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321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有机污染土壤、污泥;步骤二: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步骤三:对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产生的物质进行后处理;步骤四:陶粒球的制备过程;步骤五:将陶粒球进行球体陈化处理;步骤六:陶粒的烧制过程;步骤七:对陶粒产品进行包装处理。此方法,既能够实现土壤的快速周转问题,又能将土壤资源进行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陶粒产品,其次对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成分较简单的废气导入回转窑内进行燃烧,既减少了修复过程废气处理量,同时有机废气导入回转窑窑燃烧还能增加一部分热值,此方法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同时也降低陶粒制备的成本。备的成本。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特别是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管理的通知》中提出要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在环境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占整个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至50%,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包括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等纷纷开始研究土壤修复项目,事实上,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正被国内外看好。
[0003]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常见的有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经比较:生物修复周期长,生物生存条件严格,操作繁琐;化学修复方法涉及到添加药剂及氧化还原反应,不够环保,且适用范围较窄。物理修复方法主要依靠热力学方法去除有机污染物,具有修复周期短、污染物彻底去除、不带入新的污染源等优点,经过初步比较,通过热力作用的物理修复方法更具优势。
[0004]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机污染土壤热力修复方法耗能较大;

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出路(用途)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特别是大批量的修复后不需要回填的土壤如何快速周转,不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是修复行业面临的一项难题。
[0005]常见的陶粒生产原料有:铝矾土、页岩、黏土、污泥、粉煤灰等,目前陶粒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存在利润低廉的情况,究其根本存在问题为:

能源消耗较大,废气成分过于复杂将大大增加废气处理成本;

原辅料的价格影响着成本,土壤可以作为制陶粒的原料,虽然有机污染土壤不需要购买甚至有处置费用补贴,但有机污染土壤不经修复直接加入陶粒窑影响陶粒窑废气成分,这样会大幅增加陶粒窑废气处理难度和费用。
[0006]综上所述,土壤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目前没有被很好的利用,造成能量的损失,目前陶粒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存在较大的问题,陶粒的制备过程需要较大的能耗,这导致陶粒制备的成本巨大,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
[0008]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准备有机污染土壤、污泥;
[0010]步骤二: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
[0011]步骤三:对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产生的物质进行后处理;
[0012]步骤四:陶粒球的制备过程;
[0013]步骤五:将陶粒球进行球体陈化处理;
[0014]步骤六:陶粒的烧制过程;
[0015]步骤七:对陶粒产品进行包装处理。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二中,加热修复采用间接热脱附设备进行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此加热修复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这些热源来自于陶粒窑内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这些热源对土壤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0℃。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三中,后处理过程包括有机废气的废气处理过程,废气处理过程采用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连接间接热脱附设备,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产生的物质包括干净土、有机废气,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经过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成分简单的有机废气通入回转窑,在步骤六中回转窑内燃烧可提供部分热值且不会增加回转窑内废气成分。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四中,将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产生的干净土与污泥混合处理,制成陶粒球。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五中,球体陈化处理时间为3

5小时。
[002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六中,将球体陈化后的陶粒球放入回转窑内烧制处理,回转窑内的烧制温度1100℃

1200℃,烧制时间1小时。
[002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六中,回转窑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窑尾尾气并产生大量的热能,回转窑连接热能回收装置,通过热能回收装置将窑尾尾气产生的热能进行回收,以供步骤二的土壤加热修复使用。
[002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六中,回转窑窑尾废气经过热能回收后进入废气处理装置,同时,回转窑窑尾废气根据需要也可直接进入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
[002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步骤七中,对回转窑烧制出的陶粒产品按照不同的规格进行分拣筛选处理,将分拣筛选处理后的陶粒产品进行包装。
[0024]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既能够实现土壤的快速周转问题,又能将土壤资源进行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陶粒产品,其次对于有机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成分较简单的废气导入回转窑内进行燃烧,既减少了修复过程废气处理量,同时有机废气导入回转窑窑燃烧还能增加一部分热值,此方法有效降低了能源的损耗,同时也降低陶粒制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及制陶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初衷,土壤修复是在环保产业的重点发展之列,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项目管理的通知》中提出要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在环境产业发达的国家,土壤修复产业占整个环保产业的市场份额高达30%至50%,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包括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等纷纷开始研究土壤修复项目,事实上,国内土壤修复市场正被国内外看好,土壤修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目前没有被很好
的利用,造成能量的损失,目前陶粒生产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存在较大的问题,陶粒的制备过程需要较大的能耗,这导致陶粒制备的成本巨大,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准备有机污染土壤、污泥;
[0029]步骤二: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加热修复采用间接热脱附设备进行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此加热修复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来源于回转窑烧制陶粒球产生的热能,通过这些热能对土壤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0℃。
[0030]经过实验论证,热源为180℃加热1小时即可将土壤含水率由32.5%降至6.6%,加热时间越长土壤含水率越低,且可以将土壤中苯酚、硝基苯、石油烃(C10

C40)等常见有机污染物去除95%及以上,达到修复目标,因此本项工序既能有效的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又能将土壤含水率降至6%~8%(土壤和污泥制陶粒过程中,本来就需要先将土壤烘干至含水率6%~8%,这个含水率是土壤和一般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有机污染土壤、污泥;步骤二: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步骤三:对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产生的物质进行后处理;步骤四:陶粒球的制备过程;步骤五:将陶粒球进行球体陈化处理;步骤六:陶粒的烧制过程;步骤七:对陶粒产品进行包装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热修复采用间接热脱附设备进行有机污染土壤进行加热修复,此加热修复过程需要大量的热能,这些热源来自于陶粒窑内燃烧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这些热源对土壤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后处理过程包括有机废气的废气处理过程,废气处理过程采用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连接间接热脱附设备,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产生的物质包括干净土、有机废气,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经过废气处理装置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成分简单的有机废气通入回转窑,在步骤六中回转窑内燃烧可提供部分热值且不会增加回转窑内废气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制陶粒的资源再生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加热修复后的有机污染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华吴丛杨慧朱开贞孙加山蔡凯贾兴良金维香于利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