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67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通过将上下两排导正孔的排布状态分为导正状态和位置调整状态,以便在位置调整之前将各已分线处理好的子线束分别对应插设到各导正孔内,然后切换至位置调整状态,使得位于下面一排的两个导正孔翻转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车辆线束等类似结构线束的结构示意图,在传动生产过程中,先是将线缆切分为等长的线束本体,再将线束本体端部进行剥皮、打端子,线束本体端部完成打端子后插入到插接件的装配孔中,线束本体内有多个子线束,插接件的装配孔的数目与子线束数目相同,各子线束安装插接件的接口定义一一对应装配到各装配孔中,待线束本体与插接件装配完成以后,在插接件与线束本体的连接处装配线卡。
[0003]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子线束的姿态进行调整,方便线束与插接件可靠装配;另外,由于其中两根子线束的位置需要对调之后再进行装配,以符合插接件的接口定义。在统生产方式中,主要采用人工进行相应操作,由于人工操作繁琐不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应自动化的生产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各子线束的姿态和位置进行自动调整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其能够对子线束的排布姿态进行导正和进行位置调整,方便与插接件的装配操作。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所述线束内具有四根子线束,四根子线束在线束内呈2
×
2矩形阵列状分布,子线束在线束内排布的行距、列距分别小于插线孔排布的行距、列距,待装配的线束的端部裸露布置,四根子线束的末端分别装配有端子,且各端子排布的行距列距分别与插线孔排布的行距、列距保持一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下导正组件,上、下导正组件上分别具有两个导正孔,导正孔的孔径能够满足子线束上装配的端子活动穿过,导正孔的孔深方向与待装配的线束的身长方向一致,上导正组件活动安装,下导正组件转动装配,构成下导正组件转动的转轴沿导正孔的孔深方向布置且转轴轴线与a面、b面的交线重合,a面为下导正块上两个导正孔的对称面,b面为过下导正块上两个导正孔的中心线所形成的面;上、下导正组件至少处于如下两种状态:其一为导正状态,各导正孔按照2
×
2矩形阵列状排布,各导正孔排布的行距、列距分别与插线孔排布的行距、列距保持一致,允许待装配的线束端部的各子线束一一对应沿导正孔的孔深方向直接插入各导正孔,其二为位置调整状态,上导正组件移至对下导正组件的转动进行避让的位置,下导正组件翻转180
°
,使得处于下导正组件上的两根子线束的位置对调;各导正孔上一侧的孔壁设置为活动的孔壁部,移动孔壁部实现导正孔的闭合和开启,孔壁部在各导正孔中的装配关系满足:当上、下导正组件处于位置调整状态时,开启导
正孔允许将装配好插接件的线束从上、下导正组件上可靠移走。
[0007]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通过将上下两排导正孔的排布状态分为导正状态和位置调整状态,以便在位置调整之前将各已分线处理好的子线束分别对应插设到各导正孔内,然后切换至位置调整状态,使得位于下面一排的两个导正孔翻转180
°
,进而使得处于下导正组件上的两根子线束的位置对调,从而各子线束的排布状态与待装配的插接件上的插线孔的接口定义相适配;另外,通过将各导正孔上一侧的孔壁设置为活动的结构,以便对导正孔的闭合状态进行调节,当导正孔需要实现对子线束的导正和调整子线束位置时,使得导正孔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对处于导正孔内的子线束分别进行移出卸载时,则能够调整活动的孔壁部对线束的移出进行避让。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案能够实现对线束位置的调整,在插装对位准确的同时保证插装的各子线束与插线孔的接口定义相一致,从而提高线束插装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由于线束的导正和位置调整无需人工进行实现,有利于提高线束装配的自动化程度,也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
[0008]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0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电子插接件、线卡与线束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线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插接件和线束装配生产线的俯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线装置的轴测图,分线装置在该状态下用于实现对各子线束进行分线的目的,使得各子线束按照A排布关系进行排布;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线装置的主视图,分线装置在该状态下用于实现对各子线束进行分线的目的,使得各子线束按照A排布关系进行排布;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线装置的主视图,分线装置在该状态下用于实现将A排布关系的各子线束转换为B排布关系进行排布;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分线装置的主视图,分线装置在该状态下用于实现将各子线束卸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正定位装置的侧视图,此时导正定位装置处于导正状态;图10为图9的主视图;图11为图10的后视图;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导正定位装置的主视图,此时导正定位装置处于位置调整状态;图13为图12的后视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正定位装置在对线卡进行装载的应用示意图,图中
导正定位装置处于位置调整状态。
[0010]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

