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46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栽培设备本体以及安装在栽培设备本体顶部的喷淋装置,栽培设备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的一侧设有播种装置,栽培设备本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降尘室、粉碎室和播种箱,播种箱的内部设有种子拨轮,种子拨轮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子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粉碎室和秸秆粉碎斗能够双重粉碎秸秆,便于秸秆在田地里快速分解,便于玉米种植时的营养吸收,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土壤的板结,实现秸秆的最大化利用;设有播种箱并在播种箱的内部设有种子拨轮和种子槽便于精准控制种子的数量,减少种子的使用,同时便于了解种子的成活率。同时便于了解种子的成活率。同时便于了解种子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0003]现有的土地对于种植玉米时都是将上一季的植物秸秆拔除后再种植,无法将秸秆得到最大化利用,同时还需要重施加肥料,增加成本,同时使土地污染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0006]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包括:栽培设备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栽培设备本体顶部的喷淋装置,所述栽培设备本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有播种装置,所述栽培设备本体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降尘室、粉碎室和播种箱,所述播种箱的内部设有种子拨轮,所述种子拨轮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子槽,所述播种箱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播种装置相互配合的出种子口,所述栽培设备本体的一侧设有秸秆粉碎斗,所述秸秆粉碎斗包括粉碎箱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粉碎箱体内部的多个初步粉碎箱,所述初步粉碎箱的内部设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多个安装在所述初步粉碎箱外部的粉碎三角刀,所述粉碎三角刀的下方设有传送带。
[0007]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粉碎室的内部,所述粉碎室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粉碎轴,所述粉碎轴上安装有多个粉碎刀。
[0008]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一侧安装有升降伸缩板,所述升降伸缩板的顶部安装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一侧安装有接水口。
[0009]优选的,所述降尘室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所述喷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水管与所述接水口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播种装置包括开沟器以及安装在所述开沟器一侧的输种子管,所述输种子管与所述播种箱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粉碎箱体的一侧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粉碎箱体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栽培设备本体的两端开均开设有透气窗,所述栽培设备本体的背部设有出料口。
[0013]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1:将栽培设备本体通过皮带安装在拖拉机上,调节秸秆粉碎斗的与秸秆根部的距离;
[0015]步骤2:调整播种装置插入土壤的深度,并向降尘室和播种箱的内部分别加入溶液和种子;
[0016]步骤3:接通电源,并启动初步粉碎箱将秸秆进行初步粉碎后输送至粉碎室的内部进行二次粉碎,粉碎后的秸秆粉末通过出料口排出;
[0017]步骤4:启动喷淋装置对秸秆粉末进行降尘,同时在皮带轮的带动下,种子拨轮转动至种子箱时,与种子箱的下料孔对齐后种子落入种子槽的内部,当转动至出种子口时,种子顺着播种装置栽培进土壤。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有粉碎室和秸秆粉碎斗能够双重粉碎秸秆,便于秸秆在田地里快速分解,便于玉米种植时的营养吸收,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避免土壤的板结,实现秸秆的最大化利用;设有播种箱并在播种箱的内部设有种子拨轮和种子槽便于精准控制种子的数量,减少种子的使用,同时便于了解种子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0021]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喷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3]图5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4]图6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初步粉碎箱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播种箱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栽培设备本体,2

播种装置,3

播种箱,4

粉碎室,5

降尘室,6

第一电机,7

粉碎轴,8

粉碎刀,9

水泵,10

水管,11

喷淋装置,12

输种子管,13

开沟器,14

万向轮,15

接水口,16

喷水口,17

旋转台,18

升降伸缩板,19

第二电机,20

出料口,21

秸秆粉碎斗,22

初步粉碎箱,23

第三电机,24

伸缩轴,25

粉碎箱体,26

粉碎三角刀,27

传送带,28

种子拨轮,29

种子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
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8]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包括:栽培设备本体1以及安装在栽培设备本体1顶部的喷淋装置11,栽培设备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4,万向轮14的一侧设有播种装置2,栽培设备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降尘室5、粉碎室4和播种箱3,播种箱3的内部设有种子拨轮28,种子拨轮28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子槽29,播种箱3的底部开设有与播种装置2相互配合的出种子口,栽培设备本体1的一侧设有秸秆粉碎斗21,秸秆粉碎斗21包括粉碎箱体25以及安装在粉碎箱体25内部的多个初步粉碎箱22,初步粉碎箱22的内部设有粉碎电机,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多个安装在初步粉碎箱22外部的粉碎三角刀26,粉碎三角刀26的下方设有传送带27。设有粉碎室4和秸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设备本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栽培设备本体(1)顶部的喷淋装置(11),所述栽培设备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4),所述万向轮(14)的一侧设有播种装置(2),所述栽培设备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降尘室(5)、粉碎室(4)和播种箱(3),所述播种箱(3)的内部设有种子拨轮(28),所述种子拨轮(28)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种子槽(29),所述播种箱(3)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播种装置(2)相互配合的出种子口,所述栽培设备本体(1)的一侧设有秸秆粉碎斗(21),所述秸秆粉碎斗(21)包括粉碎箱体(25)以及安装在所述粉碎箱体(25)内部的多个初步粉碎箱(22),所述初步粉碎箱(22)的内部设有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多个安装在所述初步粉碎箱(22)外部的粉碎三角刀(26),所述粉碎三角刀(26)的下方设有传送带(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7)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粉碎室(4)的内部,所述粉碎室(4)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粉碎轴(7),所述粉碎轴(7)上安装有多个粉碎刀(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免耕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11)包括第二电机(19)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19)输出端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一侧安装有升降伸缩板(18),所述升降伸缩板(18)的顶部安装有旋转台(17),所述旋转台(17)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喷水口(16),所述喷水口(16)的一侧安装有接水口(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华陈瑞佶马桂美张建李猛刘兴舟周言虎徐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