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29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监测箱体上设置可供红火蚁无障碍进出的开口以及引诱红火蚁的诱集物;将监测箱体放置在需要进行监测的地区;每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监测箱体内部的监测影像;对监测影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得该监测影像上的红火蚁数量,使红火蚁可自由进出,得到红火蚁在自然条件下的监测情况,让评测更加准确,并能够自动计算红火蚁的数量,且能得到红火蚁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获取动态数据,具有实时性,无需人工定时查看,提高效率,且可与天气、消杀等周围环境变化进行配合,为防控提供更加准确的红火蚁数量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红火蚁监测系统。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红火蚁监测系统。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红火蚁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红火蚁被列为全球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对人体、农林业、公共安全和地区生态多样性都具有危害。红火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公共设施、农林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入侵害虫,属于一种杂食性的土栖蚁类,在国际上被列为极具破坏性和攻击性的入侵生物之一。红火蚁有趋向电磁波和散发热量地方的习性,尤其在冬季低温时,红火蚁喜欢在路灯、交通信号灯箱、程控交换机箱等内部筑巢,啃食电线胶皮,导致设施破坏、功能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对电力、通讯、交通信号系统等公共设施造成损害。
[0003]鉴于此,我国各地政府对红火蚁高度警惕,在未发现红火蚁之前对辖区内草坪、绿化带、苗木场、公园、废旧物回收站等高危区域进行大范围普查,在发现红火蚁之后立即开展监测、评估,以利于抓紧制定防控或根除方案。
[0004]当前有多种红火蚁诱集装置,操作方式是将诱饵放入诱集装置内,放置在预监测区域,过一段时间后再取回诱集装置,分析诱集到的蚂蚁数量,进而评估该区域的蚁害程度。但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诱集过程中存在蚂蚁逃逸的情况,导致实际诱集的蚂蚁数量不准确,进而影响评估结论的准确性;二是从放置到回收的时间人为确定,无法有效记录与评估过程中蚂蚁数量的变化,而过程中蚂蚁数量的变化对蚁害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三是诱集装置内采集的蚂蚁数量仍需要人工确定,存在被蛰伤的潜在危险;四是蚂蚁的诱集是通过火腿肠等诱饵进行实施,而火腿肠等诱饵的新鲜度具有时效性,为了保证效果,每次监测必须放置新鲜的诱饵,繁琐且诱饵损耗成本大;五是对于需要长期实施监测的需求,则需要频繁更换诱饵及查看诱集情况,人工成本庞大。
[0005]中国技术CN213784955U(公开日为2021年07月27日)公开了一种红火蚁监测仪。包括上端开口的下筒体,下筒体上方密封安装有上筒体,上筒体上下两端开口,下筒体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孔,孔内固定有滤网,上筒体内固定有挡环,挡环上方的上筒体内滑动设置有外锥环,外锥环内设置有与其同心的内锥环,外锥环和内锥环下端面上均涂覆有粘胶层,上筒体上端内安装有锥筒,锥筒下端固定有与其同心的玻璃管,玻璃管贯穿内锥环,玻璃管外侧固定有红外线感应器,锥筒下端固定有计数器。该专利通过在下筒体上设置滤网能够有利于诱饵气味的扩散,从而更快的引诱红火蚁,并对进入到下筒体内的红火蚁进行计数,且能够有效的防止进入到下筒体内的红火蚁爬出。但是,该专利只能得到监测仪内有多少红火蚁,需要人工定时记录,工作量大、效率低,并且无法有效记录与评估过程中蚂蚁数量的变化,即无法得到在该段时间内红火蚁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计算红火蚁的数量,监测数据准确,能够获取动态数据,具有实时性的红火蚁监测方法及系统。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在监测箱体上设置可供红火蚁无障碍进出的开口以及引诱红火蚁的诱集物;
[0009]将监测箱体放置在需要进行监测的地区;
[0010]每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监测箱体内部的监测影像;
[0011]对监测影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得该监测影像上的红火蚁数量。
[0012]作为优选方案,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模型对得到的监测影像进行识别。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红火蚁监测系统,包括;
[0014]监测箱体,所述监测箱体设有可供红火蚁无障碍进出的开口;
[0015]诱集物,所述诱集物设于所述监测箱体内,所述诱集物用于引诱红火蚁;
[0016]影像获取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设于所述监测箱体内且用于获取所述监测箱体内部的影像;
[0017]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影像获取模块获取的影像并对获取的影像进行红火蚁识别。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监测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所述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沿所述监测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的隔板。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监测箱体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位于所述开口的上方。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影像获取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监测箱体内且靠近所述监测箱体的顶部设置,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诱集物的正上方。
[0021]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防护罩,所述监测箱体内部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诱集物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底部,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通,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顶面,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通的连通口,所述防护罩的上罩口抵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顶面上,所述防护罩的下罩口与所述连通口相配合,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防护罩的上罩口中,所述防护罩呈喇叭口状。
[0022]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封板和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封板垂直连接成L型结构,所述诱集物放置于所述托板上,所述监测箱体的前侧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出口,所述支架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出口处。
[00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诱集物包括电磁场模块,所述电磁场模块包括多个线圈和第一通电接口,所述支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封板垂直连接在所述托板的两侧,多个所述线圈由内至外同心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通电接口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一通电接口设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封板的侧面,所述监测箱体与所述出口相对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电接口相配合的第二通电接口。
[0024]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定位模块、光敏模块、湿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所述光敏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时钟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在监测箱体上设置可供红火蚁无障碍进出的开口,使红火蚁可自由进出,
不增加额外影响,得到红火蚁在自然条件下的监测情况,使红火蚁的评测更加准确。同时,本专利技术每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监测箱体内部的影像,并对影像上的红火蚁进行识别,可得到该影像上的红火蚁的数量,能够自动计算红火蚁的数量,且能得到红火蚁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获取动态数据,具有实时性,无需人工定时查看,提高效率,且可与天气、消杀等周围环境变化进行配合,为防控提供更加准确的红火蚁数量变化。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红火蚁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电池模式且周期性监测模式的工作流程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在市电模式且周期性监测模式的工作流程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监测箱体上设置可供红火蚁无障碍进出的开口以及引诱红火蚁的诱集物;将监测箱体放置在需要进行监测的地区;每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监测箱体内部的监测影像;对监测影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得该监测影像上的红火蚁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火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模型对得到的监测影像进行识别。3.一种红火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箱体(1),所述监测箱体(1)设有可供红火蚁无障碍进出的开口(101);诱集物,所述诱集物设于所述监测箱体(1)内,所述诱集物用于引诱红火蚁;影像获取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设于所述监测箱体(1)内且用于获取所述监测箱体(1)内部的影像;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影像获取模块获取的影像并对获取的影像进行红火蚁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火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所述开口(101),所述开口(101)处设有沿所述监测箱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的隔板(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火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体(1)的左右两侧还设有百叶窗(15),所述百叶窗(15)位于所述开口(101)的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火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获取模块包括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设于所述监测箱体(1)内且靠近所述监测箱体(1)的顶部设置,所述摄像头(3)位于所述诱集物的正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火蚁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4),所述监测箱体(1)内部分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容置腔(102)和第二容置腔(103),所述诱集物设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03)底部,所述开口(101)与所述第二容置腔(103)相通,所述摄像头(3)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乃豪郑士彬张世龙潘伟明张学忠唐雅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隆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