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3120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集中供热供冷领域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中供热系统
,具体为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能源消耗的基础上,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仍是人类能源使用的主要对象,但一次能源总是有限的,尤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化石能源大量开采使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的消耗量仍在逐年递增,能源与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温余热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可充分提高低温余热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缓解能源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低温吸收式热泵能够深度利用低温驱动热源,有效提高能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的技术特征,低温吸收式热泵技术在低温余热利用及大温差供热供冷技术改造方面将会有很大发展潜力。
[0003]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利用低温热实现供热、供冷和供热兼供冷的运行方式,满足用户在供暖季、供冷季和过渡季的冷、热负荷需求,该系统可实现对驱动热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提高系统能效水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及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网供水、一次网回水、二次网供水、二次网回水、三次网供水、三次网回水、水

水换热器、冷却塔、循环水泵、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高温溶液换热器、低温溶液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其中一次网供水、高压发生器的热侧、低压发生器的热侧、第一三通、水

水换热器的热侧、第二三通、第二阀门、第三三通、蒸发器的热侧、第四三通、第一阀门、第五三通和一次网回水顺序相连,三次网回水通过第六阀门与第三三通的第三路相连,三次网供水通过第五阀门与第四三通的第三路相连,第五三通的第三路顺序通过第六三通、第三阀门和第一三通的第三路相连,第六三通的第三路通过第四阀门与第二三通的第三路相连;
[0005]二次网回水顺序通过第十一阀门、第二一三通、第二二三通、低压吸收器的冷侧、高压吸收器的冷侧、冷凝器的冷侧、第二三三通、第二四三通、第十二阀门与二次网供水相连;第二四三通的第三路顺序通过第一阀门、冷却塔、循环水泵、第九阀门和第二一三通的第三路相连;第二二三通的第三路顺序通过、第七阀门、水

水换热器的冷侧、第八阀门和第二三三通的第三路相连;冷凝器冷剂出口通过节流装置,流经蒸发器的冷剂侧与低压吸收器的冷剂入口相连;
[0006]高压吸收器的稀液体出口顺序通过高温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侧、高压发生器的稀
溶液入口、高压发生器的浓溶液出口、高温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侧和高压吸收器的浓溶液入口相连形成高温高压溶液循环;低压吸收器的稀溶液出口顺序通过低温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侧、低压发生器的稀溶液入口、低压发生器的浓溶液出口、低温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侧和低压吸收器的浓溶液入口相连形成低温低压溶液循环;高压发生器的冷剂出口通过高压冷剂管路与冷凝器的冷剂入口相连,低压发生器的冷剂出口通过低压冷剂管路与高压吸收器的冷剂入口相连。
[0007]所述低压冷剂管路上安装有的低压增压机。
[0008]所述高压冷剂管路上安装有的高压增压机。
[0009]当冬季运行仅需要对热需求用户供热时,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打开,一次网供水先进入到半效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降温,再进到低压发生器被二次降温,一次水从低压发生器出来后再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二次网循环水进行换热,水

水换热器一次水出水经第二阀门进到蒸发器被降温至20℃后,经第一阀门作为一次网回水排出;
[0010]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关闭,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和第十二阀门打开,二次网回水经第十一阀门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七阀门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一次网循环水换热,二次网循环水在水

水换热器内被加热后经第八阀门与冷凝器的二次水出水混合;另一路先进到低压吸收器吸热,再进到高压吸收器吸热,最后进到冷凝器吸收冷凝热;冷凝器的二次水出水与水
ꢀ‑
水换热器的二次水出水混合后作为二次网供水经第十二阀门输送至末端;其中二次网供水温度为45℃~55℃。
[0011]当夏季运行仅需要对冷需求用户供冷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第三阀门打开,一次网供水先进入到低温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降温,再进到低压发生器被二次降温,一次水从低压发生器出来后经第三阀门作为一次网回水排出;
[0012]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和第十二阀门关闭,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打开,冷却塔的冷却水通过循环泵经第九阀门先进到低压吸收器吸热,再进到高压吸收器吸热,最后进到冷凝器吸收冷凝热,冷凝器冷却水出水经第十阀门回到冷却塔;
[0013]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打开,三次网回水经第六阀门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冷冻水出水经第五阀门作为三次网供水输送至末端;其中三次网供/回水温度为7℃/12℃。
[0014]当过渡季运行需要同时对冷需求用户供冷且对热需求用户供热时,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关闭,第四阀门打开,一次网供水先进入到低温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降温,再进到低压发生器被二次降温,一次水从低压发生器出来后再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二次网循环水进行换热,水

水换热器一次水出水经第四阀门作为一次网回水排出;
[0015]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关闭,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十一阀门和第十二阀门打开,二次网回水经第十一阀门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七阀门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一次网循环水换热,二次网循环水在水

水换热器内被加热后经第八阀门与冷凝器二次水出水混合;另一路先进到低压吸收器吸热,再进到高压吸收器吸热,最后进到冷凝器吸收冷凝热,冷凝器的二次水出水与水
‑ꢀ
水换热器的二次水出水混合后作为二次网供水经第十二阀门输送至末端;其中二次网供水温度为45℃~55℃;
[0016]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打开,三次网回水经第六阀门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冷冻水出水经第五阀门作为三次网供水输送至末端;其中三次网供/回水温度为7℃/12℃。
[0017]还提供了另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网供水、一次网回水、二次网供水、二次网回水、三次网供水、三次网回水、水

