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电焊接缝合线材料以及用于形成焊接缝合线环和其它焊接结构的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287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43
一种用于在动物的身体内定位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可以被定位成彼此接触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包括生物相容的导电热塑性材料,使得当所述装置被定位在动物的所述身体内且电流从所述第一部分流到所述第二部分时,通过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接触点处的电阻产生热,以便熔化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区域,并且当之后终止所述电流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熔化区域再次凝固使得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焊接部。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焊接部。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焊接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电焊接缝合线材料以及用于形成焊接缝合线环和其它焊接结构的设备和方法
[0001]申请人Egan Design LLC.专利技术人Thomas D.Egan.对未决的在先专利申请的引用本专利申请:(i)是Egan Design LLC和Thomas D. Egan针对《可电焊接缝合线材料和用于形成焊接缝合线环和其它焊接结构的设备和方法(ELECTRICALLY WELDABLE SUTURE MATERIAL,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WELDED SUTURE LOOPS AND OTHER WELDED STRUCTURES)》在2018年11月14日提交的未决在先美国专利申请顺序号16/190,915(代理人卷号EGAN

1)的部分继续,该专利申请要求Thomas Egan针对《可电焊接缝合线材料、用于形成焊接缝合线环和其它结构的设备和过程(ELECTRICALLY WELDABLE SUTURE MATERIAL,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WELDED S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向组织施加缝合线的设备,其中所述缝合线包括具有直径的生物相容的导电热塑性材料,所述设备包括:轴;钳口组件,所述钳口组件包括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包括第一尖端和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所述缝合线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钳口构件包括第二尖端和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所述缝合线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被可枢转安装成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至少一个打开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被间隙彼此隔开;和(ii)闭合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形成连续路径;握持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包括第一握持器和第二握持器,所述第一握持器包括第一握持表面,所述第二握持器包括第二握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被可移动地安装到轴,以便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释放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被比缝合线的直径更大的间隙彼此隔开,所述缝合线被用于形成缝合线环,和(ii)握持位置,在所述握持位置中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被比缝合线的直径更小的距离彼此隔开,所述缝合线被用于形成所述缝合线环;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以用于向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选择性施加电势,其中所述电极被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轴以便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非焊接位置,在所述非焊接位置中所述电极与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隔开,和(ii)焊接位置,在所述焊接位置中所述电极接合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以及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用于响应于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性操作所述握持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其中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其非焊接位置并且所述握持组件处于其释放位置并且所述钳口组件处于其闭合位置时且当缝合线被定位在所述握持组件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时,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朝向其至少一个打开位置的逐步运动依次导致:(a)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其释放位置移动到其握持位置;(b)所述电极从其非焊接位置移动到其焊接位置;以及(c)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其握持位置移动到其释放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在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的凸轮以及在所述握持组件的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电极上的凸轮从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器刀
片,该切割器刀片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轴以便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非切割位置,在所述非切割位置中所述切割刀片与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隔开,和(ii)切割位置,在所述切割位置中所述切割刀片接合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操作机构被构造成在步骤(b)之后且在步骤(c)之前将所述切割组件从其非切割位置移动到其切割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电势使用(i)所述电极和(ii)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而跨过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施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钳口构件中的所述第一通道是沟槽,并且进一步,其中在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第二通道是沟槽。6.一种用于向组织施加缝合线的医疗装置,包括:钳口组件、握持组件、电极组件和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钳口组件、所述握持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操作机构;所述钳口组件包括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包括第一尖端和用于所述缝合线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钳口构件包括第二尖端和用于所述缝合线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打开位置是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被间隙彼此隔开的位置,并且所述闭合位置是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形成用于所述缝合线的连续通道的位置;所述握持组件包括第一握持器和第二握持器,所述第一握持器包括第一握持表面,所述第二握持器包括第二握持表面,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在释放位置和握持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释放位置是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第二握持表面被比所述缝合线的直径更大的间隙彼此隔开的位置,并且所述握持位置是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第二握持表面被比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直径更小的距离彼此隔开的位置;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该电极被构造成向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所述缝合线施加电势,所述电极在焊接位置和非焊接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焊接位置是所述电极接合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所述缝合线的位置,并且所述非焊接位置是所述电极与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所述缝合线隔开的位置;并且