线束本体,110

子线束,120

插接件,121

对外插接部,122

尾座,122a

插线孔,122b

卡爪,122c

卡凸,130

线卡,131

插入部,131a

插入子部,131b

线槽,132

卡接部,132a

卡接孔,133

连接部,200

导送单元,310

分线装置,311

A分线部,311a

A1分线部,311b

A2分线部,312

B分线部,312a

B1分线部,312b

B2分线部,313

约束框,313a

A子约束框,313b

B子约束框,314

分线孔,320

导正定位装置,321

上导正块,322

下导正块,323

导正孔,323a

孔壁部,324

A拉绳,325

B拉绳,32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应布置的上、下导正组件,上、下导正组件上分别具有两个导正孔,导正孔的孔径能够满足子线束上装配的端子活动穿过,导正孔的孔深方向与待装配的线束的身长方向一致,上导正组件活动安装,下导正组件转动装配,构成下导正组件转动的转轴沿导正孔的孔深方向布置且转轴轴线与a面、b面的交线重合,a面为下导正块上两个导正孔的对称面,b面为过下导正块上两个导正孔的中心线所形成的面;上、下导正组件至少处于如下两种状态:其一为导正状态,各导正孔按照2
×
2矩形阵列状排布,各导正孔排布的行距、列距分别与插线孔排布的行距、列距保持一致,允许待装配的线束端部的各子线束一一对应沿导正孔的孔深方向直接插入各导正孔,其二为位置调整状态,上导正组件移至对下导正组件的转动进行避让的位置,下导正组件翻转180
°
,使得处于下导正组件上的两根子线束的位置对调;各导正孔上一侧的孔壁设置为活动的孔壁部,移动孔壁部实现导正孔的闭合和开启,孔壁部在各导正孔中的装配关系满足:当上、下导正组件处于位置调整状态时,开启导正孔允许将装配好插接件的线束从上、下导正组件上可靠移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孔壁部沿a方向活动安装在各导正孔的沿竖直方向的一侧,a方向为与待装配的线束的身长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同一行的两个导正孔上的孔壁部位于两导正孔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导正组件包括上导正块,两个导正孔沿a方向间隔布置在上导正块上,两孔壁部活动装配在上导正块的下侧;上导正块升降式装配在上导正座上,上导正块与调节其进行升降的A升降调节组件相连,A升降调节组件在上导正组件处于位置调整状态、且导正孔开启时调节上导正块移至高位,使得位于上侧的两个子线束与上导正组件脱离;下导正组件包括下导正块,两个导正孔沿a方向间隔布置在下导正块上,两孔壁部活动装配在下导正块上,且两孔壁部在下导正组件处于位置调整状态时处于下导正块的上侧;下导正块转动安装在下导正座上,下导正座升降式装配,下导正座与调节其进行升降的B升降调节组件相连;B升降调节组件在下导正组件处于位置调整状态、且导正孔开启时调节下导正块移至低位,使得位于下侧的两个子线束与下导正组件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孔壁部沿a方向滑动导向装配,上导正组件上的两个孔壁部与A状态调节组件相连,A状态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孔壁部相互靠近/远离,使得上导正组件上的两个导正孔切换至闭合/开启状态;下导正组件上的两个孔壁部与B状态调节组件,B状态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孔壁部相互靠近/远离,使得下导正组件上的两个导正孔切换至闭合/开启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传感器线束生产的导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孔壁部为活动块的局部构成,活动块通过导杆和复位弹簧伸缩式安装,复位弹簧用于驱使活动块移至使得导正孔呈闭合状态的位置;A状态调节组件包括A拉绳和A驱动件,A驱动件设置在上导正块上沿竖直方向背离活动块的一侧,A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两活动块相连,A拉绳的中部与A驱动件连接/接触,A驱动件与两活动块之间分别设置有A导轮组件,A导轮组件用于对A驱动件与活动块之间的A拉绳的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满储琦刘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亿嘉弘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