水换热器、冷却塔、循环水泵、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网供水、一次网回水、二次网供水、二次网回水、三次网供水、三次网回水、水

水换热器、冷却塔、循环水泵、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高温溶液换热器、低温溶液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其中一次网供水、高压发生器的热侧、低压发生器的热侧、第一三通(11)、水

水换热器的热侧、第二三通(12)、第二阀门(V2)、第三三通(13)、蒸发器的热侧、第四三通(14)、第一阀门(V1)、第五三通(15)和一次网回水顺序相连,三次网回水通过第六阀门(V6)与第三三通(13)的第三路相连,三次网供水通过第五阀门(V5)与第四三通(14)的第三路相连,第五三通(15)的第三路顺序通过第六三通(16)、第三阀门(V3)和第一三通(11)的第三路相连,第六三通(16)的第三路通过第四阀门(V4)与第二三通(12)的第三路相连;二次网回水顺序通过第十一阀门(V11)、第二一三通(21)、第二二三通(22)、低压吸收器的冷侧、高压吸收器的冷侧、冷凝器的冷侧、第二三三通(23)、第二四三通(24)、第十二阀门(V12)与二次网供水相连;第二四三通(24)的第三路顺序通过第十阀门(V10)、冷却塔、循环水泵、第九阀门(V9)和第二一三通(21)的第三路相连;第二二三通(22)的第三路顺序通过、第七阀门(V7)、水

水换热器的冷侧、第八阀门(V8)和第二三三通(23)的第三路相连;冷凝器冷剂出口通过节流装置,流经蒸发器的冷剂侧与低压吸收器的冷剂入口相连;高压吸收器的稀液体出口顺序通过高温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侧、高压发生器的稀溶液入口、高压发生器的浓溶液出口、高温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侧和高压吸收器的浓溶液入口相连形成高温高压溶液循环;低压吸收器的稀溶液出口顺序通过低温溶液换热器的稀溶液侧、低压发生器的稀溶液入口、低压发生器的浓溶液出口、低温溶液换热器的浓溶液侧和低压吸收器的浓溶液入口相连形成低温低压溶液循环;高压发生器的冷剂出口通过高压冷剂管路与冷凝器的冷剂入口相连,低压发生器的冷剂出口通过低压冷剂管路与高压吸收器的冷剂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冷剂管路上安装有的低压增压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冷剂管路上安装有的高压增压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冬季运行仅需要对热需求用户供热时,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第五阀门(V5)和第六阀门(V6)关闭,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打开,一次网供水先进入到半效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降温,再进到低压发生器被二次降温,一次水从低压发生器出来后再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二次网循环水进行换热,水

水换热器一次水出水经第二阀门(V2)进到蒸发器被降温至20℃后,经第一阀门(V1)作为一次网回水排出;第九阀门(V9)和第十阀门(V10)关闭,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第十一阀门(V11)和第十二阀门(V12)打开,二次网回水经第十一阀门(V11)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七阀门(V7)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一次网循环水换热,二次网循环水在水

水换热器内被加热后经第八阀门(V8)与冷凝器的二次水出水混合;另一路先进到低压吸收器吸热,再进到高压吸收器吸热,最后进到冷凝器吸收冷凝热;冷凝器的二次水出水与水

水换热器的二次水出水混合后作为二次网供水经第十二阀门(V12)输送至末端;其中二次网供水温度为45℃~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夏季运行仅需要对冷需求用户供冷时,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和第四阀门(V4)关闭,第三阀门(V3)打开,一次网供水先进入到低温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降温,再进到低压发生器被二次降温,一次水从低压发生器出来后经第三阀门(V3)作为一次网回水排出;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第十一阀门(V11)和第十二阀门(V12)关闭,第九阀门(V9)和第十阀门(V10)打开,冷却塔的冷却水通过循环泵经第九阀门(V9)先进到低压吸收器吸热,再进到高压吸收器吸热,最后进到冷凝器吸收冷凝热,冷凝器冷却水出水经第十阀门(V10)回到冷却塔;第五阀门(V5)和第六阀门(V6)打开,三次网回水经第六阀门(V6)进入蒸发器,蒸发器冷冻水出水经第五阀门(V5)作为三次网供水输送至末端;其中三次网供/回水温度为7℃/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吸收式大温差换热

制冷多功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过渡季运行需要同时对冷需求用户供冷且对热需求用户供热时,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第三阀门(V3)关闭,第四阀门(V4)打开,一次网供水先进入到低温吸收式热泵的高压发生器降温,再进到低压发生器被二次降温,一次水从低压发生器出来后再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二次网循环水进行换热,水

水换热器一次水出水经第四阀门(V4)作为一次网回水排出;第九阀门(V9)和第十阀门(V10)关闭,第七阀门(V7)、第八阀门(V8)、第十一阀门(V11)和第十二阀门(V12)打开,二次网回水经第十一阀门(V11)分为两路,一路经第七阀门(V7)进到水

水换热器与一次网循环水换热,二次网循环水在水

水换热器内被加热后经第八阀门(V8)与冷凝器二次水出水混合;另一路先进到低压吸收器吸热,再进到高压吸收器吸热,最后进到冷凝器吸收冷凝热,冷凝器的二次水出水与水

水换热器的二次水出水混合后作为二次网供水经第十二阀门(V12)输送至末端;其中二次网供水温度为45℃~55℃;第五阀门(V5)和第六阀门(V6)打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方田张亚丽郝宝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