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华山专利>正文

浸湿性接触智能控制电力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352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湿性接触智能控制电力负荷开关。开关触点硬对硬相接触,实际接触面积总是小于总接触面的投影面积,接触电阻大。浸湿性接触的实际接触面积则总是大于总接触面的投影面积。因为,浸湿的实质是无须外力作用而自然紧密的附着任何凹凸面。汞和首创的配方合金新材料在氩气的包围中实现的浸湿性接触,化学稳定性好,应用在电力负荷开关上恰到好处。浸湿性接触触点也怕电弧而不怕大电流,可控硅结正相反。把它们并联在同一回路上,任其各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从中获得由它们各自独立应付一切无可比拟的效果。在可控硅导通的情况下,浸湿性接触触点分合在几乎为零的电位之间;浸湿性接触触点导通后,可控硅即退出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力控制

技术介绍
实施电力控制用电力开关。用百年一贯的相接触硬对硬的触点机械开关, 还用近代产生、迅速发展的可控硅无触点开关。历史上的大电流电力负荷开关 的触点,硬对硬、平对平,非铆紧或非被螺丝钉栓紧的接触,靠有限的 弹力或电磁力的作用,其实际接触面积总是小于总接触面的投影面积。由于工 艺的局限,硬触点机械开关触点的实际接触面积无确定值,此变量值与面对大 电流时的分合次数和通电运行的时间成反比例关系,越发变小的接触面积与越 发变大的接触电阻,给电的热效应为人类带来副作用创造了条件。硬触点两接 触面一旦出现严重不平的峰和谷,对于电流,就峰通谷断了。迫于强大电压的 作用,蜂拥峰之超密度的电力束流能熔融局部的硬触点金属。两相的触点被烧 结死了的硬触点机械开关(掰不开)关不了电,导致的电气事故触目惊心。硬 触点非铆相接触,接而非紧密,实际接触面积小,电流密度大,电的热效应从 中作怪,在情理之中。时代发展了,高尖端设备如雨后春笋,工作机械越发变 大,电动机及电力负荷开关的适应性须相应的跟得上。可是,硬触点机械开关 不耐用,早已成为一种常识。得很讲究的地方还使用硬触点机械开关,实属别 无选择的选择。硬触点交流接触器须长期依靠电磁力的支持,累计耗能大。可控硅,无触点,优点多。可是,它与生俱来的结电阻同样能为人类带来副作用。其结电阻耗能,所产生的结温,得人们花代价用水或风来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浸湿性接触技术方案以上说历史上的机械开关,其触点非铆紧或非被螺丝 钉栓紧的接触。浅看,因为分和合,得频频变姿换位的电力负荷开关,只能釆 用非铆紧或非被螺丝钉栓紧,而依靠有限的弹力或电磁力的作用,从而获得丁 点儿紧密的硬接触。殊不知,有一种接触,却是不用外力的作用就能自然紧密 的附着,那就是、浸、^'性接tt。浸湿性接触的实际接触面积总是大于总接触 面的投影面积。因为液体能自然附着所能浸湿的固体的任何凹凸面。所以,可 以下个结论惟浸湿性接触能固定一个足够大的实际接触面积值长久不变;惟 有把浸湿性接触应用在电力负荷开关上,才能造就足够大的实际接触面积的触 点;惟有具备足够大的实际接触面积触点的电力负荷开关,才不至于出现超电 流密度而呈现过度的电的热效应现象。实现把浸湿性接触应用在电力负荷开关 上了,触点的实际接触面积值能确定不为变量了,实际接触面积有保障了,触 点的接触电阻几乎没了,冷接触而无热变形的现象了,电力负荷开关不耐用和 因为电力负荷开关发生重大事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用什么又与什么实现的浸湿性接触,派生的触点,能令电力负荷开关几乎 没了接触电阻而处于冷接触状态呢?液态物,汞为首选。而能与汞形成长时间 实质浸湿且化学稳定性好的固态物,此前尚无现成的(历史上的水银开关,其 初衷不在电力方面,无所谓实质浸湿和对于接触面积的苛求)。本专利技术刻意拟定 配方,试验,修改配方,再实验,终于成功获得一种恰倒好处能为汞所实质浸 湿且在密封容器内氩气的包围之中化学稳定性很好的配方合金新材料。配方合金新材料的配方是60%—80%的锌、19%—39%的银和微量的稀土元素。实验还表明,在电弧面前,浸湿性接触触点比硬对硬接触触点,并无优势。 本专利技术则以配方合金新材料及浸湿性接触技术与现代高科技产物(可控硅、步 进电动机、传感器、显示器、微电脑及智能程序)组成联盟,以图谋电力控制 技术达最高境界。浸湿性接触触点只怕电弧不怕大电流,可控硅结正相反。本 专利技术把它们两种开关并联在同一回路上,让它们各自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从中获得由它们各自独立应付一切的情况无可比拟的效果。因为它们并联在同 一回路上,在可控硅导通的情况下,在电位几乎为零的两个点上,浸湿性接触 触点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分合,再不用面对电弧的威胁了。当浸湿性接触触点导 通,可控硅即退出运行,就再不结温自毁了。绝缘密封容器浸湿性接触电力负荷开关总成既是用液体,就必须有一个容 器,既是用气体,容器就得加以封闭。既是要液体按人的意志流动,就得给液 体规定一条流动的轨道。