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433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包括:S1、甲方将控制点交给乙方,乙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复测;S2、乙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密集化处理;S3、在所述控制点附近搭建胎架;S4、多个所述塔段在所述胎架上进行连接;S5、对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塔段变形检测;S6、将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吊装于所述底座的顶端;S7、对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进行吊装测量;S8、往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内浇筑钢筋混凝土;S9、对所述钢筋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塔柱施工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分段式连接、便于架设于桥梁上的技术效果。便于架设于桥梁上的技术效果。便于架设于桥梁上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塔是建立在桥梁上的塔,其桥塔起到连接桥段、装饰美观的作用,我国有许多的桥梁,因此桥塔具有广泛的建设应用。
[0003]而现有技术中常常采取桥塔一体建造成型,其不利于将桥塔架设于桥梁上。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分段式连接、便于架设于桥梁上的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而提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桥塔,所述桥塔包括:多个塔段和底座,每个所述塔段内部空心,且多个所述塔段从下至上依次拼接构成塔身,所述塔身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该分段安装方法包括:
[0007]S1、甲方将控制点交给乙方,乙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复测;
[0008]S2、乙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密集化处理;
[0009]S3、搭建胎架,所述胎架临近所述控制点;
[0010]S4、多个所述塔段在所述胎架上进行连接;
[0011]S5、对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塔段变形检测;
[0012]S6、将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吊装于所述底座的顶端;
[0013]S7、对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进行吊装测量;
[0014]S8、往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内浇筑钢筋混凝土;
[0015]S9、对所述钢筋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塔柱施工监测。
[0016]优选地,所述塔段设置为27个;步骤S4中每3个所述塔段为一组在所述胎架上焊接,并吊装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往每3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内浇筑钢筋混凝土。
[0017]优选地,步骤S5中对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塔段变形检测包括:焊缝检测、热膨胀检测。
[0018]优选地,步骤S7中对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进行吊装测量包括:垂直度检测、同轴心检测。
[0019]优选地,步骤S8中往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内浇筑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钢筋为贯穿所述塔身的一整根钢筋或多段钢筋。
[0020]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控制点指所述底座的底端轮廓坐标点。
[0021]优选地,步骤S1中乙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复测,所述复测指再次对所述底座的底端轮廓坐标点进行探测、标定。
[0022]优选地,步骤S2中乙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密集化处理,所述密集化处理指对所述底座的底端轮廓坐标点进行多次测量,并使多个所述底座的底端轮廓坐标点间距变小。
[002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4]1、多个所述塔段在所述胎架上进行连接,再将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吊装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往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内浇筑钢筋混凝土,从而实现分段式连接、便于架设于桥梁上的技术效果;
[0025]2、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塔段变形检测包括焊缝检测、热膨胀检测,有利于提高连接精度;
[0026]3、往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内浇筑钢筋混凝土,提高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塔身横截面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塔身截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0031]图中:1

塔段;2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参照图1

4所示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桥塔,桥塔包括:27个塔段1和底座2,每个塔段1内部空心,且27个塔段1从下至上依次拼接构成塔身,塔身的底端与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该分段安装方法包括:
[0035]S1、甲方将控制点,即底座2的底端轮廓坐标点,交给乙方,乙方对控制点进行复测,其包括再次对底座2的底端轮廓坐标点进行探测、标定;
[0036]S2、乙方对控制点进行密集化处理,其指对底座2的底端轮廓坐标点进行多次测量,并使多个底座2的底端轮廓坐标点间距变小,从而确保定位精度、施工精度;
[0037]S3、搭建胎架,胎架临近控制点,胎架为H刚架,用于作为多个塔段1拼接的平台;
[0038]S4、每3个塔段1为一组在胎架上焊接;
[0039]S5、对每相邻的两个塔段1变形检测,其包括:焊缝检测、热膨胀检测;
[0040]S6、将拼接的塔段1吊装于底座2的顶端,其上下相邻的每3个拼接的塔段1采取焊接连接,在焊接结束后进行焊缝检测、热膨胀检测;
[0041]S7、对多个拼接的塔段1进行吊装测量,包括:垂直度检测、同轴心检测;
[0042]S8、往每3个拼接的塔段1内浇筑钢筋混凝土,且上下相邻的每3个拼接的塔段1采
取钢筋混凝土连接;
[0043]S9、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塔柱施工监测,包括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塔柱轴线、倾斜度、内膜相对位置测量。
[0044]本实施例中,浇筑的钢筋为贯穿塔身的一整根钢筋或多段钢筋,当采取一整根钢筋时,有利于提高整体连接性。
[0045]本实施例中,底座2为空心混凝土钢筋结构。
[0046]本实施例中,塔身从下至上扭曲,即塔段1的顶底两端有扭转。
[0047]如图3所示,为塔身横截面的示意图,其横截面为X轴线、Y轴线对称结构,且横截面上的直线拐点均为测点。
[0048]本实施例中,桥塔采用外装饰板+内部核心混凝土塔柱,总高度86m,桥塔塔身67m,塔尖6m。桥塔塔身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曲面装饰钢板结构,两者通过横隔板连接,外装饰板采用异型曲面钢板从塔底至塔顶扭转上升;塔尖共6m。
[0049]本工程的各部分结构体系的施工精度直接影响下道工序的安装误差精度,另外由于桥体空间线型复杂且安装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及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中不同结构体系的温差效应导致的热胀冷缩差异,所以本工程所涉及的测量、监测内容繁多,技术要求很高。具体测量、监测的基本内容有:
[0050]1)测量施工控制网建立;
[0051]2)地面拼装胎架布置测量;
[0052]3)提取BIM模型中各塔节平面控制点、中心轴线的坐标及标高;
[0053]4)分块拼装的安装定位测放及检查;
[0054]5)吊装时控制点定位轴线及端口精度控制测量;
[0055]6)逐段结构复测;
[0056]7)塔节焊接变形监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用于安装桥塔,所述桥塔包括:多个塔段(1)和底座(2),每个所述塔段(1)内部空心,且多个所述塔段(1)从下至上依次拼接构成塔身,所述塔身的底端与所述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分段安装方法包括:S1、确定控制点,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复测;S2、对所述控制点进行密集化处理;S3、搭建胎架,所述胎架临近所述控制点;S4、多个所述塔段(1)在所述胎架上进行连接;S5、对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塔段(1)变形检测;S6、将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1)吊装于所述底座(2)的顶端;S7、对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1)进行吊装测量;S8、往多个拼接的所述塔段(1)内浇筑钢筋混凝土;S9、对所述钢筋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塔柱施工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段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段(1)设置为27个;步骤S4中每3个所述塔段(1)为一组在所述胎架上焊接,并吊装于所述底座(2)的顶端;往每3个拼接的所述塔段(1)内浇筑钢筋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砼外钢桥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秉国赵红来秦定松李学民赵斌徐宏王耀增孙志强金生序林正楠宣鑫鹏陈清云沈捷邢僚毕张龙何永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