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模具
,具体是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铸造模具是模具的一种,一般采用浇筑成型。
[000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铸造模具一般注塑的气密性不能得到保证,导致注塑后的物料出现孔洞、缺失,不利于注塑后物料的完整性,一般冷却物料的取出不便,不能对上下模具错位分离,不利于物料取出的安全性,存在安全隐患,一般装置需要手动添加脱模液,操作的便捷性较低,不利于铸造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包括台架,所述台架的上侧一端固定有上模具安装架,所述上模具安装架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包括台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1)的上侧一端固定有上模具安装架(2),所述上模具安装架(2)的上端内侧安装有合模气缸(4),所述上模具安装架(2)的内侧位置处安装有上模具(3),所述台架(1)的上侧另一端设置有下模具(5),所述台架(1)的上侧开设有滑轨(7),所述下模具(5)的下侧固定有滑板(6),所述滑板(6)的下端设置有滑块(8),所述上模具(3)的下侧开设有上模槽(12),所述下模具(5)的上侧设置有下模块(13),所述下模具(5)的上侧临近下模块(13)的位置处设置有喷液口(21),所述下模具(5)的上侧设置有密封圈(20),所述上模具(3)的上侧安装有注塑管(16)与增压管(17),所述台架(1)的上侧左右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转杆架(9),所述转杆架(9)的内侧安装有转杆(10),所述转杆架(9)的外侧安装有传动电机(11),所述上模具(3)的下侧设置有导向杆(14),所述下模具(5)的上侧开设有导向孔(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5)的内部设置有脱模液箱(22),所述下模具(5)的内部设置有液泵(23),所述液泵(23)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液管(24),所述液泵(2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液管(25),所述第二液管(25)的下端临近液泵(23)的位置处安装有喷液电磁阀(26),所述第二液管(25)的上端临近脱模液箱(22)的位置处安装有回流电磁阀(27),所述脱模液箱(22)的前侧设置有液位管(19),所述液位管(19)的上端设置有加液口(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铸造用的增压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滑动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俊,黄荣广,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兴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