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302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具有催化剂载体、低电位侧电极和高电位侧电极。在低电位侧电极和高电位侧电极这2个电极间的电流值从0逐渐增大时,在低电位侧电极和高电位侧电极各自中,在将构成该电极的所有部位中开始出现温度达到构成材料的熔点的部位时的2个电极间的电流值作为该电极的电极熔断电流值时,低电位侧电极构成为电极熔断电流值比高电位侧电极小。位侧电极小。位侧电极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内燃机的排气净化用的催化剂装置,已知日本特开2019

209245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该公报所记载的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具有设置于排气管的内部的由导电体构成的催化剂载体、以及分别固定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的一对电极。
[0003]在上述那样的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的电极间流过过大的电流的情况下,存在电极因焦耳热而熔化、从而该电极的一部分从催化剂载体脱离的可能性。脱离的电极的一部分与排气管接触,从而存在产生漏电之虞。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个方式的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是对车载用的内燃机的排气进行净化的装置,具有: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管的内部并由导电体构成的催化剂载体;低电位侧电极,该低电位侧电极是固定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的电极,该低电位侧电极在该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组装于内燃机时与车载电源的低电位侧的端子连接;以及高电位侧电极,该高电位侧电极是固定于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的电极,该高电位侧电极在该电加热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对搭载于车辆的内燃机的排气进行净化,具有:设置于所述内燃机的排气管的内部并由导电体构成的催化剂载体;低电位侧电极,该低电位侧电极是固定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的电极,该低电位侧电极在该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组装于所述车辆时与车载电源的低电位侧的端子连接;以及高电位侧电极,该高电位侧电极是固定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的电极,该高电位侧电极在该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组装于所述内燃机时与所述车载电源的高电位侧的端子连接;在所述低电位侧电极和所述高电位侧电极这2个电极间的电流值从0逐渐增大时,在所述低电位侧电极和所述高电位侧电极的各自中,在将构成该电极的所有部位中开始出现温度达到构成材料的熔点的部位时的所述2个电极间的电流值作为该电极的电极熔断电流值时,所述低电位侧电极构成为与所述高电位侧电极相比所述电极熔断电流值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所述低电位侧电极和所述高电位侧电极分别具有:具有相互并行地延伸的多个配线部的梳状电极层、介于所述配线部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之间的膜状的表面电极层、以及固定层,该固定层在将所述配线部夹入该固定层与所述表面电极层之间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表面电极层的表面;所述表面电极层分别具有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所述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积,所述低电位侧电极的所述表面电极层构成为与所述高电位侧电极的所述表面电极层相比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接触的接触面积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式催化剂装置,所述低电位侧电极和所述高电位侧电极分别具有:具有相互并行地延伸的多个配线部的梳状电极层、介于所述梳状电极层与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外周面之间的膜状的表面电极层、以及固定层,该固定层在将所述配线部夹入该固定层与所述表面电极层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贞光贵裕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