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断面矩形斜交顶管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顶管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断面矩形斜交顶管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施工方法是一种非开挖的施工方法,通过该施工方法可以在少开挖或者不开挖的情况下进行管道埋设;目前,顶管施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的铺设。在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采用矩形顶管施工十分广泛,例如,地铁车站出入口、地下通道等。此类工程施工需具备顶管始发的工作井(即称始发井)和顶管到达接收的工作井(称接收井)各一座。一般在工程设计中,始发井与接收井均与顶管掘进轴线垂直并且满足顶管正常始发与到达的尺寸要求。
[0003]但是,对于城市地下管线较多时,为了有效的避开管线、减少对管线的破坏,顶管施工就会出现斜交始发及接收施工,同时出现始发端顶管推进方向与顶管顶进方向及接收不能很好的保证在同一轴线上,就会出现斜交的情况;另外,地质条件不同也会带来各种影响,若接收端为下沉段需浇筑混凝土后等强接收,同时浇筑完后标高不好调整,故现有施工方法的施工效果较差、工作效率较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断面矩形斜交顶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后座墙的施工:在始发工作井(2)中,设定顶管机(1)的顶进轴线与始发工作井(2)长度方向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α且α的取值范围为0
°
<α<90
°
,在所述顶管机(1)的后侧浇筑后座墙(29),所述后座墙(29)的纵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后座墙(29)与所述始发工作井(2)的井壁紧贴;步骤二、安装后靠连接结构:在所述后座墙(29)的水平段上对称安装两个刚后靠板(8),所述刚后靠板(8)的底面与所述后座墙(29)的水平段紧贴,所述刚后靠板(8)的侧面与所述后座墙(29)内的连接钢板(3)焊接固定;其中,两个所述刚后靠板(8)沿所述后座墙(29)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刚后靠板(8)竖向布设在所述后座墙(29)的水平段上;步骤三、安装双重防漏泥砂结构,过程如下:步骤301、安装第一层防漏泥砂结构:在顶管通道(9)的入口处的预埋钢环(10)上挂设第一层的帘布(12),所述帘布(12)覆盖在所述预埋钢环(10)上;在所述帘布(12)的外侧安装压板(11),所述压板(11)紧贴在所述帘布(12)上,且所述压板(11)通过锚栓(30)与所述预埋钢环(10)连接;步骤302、安装第二层防漏泥砂结构:在第一层的压板(11)靠近所述顶管机(1)的一侧安装第二层的帘布(12),第二层的帘布(12)覆盖在安装好的第一层的所述防漏泥砂结构上;在第二层的所述帘布(12)的外侧安装压板(11),所述压板(11)紧贴在所述帘布(12)上,且所述压板(11)通过锚栓(30)与所述预埋钢环(10)连接;步骤四、顶管机的安装和顶进:步骤401、安装轨道:在始发工作井(2)的底面上沿顶管机(1)顶进方向铺设轨道(20);其中,所述轨道(20)布设在所述预埋钢环(10)和千斤顶钢架之间,所述轨道(20)的延伸方向和所述顶管机(1)的顶进轴线相平行;步骤402、吊装并安装千斤顶和顶管机:将千斤顶(21)吊装至所述始发工作井(2)内,将所述千斤顶(21)的后端固定在所述刚后靠板(8)上;然后将顶管机(1)吊装至所述始发工作井(2)内,并使所述顶管机(1)放置至轨道(20)上;最后吊装顶铁(24)和顶环(25)并依次安装在所述千斤顶(21)和所述顶管机(1)之间;步骤403、顶管机顶进:启动顶管机(1),顶管机(1)推进至所述顶管通道(9)内,所述千斤顶(21)回缩,吊装管节并下放至所述顶管机(1)和所述顶环(25)之间的轨道(20)上,所述千斤顶(21)顶出并顶至顶环(25)上,推动管节向所述顶管通道(9)内顶进;步骤五、搭设顶管机接收结构,过程如下:步骤501、在接收工作井(13)的底面上安装接收平台(14),所述接收平台(14)布设在所述顶管通道(9)的出口位置,所述接收平台(14)内水平预埋有多个安装钢板,多个所述安装钢板呈阵列式排布;步骤502、在所述接收平台(14)上安装多个支撑柱(15),多个所述支撑柱(15)呈阵列式布设,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支撑柱(15)的底部与所述接收接收平台(14)内的安装钢板固定连接;其中,多个所述支撑柱(15)的数量和所述安装钢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步骤503、在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水平焊接一个支撑钢板(17),所述支撑钢板(17)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支撑柱(15)的横截面积;步骤504、在所述支撑钢板(17)的顶部焊接主支撑梁(18),所述主支撑梁(18)沿顶管机
(1)的顶进方向布设,所述主支撑梁(18)的数量和所述支撑柱(15)的列数相等;步骤505、在所述主支撑梁(18)的顶部水平焊接接收钢板(19),所述接收钢板(19)的面积大于所述支撑柱(15)围成的区域;所述接收钢板(19)的标高与所述顶管机(1)的接收标高一致;步骤六、顶管机顶出:多次重复步骤403,所述千斤顶(21)推进所述管节和所述顶管机(1)在所述顶管通道(9)持续前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全海,蔡兴新,尹渭强,徐宏,符创,杨倩,周小平,王龙岗,钟治文,吴博文,刘书康,田黎明,安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