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91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容器,它包括基芯和电极,基芯包括中心圆柱体和卷绕在中心圆柱体上的薄膜,薄膜包括至少两层基膜,在基膜的仅仅一个面上部分涂覆有电极层,电极层延伸至基膜的长边一侧,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层相互上下错位排列,电极与基芯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接触,由于采用在中心圆柱体上卷绕薄膜,而且薄膜可以卷绕多层,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电量可以得到很大提高;另外,在薄膜卷绕完毕后,直接将电极与薄膜的上下端面连接即可,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特别地,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对于电容器而言,小型化和高容量是永恒不变的发展趋势。其中,陶瓷介质电容的发展最快,陶瓷电容包括单层陶瓷电容和多层陶瓷电容,陶瓷材料因其高介电性,成为制造贴片式电容器的主要材料。 多层陶瓷电容是由印好电极(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端电极)而成的电容器。简单的说,多层陶瓷电容是多个平板电容器的并联体。 目前的陶瓷电容多为烧结而成的多层陶瓷电容,其电极的输出端在电容两端,电容烧结完毕后,需要对电容的两端进行打磨,使得每一层的电极露出,然后再用金属将多个电极连通,操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容量大、制造方便的电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器,它包括基芯和电极,所述基芯包括中心圆柱体和卷绕在中心圆柱体上的薄膜,所述的薄膜包括至少两层基膜,在所述基膜的仅仅一个面上部分涂覆有电极层,所述的电极层延伸至基膜的长边一侧,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层相互上下错位排列,所述的两个相邻的电极层是指在两个电极层之间仅仅隔有一层基膜,所述的电极分别与薄膜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接触。 在所述基芯的外侧表面上涂敷有绝缘层。 所述中心圆柱体为空心结构。 在中心圆柱体内设置有导线,所述的导线的一端与一个电极电连接并且导线的另一端延伸出薄膜的端面。 所述中心圆柱体的一端超出薄膜的端面,所述的导线完全位于中心圆柱体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采用在中心圆柱体上卷绕薄膜,而且薄膜可以卷绕多层,使得本技术的储电量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2、本技术在薄膜卷绕完毕后,直接将电极与薄膜的上下端面连接即可,操作方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基芯示意图; 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基芯示意图; 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基芯示意图; 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基芯示意图; 其中1、基芯;2、电极;11、中心圆柱体;12、薄膜;111、导线;121、基膜;1211、电极层。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以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见附图1、2所示意,一种电容器,它包括基芯1和电极2,所述基芯1包括中心圆柱体11和卷绕在中心圆柱体11上的薄膜12,所述的薄膜12包括至少两层基膜121,基膜之间相互叠加并且其上下端分别对齐,在所述基膜121的仅仅一个面上部分涂覆有电极层1211(附图2中的阴影部分即表示电极层1211,可以看出,电极层1211并没有完全覆盖基膜121的一个表面),所述的电极层1211延伸至基膜121的长边一侧,这里的长边指的是基膜121展开后,其比较长的一边;在本实施例中,基膜121有两层,按照两个电极层1211上下交错的方式排列,所述的两个相邻的电极层是指在两个电极层之间仅仅隔有一层基膜121,电极层1211之间并不直接接触,经过烘干和静压后,即可得到一张具有单个平板电容器结构的薄膜12。将薄膜12围绕着中心圆柱体11卷绕,在卷绕过程中保持薄膜12表面的张力均匀,中心圆柱体11的半径由薄膜12的最大弯曲程度决定,卷绕成型后的体积大小由所需要的电容量决定,热等静压后即可得到基芯1。 当基芯1成型后,在基芯1的外侧表面(即基芯1的柱面)上涂敷绝缘层(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防止电容发生击穿后而产生漏电。 然后,在薄膜1的上下端面上焊接上电极2,电极2分别将相互错位的电极层1211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单层陶瓷电容器。 实施例2 见附图3所示意与实施例1中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是基膜121为多层,对于多层基膜,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层1211相互上下错位排列,这样,当卷绕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多层陶瓷电容器。 实施例3 见附图4、5所示意,与实施例1中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是所述中心圆柱体11的一端超出薄膜12的端面(超出的高度视具体的要求而定),在中心圆柱体11内设置有导线111,所述的导线111的一端与一个电极2电连接,导线111的另一端延伸出薄膜12的端面并且该端与另一个电极2相连接,这样即做成了一个与普通干电池结构相似的单层陶瓷电容器。 实施例4 见附图6所示意,与实施例3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是基膜121为多层,对于多层基膜,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层1211相互上下错位排列,这样,当卷绕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与普通干电池结构相似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也可以将中心圆柱体11做成空心结构,这样,在热等静压的过程中,可以使得薄膜12的受力比较均匀,卷绕效果较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它包括基芯(1)和电极(2),所述基芯(1)包括中心圆柱体(11)和卷绕在中心圆柱体(11)上的薄膜(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12)包括至少两层基膜(121),在所述基膜(121)的仅仅一个面上部分涂覆有电极层(1211),所述的电极层(1211)延伸至基膜(121)的长边一侧,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层(1211)相互上下错位排列,所述的两个相邻的电极层是指在两个电极层之间仅仅隔有一层基膜(121),所述的电极(2)分别与薄膜(12)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它包括基芯(1)和电极(2),所述基芯(1)包括中心圆柱体(11)和卷绕在中心圆柱体(11)上的薄膜(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12)包括至少两层基膜(121),在所述基膜(121)的仅仅一个面上部分涂覆有电极层(1211),所述的电极层(1211)延伸至基膜(121)的长边一侧,任意两个相邻的电极层(1211)相互上下错位排列,所述的两个相邻的电极层是指在两个电极层之间仅仅隔有一层基膜(121),所述的电极(2)分别与薄膜(12)的上下两个端面相接触。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徐晟
申请(专利权)人:微宏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