所述操作机构操作所述握持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使得在所述电极组件处于所述非焊接位置、所述握持组件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所述钳口组件处于所述闭合位置且所述缝合线被定位在所述握持组件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打开位置的逐步运动依次导致: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释放位置移动到所述握持位置,并且之后所述电极从所述非焊接位置移动到所述焊接位置,并且之后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握持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7.一种用于向组织施加缝合线的方法,其中所述缝合线包括具有直径的生物相容的导电热塑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设备,所述设备包括:轴;包括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的钳口组件,该第一钳口构件包括第一尖端和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所述缝合线的第一通道,该第二钳口构件包括第二尖端和用于可滑动地接收所述缝合线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被可枢转安装成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至少一个打开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的所述第一尖端和所述第二尖端被间隙彼此隔开,和(ii)闭合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形成连续路径;包括第一握持器和第二握持器的握持组件,所述第一握持器包括第一握持表面,所述第二握持器包括第二握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被可移动地安装到轴,以便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释放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被比缝合线的直径更大的间隙彼此隔开,该缝合线被用于形成缝合线环,和(ii)握持位置,在所述握持位置中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通过比缝合线的直径更小的距离彼此隔开,所述缝合线被用于形成所述缝合线环;电极组件,其包括电极以用于向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选择性施加电势,其中所述电极被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轴以便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非焊接位置,在所述非焊接位置中所述电极与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隔开,和(ii)焊接位置,在所述焊接位置中所述电极接合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以及操作机构,其用于响应于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性操作所述握持组件和所述电极组件,其中,当所述电极组件处于其非焊接位置,并且所述握持组件处于其释放位置,并且所述钳口组件处于其闭合位置时,且当缝合线被定位在所述握持组件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时,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朝向其至少一个打开位置的逐步运动依次导致:(a)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其释放位置移动到其握持位
置;(b)所述电极从其非焊接位置移动到其焊接位置;以及(c)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其握持位置移动到其释放位置;邻近所述组织定位所述设备,同时(i)所述钳口组件处于其至少一个打开位置,(ii)所述握持组件处于其释放位置且(iii)所述电极组件处于其非焊接位置;移动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以致所述钳口组件处于其闭合位置;使得所述缝合线前进通过所述连续路径,以致所述缝合线形成缝合线环;以及使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朝向其至少一个打开位置逐步运动依次导致:(a)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其释放位置移动到其握持位置;(b)所述电极从其非焊接位置移动到其焊接位置;以及(c)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从其握持位置移动到其释放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在所述钳口组件的所述第一钳口构件和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的凸轮以及在所述握持组件的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所述电极上的凸轮从动件。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包括切割器刀片,该切割器刀片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轴以便在如下位置之间可移动:(i)非切割位置,在所述非切割位置中所述切割刀片与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隔开,和(ii)切割位置,在所述切割位置中所述切割刀片接合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所述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操作机构被构造成在步骤(b)之后且在步骤(c)之前将所述切割组件从其非切割位置移动到其切割位置。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电势使用(i)所述电极和(ii)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中的至少一个跨过被夹紧在所述第一握持器和所述第二握持器的所述第一握持表面和第二握持表面之间的缝合线被施加。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钳口构件中的所述第一通道是沟槽,并且进一步,其中在所述第二钳口构件中的所述第二通道是沟槽。12.一种用于使缝合线前进/缩回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该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包括:第一管状元件,其包括具有远侧端部、近侧端部和在其之间延伸的内腔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外部上形成的肩部以及从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肩部隔开,并且所述侧壁的邻近所述肩部的一部分可压缩;第二管状元件,其包括具有远侧端部、近侧端部和在其之间延伸的内腔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内部上形成的肩部以及从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第二管状元件被同心
