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46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属于暖通空调领域,包括:获取给定时刻的室内测量数据并利用功能区的阻容模型计算实际热流量;计算给定时刻之前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暖通空调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的制冷空调系统是通过对空间整体进行冷却或升温实现区域温度调节,从而起到满足室内人员舒适性需求的效果。但这种温度调节逻辑通常是由设定温湿度和传感器探测的室内温室度之间的差异触发的反馈调节来实现的。然而,这种控制逻辑存在两点不足:
[0003](1)这种控制逻辑是滞后控制逻辑,换句话说,空调系统的调节行动总是落后于环境条件变化的,只有当室内热环境已经引起了室内人员不舒适感,温度调控逻辑才会进行;
[0004](2)这种控制逻辑的调控只将温湿度变化作为响应变量,因此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将室内温湿度调节至设定值,往往是忽略了用能成本的;当建筑结构存在多个不同功能区,且每个功能区存在不同的最佳温湿度需求时,对每个空间的通风量、制冷剂流量的调控会更加复杂。因此,这种控制逻辑是无法同时实现能耗最小化的要求的。
[0005]建筑行业在中国节能和减缓气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功能区为单位进行控制,且对于每一个功能区的控制包括:热流量计算步骤:获取给定时刻的室内测量数据,并利用功能区的阻容模型计算对应时刻的室内空气热流量,记为实际热流量;所述室内测量数据包括墙体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和室内蓄热体温度;第一预测步骤:分别计算给定时刻之前n

1个时刻中各时刻的实际热流量,得到热流量时序序列,并输入至已训练好的时序预测模型,得到给定时刻的室内空气热流量预测值,记为第一预测热流量;第二预测步骤:分别获取给定时刻之前n

1个时刻中各时刻的室内测量数据,得到三个温度时序序列,分别输入至已训练好的三个时序预测模型,得到给定时刻的室内测量数据中各温度的预测值,并利用所述阻容模型计算给定时刻的室内空气热流量预测值,记为第二预测热流量;线性拟合步骤:分别计算给定时刻及其前的n

1个时刻中各时刻的实际热流量、第一预测热流量和第二预测热流量,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根据同一时刻的第一预测热流量和第二预测热流量拟合对应时刻的实际热流量的拟合函数;预测控制步骤:对于每一个待预测的目标时刻,获得前一时刻的拟合函数,并分别计算目标时刻的第一预测热流量和第二预测热流量,代入拟合函数,得到目标时刻的室内空气热流量预测值,并依据预测结果对功能区内的空调机组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测步骤中,使用的时序预测模型为LSTM模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测步骤中,使用的时序预测模型均为LSTM模型。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模型的计算公式为:其中,Q
gen
表示室内空气热流量;T
out
和T
w
分别表示室外温度和墙体温度,R
win
表示窗户热阻,R
w1
墙体与室外环境间传热热阻,R
w2
表示墙体与室内空气间传热热阻,C
w
表示墙体热容,Q
solar,w
表示墙体吸收的来自太阳辐照的热流量;T
in
表示室内空气温度,C
in
表示室内空气的热容,Q
solar,in
表示室内空气所吸收的来自太阳辐照的热流量,Q
hvac
表示空调产生的热流,Q
in
表示室内其他热源产生的热流;T
im
表示室内蓄热体温度,R
im
表示室内蓄热体的热阻,C
in
表示室内蓄热体的热容,Q
solar,im
表示室内蓄热体吸收的来自太阳辐照的热流量。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多联机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预测控制步骤中,依据预测结果对功能区内的空调机组进行控制,包括:计算目标时刻的室内空气热流量变化值为:t表示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新周镇新李昱瑾韩林志苟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