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嘉家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406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包括底座和垫板,所述垫板位于底座的上端中心,所述垫板的四角均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外壁均固接有主护板,所述主护板的外壁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垫板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的末端安装有夹持机构。该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通过第三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缺口、第一机械臂、端板和夹持机构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三机械臂为左右分体的结构,第二机械臂的末端加工有缺口,缺口也为夹持机构提供空间,相较于传动履带式机器人具有较高且无法转动的下部机械臂,避免了下部机械臂的高度较高无法充分折叠导致机械人在户外的通过性较差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机器人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履带式机器人,主要指搭载履带底盘机构的机器人,履带移动机器人具有牵引力大、不易打滑、越野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搭载摄像头、探测器等设备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危险工作如排爆、化学探测等,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虽然现有技术的履带式机器人能够实现户外行走等需求。
[0003]但是现有技术的履带式机器人在行走时常常会受到其上方的机械手影响,导致现有的履带式机器人存在下部机械臂的高度较高无法充分折叠导致机械人在户外的通过性较差的问题,履带式机器人的夹持机构直接裸露在外容易损坏的位置,夹持爪所处位置的末端没有单独的转动驱动造成不便于折叠收回保护的问题以及传统的履带式机器人在进行机械手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变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垫板(8),所述垫板(8)位于底座(1)的上端中心,所述垫板(8)的四角均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定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外壁均固接有主护板(7),所述主护板(7)的外壁外侧前后两部均通过支撑板(6)与气缸(5)固定相连,所述气缸(5)的输出轴固接有刺针(9),所述主护板(7)的外壁设置有行走机构(2),所述垫板(8)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机构(4),所述活动机构(4)的末端安装有夹持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小履带轮(201)、行走履带(202)、主履带轮(203)、辅助履带(204)、大履带轮(205)、主轴(206)、辅助挡板(207)和辅助轮(208);多个所述主轴(206)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内部,所述主轴(206)的外侧外壁均固接有主履带轮(203),所述主履带轮(203)的外壁均啮合相连有行走履带(202),所述行走履带(202)的内壁上方中心啮合相连有辅助轮(208),所述辅助轮(208)的内部转轴与底座(1)转动相连,所述主轴(206)的外侧末端均固接有大履带轮(205),前后所述大履带轮(205)的外壁外侧均设置有小履带轮(201),所述大履带轮(205)的外壁通过辅助履带(204)与小履带轮(201)转动相连,所述大履带轮(205)和小履带轮(201)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挡板(207),所述辅助挡板(207)与主轴(206)和小履带轮(201)的内部转轴转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8)的内部中心转动相连有转盘(10),所述转盘(10)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支板(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较强通过能力的履带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4)包括端板(401)、第一机械臂(402)、第二机械臂(403)、动力电机(404)、电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家
申请(专利权)人:张嘉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