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50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结构材料韧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屈服强度大于2000MPa的马氏体时效钢,制备的棒料经过4次或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再在4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结构材料韧化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氏体时效钢由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良好的焊接性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开发以及军事领域。通常,在450

600℃的时效处理是使马氏体时效钢基体中析出的高密度、纳米尺度的金属间化合物的主要手段。在关键结构件追求“轻量化”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对高强度的要求外,增加韧性以提高超高强度钢使用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在抗拉强度超过1900MPa后,冲击功就很难超过15J。因此,探索如何在不降低强度的条件下,提高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韧性,是目前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在“轻量化”领域发挥作用以及获得广泛工程应用的先决条件和亟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0003]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的组织为弥散析出的纳米级金属间化合物强化的高位错密度的马氏体,另外还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研究发现,马氏体亚结构是控制马氏体时效钢冲击韧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马氏体时效钢中的板条束在提高韧性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板条束的尺寸也被认为是控制韧性的关键。事实上,由于晶区和板条束的边界均为大角度晶界,都可成为“有效晶粒尺寸”。除马氏体组织中的“亚结构”以外,调控基体中残余奥氏体,也是增加韧性的有效途径。通常采用临界回火的热处理方式来形成预期数量的奥氏体以获得更高的韧性。当回火温度过高时,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升高且呈尺寸较大的块状,进而影响了钢的屈服强度。因而,优化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钢中残余奥氏,也是提高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韧性的重要途径。
[0004]根据以上背景,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为确保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发超高屈服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的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时效钢热处理工艺为:经过4次或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再在480

520℃下进行3

5h的时效处理。
[0007]所述循环淬火处理具体为:样品以5

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800℃

900℃,保温10

30min后以10

15℃/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
[0008]所述马氏体时效钢在800

900℃下进行1

3h的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后水冷至室温,随后在液氮中深冷,然后再进行循环淬火处理。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0]热处理工艺:经过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在480

520℃下进行3

5h的时效处理。所述循环淬火处理具体为:样品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800℃

900℃下,保温10

30min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特别适用于屈服强度大于2000MPa的马氏体时效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马氏体时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Ni:15

20,Co:10

14,Mo:4

7,Ti:0.5

1.5,余量为Fe。
[001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时效钢基体中有效晶粒尺寸或大角度晶界<1um。
[0013]优选的,循环淬火处理后所述马氏体时效钢基体中存在弥散分布的等轴块状奥氏体相,奥氏体相尺寸小于1um,奥氏体含量小于10%。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将屈服强度大于2000MPa的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在不降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前提下,将其冲击韧性提升至20J以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样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0017]图2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样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0018]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样品相分布图,黑色:马氏体,白色:奥氏体;
[0019]图4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样品相分布图,黑色:马氏体,白色:奥氏体;
[0020]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样品的大角度晶界分布图;
[0021]图6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样品的大角度晶界分布图;
[0022]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样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0023]图8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样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0024]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样品相分布图,黑色:马氏体,白色:奥氏体;
[0025]图10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样品相分布图,黑色:马氏体,白色:奥氏体;
[0026]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样品的大角度晶界分布图;
[0027]图12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样品的大角度晶界分布图;
[0028]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样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0029]图14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样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图;
[0030]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样品相分布图,黑色:马氏体,白色:奥氏体;
[0031]图16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样品相分布图,黑色:马氏体,白色:奥氏体;
[0032]图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样品的大角度晶界分布图;
[0033]图18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样品的大角度晶界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实施例1
[0036]按照表1所示的成分进行配料。按照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放料,熔炼过程中保
持真空度10Pa,并结壳重熔五次。熔炼后的铸锭按下述工艺条件进行热加工和热处理:
[0037](1)熔炼结束后,经自耗电极棒锻造,真空自耗熔炼等工序得到圆柱棒料;
[0038](2)均匀化处理:温度1200℃,时间24h;
[0039](2)锻造:初锻造温度1150℃,锻造比大于5,锻后空冷至室温;
[0040](3)热处理:850℃进行1h的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后水冷至室温,随后在液氮温度下深冷。深冷后的试样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至800℃,保温20min后以10℃/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共进行4次循环淬火处理。之后,在500℃下进行3h的时效处理;
[0041](4)材料经热处理后加工成试样,分别测试其室温拉伸性能和室温冲击性能,并对测试试样进行EBSD分析。拉伸结果如图1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时效钢热处理工艺为:经过4次或4次以上循环淬火处理后,再在480

520℃下进行3

5h的时效处理。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淬火处理具体为:样品以5

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800℃

900℃,保温10

30min后以10

15℃/min的降温速率冷却至室温。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效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时效钢在800

900℃下进行1

3h的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后水冷至室温,随后在液氮中深冷,然后再进行循环淬火处理。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超细亚结构的超高强高韧马氏体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周新磊米鹏赵宽孙明月严伟张洪林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