔主体设置外衬槽和内衬槽,能减少PC头盔主体的重量,通过ABS防护外衬能在PC头盔主体的外衬槽处提升抵御尖锐物的能力,提升头盔主体的耐冲击性能,通过EPS缓冲内衬能在PC头盔主体的内衬槽处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升PC头盔主体的耐冲击性能,因此,本防冲击轻巧头盔具有耐冲击性能好和轻便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


[0001]本技术涉及骑行头盔
,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

技术介绍

[0002]自单车被专利技术以来,就逐渐成为人们较好的代步、休闲工具,特别是自行车运动成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之后,人们对它更是喜爱有加。但是作为一项以速度决胜的运动项目,安全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头盔。自行车头盔的出现不仅保障了骑车人的安全,而且也提高了赛车运动员的成绩。早在19世纪80年代一些俱乐部骑高轮车的人最早发现使用头盔的好处,后来,随着硬柏油路和石路的增多,骑自行车时头部受伤的事故也增多,头盔便应运而生了。
[0003]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排放对于全球化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大气层受到不断的破坏,同时也带来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因此许多地球环境保护者提出了用单车代替汽车的短行出行方式,做到绿色环保出行,健康出行,而为了更好的绿色环保出行,这也使骑行头盔变得更加的重要。
[0004]现有技术的骑行头盔大多通过增加材料层的方式提升头盔的防冲击性能,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699254.2]公开的一种一体成型骑行运动头盔,包括头盔本体,所述头盔本体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反光涂料层、纤维材料层、以及一体式树脂层;该专利的头盔本体采用具有高耐冲击性能的纤维材料层以及一体式树脂层制成,提高了头盔本体的耐冲击性能;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20736115.3]公开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头盔,所述电动自行车头盔为三层结构,由外向里分别为刚性外壳、弹性缓冲层及泡沫衬垫,所述刚性外壳采用ABS工程材料,所述弹性缓冲层覆盖于所述刚性外壳内侧,采用EPS可发性聚苯乙烯,所述泡沫衬垫粘贴于所述弹性缓冲层内侧,采用聚乙烯材料;该专利通过ABS工程材料、EPS可发性聚苯乙烯缓冲层和泡沬衬垫,提高了头盔的耐冲击性能;虽然这两个专利都能提升头盔的耐冲击性能,但是这两个专利都增加额外的材料层,增加了头盔的重量,影响了头盔的轻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冲击性能好的、轻便的防冲击轻巧头盔。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包括PC头盔主体,所述PC头盔主体的外表面往内凹陷设置有外衬槽,所述外衬槽的内部嵌装有与外衬槽的形状相适应的ABS防护外衬,所述头盔本体的内表面往外凹陷设置有两个内衬槽,所述内衬槽的内部均嵌装有与内衬槽的形状相适应的EPS缓冲内衬;采用PC(聚碳酸酯)材料作为头盔主体,具有重量轻、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好的优点;ABS材料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1,3

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采用ABS材料作为防护外衬具有轻便、表面硬度大和冲击强度好的优点;采用EPS材料(聚苯乙烯泡沫)作为缓冲内衬,具有轻便和抗冲击性好的优点。
[0007]作为优选,所述PC头盔主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帽沿。
[0008]作为优选,所述PC头盔主体的后端的外表面往内凹陷设置有C形槽,所述C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反光条;所述C形槽的两端沿头盔本体的外轮廓延伸至帽沿的上方,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提示路人和司机在反光条位置处有人戴头盔骑行,保障骑车人的安全,设置C形槽减少PC头盔主体的重量,增加头盔的轻便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ABS防护外衬的厚度为3

5mm。
[0010]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内衬槽关于PC头盔主体的中轴线相对称。
[0011]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通过在PC头盔主体设置外衬槽和内衬槽,能减少PC头盔主体的重量,通过ABS防护外衬能在PC头盔主体的外衬槽处提升抵御尖锐物的能力,提升头盔主体的耐冲击性能,通过EPS缓冲内衬能在PC头盔主体的内衬槽处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提升PC头盔主体的耐冲击性能,因此,本防冲击轻巧头盔具有耐冲击性能好和轻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后视图;
[0015]图4为图1的俯视图;
[0016]图5为图4把ABS防护外衬拆掉之后的示意图;
[0017]图6为图1的仰视图;
[0018]图7为图6把EPS缓冲内衬拆掉之后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PC头盔主体1,外衬槽2,ABS防护外衬3,内衬槽4,EPS缓冲内衬5,帽沿6,C形槽7,反光条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1]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23]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如图1

3所示,包括PC头盔主体1,所述PC头盔主体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帽沿6。所述PC头盔主体1的后端的外表面往内凹陷设置有C形槽7,所述C形槽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反光条8。所述C形槽7的两端沿头盔本体1的外轮廓延伸至帽沿6的上方。反光条8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提示路人和司机在反光条8位置处有人戴头盔骑行,保障骑车人的安全。设置C形槽7减少PC头盔主体1的重量,增加头盔的轻便性。采用PC(聚碳
酸酯)材料作为头盔主体,具有重量轻、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好的优点。
[0024]如图4

5所示,所述PC头盔主体1的外表面往内凹陷设置有外衬槽2,所述外衬槽2的内部嵌装有与外衬槽2的形状相适应的ABS防护外衬3,通过在PC头盔主体1的易受外界冲击的地方设置外衬槽2,再把ABS防护内衬3嵌装至外衬槽2,能提升PC头盔主体1的耐冲击性能。ABS材料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1,3

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采用ABS材料作为防护外衬具有轻便、表面硬度大和冲击强度好的优点。
[0025]如图6

7所示,所述头盔本体1的内表面往外凹陷设置有两个内衬槽4,所述内衬槽4的内部均嵌装有与内衬槽4的形状相适应的EPS缓冲内衬5。采用EPS(聚苯乙烯泡沫)材料作为缓冲内衬,具有轻便和抗冲击性好的优点。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BS防护外衬3的厚度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包括PC头盔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PC头盔主体的外表面往内凹陷设置有外衬槽,所述外衬槽的内部嵌装有与外衬槽的形状相适应的ABS防护外衬,所述头盔本体的内表面往外凹陷设置有两个内衬槽,所述内衬槽的内部均嵌装有与内衬槽的形状相适应的EPS缓冲内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击轻巧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PC头盔主体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帽沿。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跨速头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