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34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药剂注射单元的注射泵的出口与空气压缩机通过阀门并联至注射井顶部,所述注射管道贯穿整个注射井并伸入至底部,通过注射泵输送配药单元中的药剂,由注射管道输送至注射井地下污染区域,同时空气压缩机制造气体压力,对注射管道中产生曝气,并同步随药剂注入到注射管道内,配药单元包括药剂配置槽和药剂存储槽,药剂配置槽和药剂存储槽之间采用导管连通,并实现注射泵的进口连接药剂存储槽,出口与注射井的顶部阀门连接,通过配药单元的药剂存储槽向药剂注射单元供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曝气驱动药剂分散,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注射压力大造成的设备损耗、地质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具体涉及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中农药、化工、冶炼等工业企业逐渐关停或搬离市区,遗留下来大量污染场地需要开展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作。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中常采用原位注药修复技术,是指向土壤或地下水中注射投加特定的修复药剂与污染物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而实现修复的目的。土壤地下水修复工程中采用的常规原位注射技术主要包含直压式高压注射及注入井注射,依靠土层中的孔隙和裂隙作为通道来分散修复药剂并通过地下水流来帮助药剂进一步的扩散,主要适用于饱和带土壤及地下水修复。

2、而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以及沿海地区土壤特点多具有渗透性低、粘/夹层多,且低下水位浅的特点。原位注射修复技术面对这样的污染土壤时,常表现出以下不足:

3、(1)由于土壤质地渗透性低,原位注射修复技术通常需要施加更大的注射压力,由此造成能耗高,对设备的损耗程度高,对土体结构造成破坏,降低了土体的承载力;

4、(2)由于土壤质地粘/夹层多,为保证药剂顺利、快速达到污染区域,原位注射修复技术通常注射流量大、流速快,这就易引起返浆、冒浆等现象拖慢工期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5、(3)部分土层条件限制了原位注射修复技术的实施效果,如松散杂填土层存在大孔隙等优先通道,注射过程易造成药剂浪费;如卵砾石,由于孤石作用,注射半径偏小;

6、(4)面对非饱和层土壤质地时,包气带条件一方面不利于药剂的有效扩散,另一方面不利于化学/生物的反应。整体修复难度大且修复效果差。

7、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曝气-注药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8、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215032283u中,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修复剂喷洒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有喷洒箱,喷洒箱的顶部开设有圆盘槽和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位于圆盘槽的两侧,圆盘槽的底部开设有与喷洒箱内腔相连通的连接槽;喷洒箱的上方设有喷洒管,喷洒管的一侧设有若干喷洒头,喷洒管远离喷洒头的一侧设有l形管,且l形管的底端穿过圆盘槽和连接槽并延伸至喷洒箱的内腔中。这种修复方式大多数是对表层土壤的修复,对于深层土壤的修复,难以实现有效修复,即便使用大剂量的药剂,增加成本的同时,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包括药剂注射单元、配药单元、抽提单元;

4、所述药剂注射单元包括注射泵、空气压缩机、注射井、注射管道,所述注射泵的出口与空气压缩机通过阀门并联至注射井顶部,所述注射管道贯穿整个注射井并伸入至底部,通过注射泵输送配药单元中的药剂,由注射管道输送至注射井地下污染区域,同时所述空气压缩机制造气体压力,对注射管道中产生曝气,并同步随药剂注入到注射管道内,

5、所述配药单元包括药剂配置槽和药剂存储槽,所述药剂配置槽和药剂存储槽之间采用导管连通,并实现注射泵的进口连接药剂存储槽,出口与注射井的顶部阀门连接,通过配药单元的药剂存储槽向药剂注射单元供药;

6、所述抽提单元包括抽提井、抽提管道、抽提泵、气液分离机构,所述抽提泵通过抽提管道从抽提井中抽提尾气、尾水至气液分离机构中,并通过气液分离机构对分离的废液进行集中回收,分离的废气经过活性碳吸附后再进行排放。

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注射管道所在的底部四周位置开设花孔,使药剂掺杂空气向四周均匀扩散。