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上,以致在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的内部上形成的所述肩部可接合于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的外部上形成的所述肩部;弹簧,其被同心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上以便接合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借此向近侧偏压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且向远侧偏压所述第二管状元件,借此将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偏压成彼此接合;以及止动件,其可接合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以便选择性地停止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向近侧运动,以致:(i)当所述第一管状元件接合所述止动件并且朝向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推动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以便压缩所述弹簧时,缝合线可以前进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ii)当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之后被推离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时,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接合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以便压缩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并握持前进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的所述缝合线,借此向远侧驱动所述缝合线;(iii)当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之后朝向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运动时,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保持接合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以便继续压缩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并且握持前进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的所述缝合线,借此向近侧驱动所述缝合线;以及(iv)当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之后运动成接合于所述止动件并且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朝向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运动时,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脱离以便停止压缩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并释放延伸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的所述缝合线。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是截头圆锥形的并且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是截头圆锥形的。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的可压缩部分包括狭缝。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进一步包括用于向近侧和向远侧移动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马达组件。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其中所述第二管状元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被置于所述凸缘的远侧,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马达组件包括马达和通过所述马达可向近侧和向远侧移动的致动器螺母,所述致动器螺母在所述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之间接合所述第二管状元件。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管状元件、所述第二管状元件、所述弹簧和所述止动件的筒。18.一种用于使缝合线前进和缩回的医疗装置,所述医疗装置包括:第一管状元件、第二管状元件、弹簧和止动件;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包括第一侧壁、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部上的第一肩部和与所述第一肩部隔开且从所述第一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
所述第一侧壁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在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近侧端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之间延伸的内腔和邻近所述第一肩部的可压缩部分;所述第二管状元件包括第二侧壁、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的内部上的第二肩部和从所述第二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二管状元件被同心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上以致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肩部可接合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第一肩部,并且所述第二侧壁包括远侧端部、近侧端部在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近侧端部和所述远侧端部之间延伸的内腔;所述弹簧被同心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上以便接合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所述弹簧被定位成向近侧偏压所述第一管状元件并向远侧偏压所述第二管状元件,并且所述弹簧被定位成将所述第一肩部和所述第二肩部偏压成彼此接合;并且所述止动件可选择性接合于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以便停止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向近侧运动,以致:(i)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接合于所述止动件且所述第二凸缘被推向所述凸缘的情况下,所述缝合线不受限制地前进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且之后(ii)为了在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第二凸缘被推离所述第一凸缘的情况下向远侧驱动所述缝合线,所述第二肩部接合所述第一肩部并且压缩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可压缩部分以握持前进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的所述缝合线;且之后,(iii)为了在所述第二凸缘朝向所述第一凸缘运动的情况下向近侧驱动所述缝合线,所述第二肩部保持接合于所述第一肩部以便继续压缩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可压缩部分以握持前进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的所述缝合线;且之后,(iv)为了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运动成接合于所述止动件且所述第二凸缘朝向所述第一凸缘运动的情况下释放延伸通过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内腔的所述缝合线,所述第二肩部从所述第一肩部脱离以便停止压缩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可压缩部分。19.一种用于使缝合线前进/缩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用于使得缝合线前进/缩回的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该缝合线前进/缩回机构包括:第一管状元件,其包括具有远侧端部、近侧端部和在其之间延伸的内腔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外部上形成的肩部以及从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肩部隔开,并且所述侧壁的邻近所述肩部的一部分可压缩;第二管状元件,其包括具有远侧端部、近侧端部和在其之间延伸的内腔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内部上形成的肩部以及从所述侧壁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第二管状元件被同心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上,以致在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的内部上形成的所述肩部可接合于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的外部上形成的所述肩部;弹簧,其被同心地安装在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侧壁上以便接合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的所述凸缘,借此向近侧偏压所述第一管状元件且向远侧偏压所述第二管状元件,借此将所述第一管状元件的所述肩部和所述第二管状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伊根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