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通风系统及其防火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43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电站通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送风管、排风管、第一末端防火阀、第二末端防火阀;送风管包括主送风管和分送风管,主送风管与空调机组相连;分送风管为多个,其进风端均与主送风管相连,其出风端分别与各个防火分区相连;第一末端防火阀为多个,其分设于各分送风管的出风端上;排风管包括主排风管、分排风管;分排风管为多个,其进风端分别与各个防火分区相连,其出风端均与主排风管相连;主排风管的出风端与空调机组的进风端和/或大气环境相连;第二末端防火阀为多个,其分设于各分排风管的进风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核电站通风系统的防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防火可靠性,从而确保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和可靠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通风系统及其防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通风系统及其防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

2016),要求“设计必须适当考虑内部危险,比如火灾,必须提供适当的预防和缓解措施,以保证安全不受到损害”、以及“必须在核动力厂辅助房间或其他区域提供适当的空调、采暖、空冷和通风系统,以在所有核动力厂状态下保持安全重要系统和部件所需的环境条件”。核电站主控室空调系统及控制柜间通风系统均为核安全相关级通风系统,设计中需采取措施降低火灾对主控室可居留性及DCS机柜等核安全级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以提高核电站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3]并且,根据压水堆核电站防火设计和建造规则(RCC

I),要求“在每个防火区的贯穿孔上安装防火阀,而不需在每道隔墙上安装,在布置中,可以采用铁皮风管制作,尽管这种材料没有耐火能力,但这种布置仍能避免火灾的蔓延。不过根据通风系统中房间所处的位置,这种布置有导致中断部分或全部未着火房间通风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机组(1)、送风管(5)、排风管(6)、第一末端防火阀(31)、以及第二末端防火阀(32),所述送风管包括主送风管(51)和分送风管(52),所述主送风管与所述空调机组的出风端相连,分送风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送风管的进风端均与主送风管相连,多个分送风管的出风端分别与核电站内的各个防火分区(30)相连,所述第一末端防火阀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末端防火阀分设于各分送风管的出风端上,分别用于控制各分送风管的通断;所述排风管包括主排风管(61)、分排风管(62),所述分排风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分排风管的进风端分别与各个所述防火分区相连,多个分排风管的出风端均与所述主排风管的进风端相连,所述主排风管的出风端与所述空调机组的进风端和/或大气环境相连,所述第二末端防火阀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末端防火阀分设于各分排风管的进风端上,分别用于控制各分排风管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火包覆层(8),所述防火包覆层设于所述主送风管、所述分送风管、所述主排风管、以及所述分排风管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包覆层采用陶瓷纤维棉制成,其厚度为80

100mm,耐火极限≥2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消防控制柜,所述火灾探测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火灾探测器分设在各个所述防火分区内,并分别与所述消防控制柜电连接,分别用于探测各个防火分区是否发生火灾,并在探测到发生火灾时,发送着火信号给消防控制柜,消防控制柜分别与各个第一末端防火阀、各个第二末端防火阀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着火信号时控制对应的第一末端防火阀和对应的第二末端防火阀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边界隔离阀(2)和第二边界隔离阀(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丽郭静涛温华李百利康健孙立臣戴一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