8、进一步的,所述花孔的高度位置位于地下水液面以下。

9、进一步的,所述药剂注射单元上还设置有注射控制机构,包括压力表、流量计、调节阀门,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注射泵和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变化,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注射泵中的液体和空气压缩机的气体流量变化,调节阀门用于对液体和空气压缩机的开关控制。

10、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注射控制机构控制注射泵的注药时间、注药量以及空气压缩机曝气时间、曝气量,并实现间歇式运行。

11、进一步的,所述配药单元的药剂存储槽中设置有搅拌机构,通过搅拌机构对添加制备的药剂进行打散分散,位于顶部位置设置有高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药的药剂量,同时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部的药剂温度。

12、进一步的,所述抽提单元布设在注射井有效修复半径边缘。

13、进一步的,所述注射管道呈现双管状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药剂注入管以及位于外层的空气注入管,且药剂注入管与空气注入管之间预留间隙用于空气的流通;

14、所述药剂注入管所在的上部设置有药剂注入口,所述空气注入管所在的上部设置有空气注入口;

15、且所述药剂注入管所在的底部与空气注入管的底部为一体式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曝气注药系统还包括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电控柜、连接管件、安装平台,并实现所述注射单元、配药单元置于安装平台上;所述连接管件用于连接药剂配置槽与药剂存储槽之间的药剂传输;所述电控柜用于电控控制。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件采用可伸缩式结构。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1、本装置采用的注药是间歇运行,注射流量小、流速慢,实现注入的药剂分散,相比传统的高压注射,减少了对土层的屁换影响,也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返浆、冒浆问题,且系统能耗更低。

20、2、本专利技术采用空气压缩机驱动药剂在土壤中分散,处理低渗透污染场地时所需压力较小,相比于市面上其他处理装置再达到同样分散效果下,所需压力减少30%至50%,对设备制造要求降低,造价成本减少。

21、3、本装置所采用的曝气驱动药剂分散,有效扩大了药剂分散半径,解决了传统技术修复部分土质时(如非饱和层土壤质地、砾石较多土层)扩散半径小的问题。

22、4、本装置注射空气可有效打开土壤原本密闭孔,增加了土壤有效孔隙率,使得修复药剂能与污染土壤地下水进行更加充分的接触,采用空气驱动的方式,使液体药剂部分雾化,强化了药剂与污染物的反应,相比传统的原位修复技术修复效率提高40%-6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包括药剂注射单元、配药单元、抽提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注射管道(206)所在的底部四周位置开设花孔(2060),使药剂掺杂空气向四周均匀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孔(2060)的高度位置位于地下水液面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注射单元上还设置有注射控制机构,包括压力表、流量计、调节阀门,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注射泵和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变化,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注射泵中的液体和空气压缩机的气体流量变化,调节阀门用于对液体和空气压缩机的开关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注射控制机构控制注射泵(203)的注药时间、注药量以及空气压缩机(204)曝气时间、曝气量,并实现间歇式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单元的药剂存储槽中设置有搅拌机构,通过搅拌机构对添加制备的药剂进行打散分散,位于顶部位置设置有高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药的药剂量,同时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内部的药剂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单元布设在注射井(205)有效修复半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道(206)呈现双管状结构,包括位于内层的药剂注入管(2062)以及位于外层的空气注入管(2064),且药剂注入管(2062)与空气注入管(2064)之间预留间隙用于空气的流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注药系统还包括辅助单元,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电控柜、连接管件、安装平台,并实现所述注射单元、配药单元置于安装平台上;所述连接管件用于连接药剂配置槽与药剂存储槽之间的药剂传输;所述电控柜用于电控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采用可伸缩式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包括药剂注射单元、配药单元、抽提单元;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注射管道(206)所在的底部四周位置开设花孔(2060),使药剂掺杂空气向四周均匀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孔(2060)的高度位置位于地下水液面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注射单元上还设置有注射控制机构,包括压力表、流量计、调节阀门,所述压力表用于监测注射泵和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变化,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注射泵中的液体和空气压缩机的气体流量变化,调节阀门用于对液体和空气压缩机的开关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注射控制机构控制注射泵(203)的注药时间、注药量以及空气压缩机(204)曝气时间、曝气量,并实现间歇式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曝气注药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米雪蒋村宋亚丹钱涌张斌朱开贞李燕明高连东孙加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