见图2,卧姿两端封闭的绝缘同心双筒,下方一处相连 接为一体,中间一筒如悬崖高山,隔山的液体要流向背面一边,须借助于 步进电动机的作用,还须借助自身重力的作用,绕过大半个圈,方能到达目的 地。当然,人为的倒置、房塌和车(船)翻,隔山的液体也可能流向背面 一边。因此,为保证浸湿性接触触点不受电弧的伤害,撰写产品说明书时千万 不要遗漏以下这点安顿好本开关,切记首先安装好接入外线,接着通电,至 少让本开关空载合分一次,以便水银与配方合金干净彻底的分离,最后安装接 出外线。待用。不伤线的紧尖接线洞也是从未有过的东西,接线是那么的简单和方便, 效果却能达到铆死相接触的紧密和牢固,数重要的是它不伤导线。见图3,紧尖 接线洞的洞壁是四分之三的铜质夹线槽和四分之一的一边带嫘纹的紧尖,最外 围的是加长筒螺母。螺母的拧紧,意味着图3之25和27所指的两条线业已重合、紧尖则进而不能再进,外线与接线洞的紧密接触已接近极限。嫘母和紧尖 因接线洞夹线槽延伸的帽檐止推着、固定着不松动。将相同规格的外接导线线 头插入线洞,旋拧作用于紧尖的螺母,感到旋拧吃力时,还用锤子一边对准紧 尖显露部,按能使紧尖往里钻的方向轻轻敲击,还用板手一边旋拧嫘母,使紧尖继续往里钻,直至着实不能再进为止。图3之25和27所指的两条线重合了, 外接导线在线洞中还很松动怎么办?反方向旋拧螵母,退出紧尖,抽出外接导 线。然后,或先往夹线洞里填充几小节长度与线洞深度相等的散单线段,以縮 小线洞;或将外接导线线头包扎一两层薄片导体,以扩大线头,然后重装。不 伤线的紧尖接线洞的紧尖和拧紧固定紧尖的螺母必须采用坚韧金属制成。大电 流负荷开关配备不伤线的紧尖接线洞,并且在不伤线的紧尖接线洞上分别装上 与微电脑相连接并保持着联系的温度传感器,不仅能给用户带来接线的方便, 带来对于外线与电力负荷开关紧密接触的满意。大电流负荷开关配备不伤线的 紧尖接线洞,在微电脑控制的保护下,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在外围保证整体电 力负荷开关寿命的长久。电动机工作电流超值智能保护程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是工作电流的七倍。 用熔丝或热过载电继器作电动机的电流超值保护,必须满足起动电流通过的霈 要, 一成不变。可是,如果电动机定子线圈匝间短路,通过的是工作电流的五 倍乃至六倍的电流。由于熔丝或热过载继电器都有富余的电流超值限定的范围 而不至于熔融或跳脱。那么,电动机就不得不经受煎熬性损害。所以,对电动 机的电流超值保护就应调整设定两个指标 一是允许起动电流通过的限定额; 二是允许工作电流通过的限定额。所以,针对电动机的电流超值保护,智能控制程序就应编写为起动电流过后、自动转换,取而代之的是 工作电流限定值。专利技术效果实现把浸湿性接触应用在电力负荷开关上了,触点的实际接触 面积值能确定不为变量了,实际接触面积有保障了,触点的接触电阻几乎没了, 冷接触而无热变形现象了,电力负荷开关不耐用和因为电力负荷开关发生重大 事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把可控硅无触点开关和浸湿性接触触点开关 并联在同一回路上,在可控硅导通的情况下,在电位几乎为零的两个点上,浸 湿性接触触点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分合,再不用面对电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湿性接触智能控制电力负荷开关,主要由电力负荷主开关总成、可充电电池电源、步进电动机、可控硅、传感器、显示器、微电脑、智能程序组成,其特征在于:由手动按键及各传感器向微电脑发出指令,由微电脑控制先行可控硅无触点开关护送浸湿性接触触点电力负荷主开关,使其躲过电弧投入运行及退出运行,可控硅无触点开关则完成使命即截止自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湿性接触智能控制电力负荷开关,主要由电力负荷主开关总成、可充电电池电源、步进电动机、可控硅、传感器、显示器、微电脑、智能程序组成,其特征在于由手动按键及各传感器向微电脑发出指令,由微电脑控制先行可控硅无触点开关护送浸湿性接触触点电力负荷主开关,使其躲过电弧投入运行及退出运行,可控硅无触点开关则完成使命即截止自保。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浸湿性接触智控制电力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 由固体配方合金新材料及液体汞组成的浸湿性接触触点,它们同处于密封容器 内氩气的包围之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配方合金新材料的配方是60% 一80%的锌、19%—39%的银和微量的稀土元素。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浸湿性接触智能控制电力负荷开关,其特征 在于绝缘密封容器浸湿性接触触点电力负荷主开关总成,卧姿两头密封的绝 缘同心双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唐华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