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的微分平坦性可以使无人机通过特定输出值以及各阶导数,通过相关运算即可获得无人机系统的控制量。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利用这一性质实施无人机的避碰算法。这些算法利用该技术大大减小了控制无人机避碰所需的计算量。当无人机计算能力有限时,这些算法依然可以规划出新的无碰轨迹并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控制量从而实现实时避碰。但是这些算法难以应对环境和建模误差对无人机产生的干扰。这些算法假设环境中扰动很小并且无人机的建模是精确的。在现实中上述两个因素是无法忽略的,因此两者对无人机产生的扰动会极大地降低算法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使基于微分平坦性控制的无人机在扰动中依然能够实现实时避碰。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增量式高斯过程通过接受无人机实际状态q以及由无人机模型预测的无人机状态并将两者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出无人机此时受到的扰动作用,并且将无人机的位置与速度作为输入,无人机受到的扰动作为输出,从而构建数据集;当增量式高斯过程接收当前时刻的无人机实际状态时,通过与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推测出当前时刻无人机受到的扰动,并提供预测平均值m以及方差e;S2.轨迹重规划模块接收给定的三次可导的轨迹,并使用安全屏障证明为无人机规划出一条尽可能接近原轨迹的无碰的新轨迹r;S3.对无人机的控制量u=[fω],f为无人机旋翼生成的推进力,ω为三个欧拉角的转速;根据生成的新轨迹r,PID控制器首先利用增量式高斯过程的预测平均值m对轨迹的相应部分进行修正,抵消扰动对无人机带来的影响;随后PID控制器利用修正后的轨迹和微分平坦性质生成对应的前馈控制量,并利用无人机实际状态q与轨迹r之间的差值生成反馈控制量,最终控制量u为两者之和;S4.控制量分别输入到无人机模型和无人机,无人机模型根据控制量预测下一时刻无人机的状态;无人机接收到控制量后在下一时刻通过感知器输出无人机此时的实际状态q;S5.当无人机脱离安全状态,即存在某个指数控制屏障函数h
ij
<0时,轨迹重规划模块利用当前时刻无人机的状态重新规划一条新的轨迹,帮助无人机回到安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包括:S21.利用极点配置控制器,根据当前无人机的当前状态与原轨迹计算出能够跟踪原轨迹的控制量,该控制量为无人机的加加速度;S22.构造无人机模型,考虑到无人机下方会有下降气流影响下方无人机的稳定性,因此设定无人机的垂直距离要足够大直到下方无人机不会受到下降气流的影响;将无人机模型设置为接近长方体的胶囊形状;S23.根据以上无人机的模型,构造出对应的指数控制屏障函数h
ij
;每两个无人机都会根据位置和安全距离计算出一个指数控制屏障函数;S24.为了使所有的指数控制屏障函数h
ij
>0恒成立,对无人机的状态建立相应的安全限制;每个指数控制屏障函数h
ij
均对应一个安全限制;考虑到增量式高斯过程预测的扰动平均值与真实扰动之间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利用预测方差e以高置信度预测出最坏的情况,然后加入到安全限制的计算中;最后将所有的安全限制集中构建出安全屏障证明;S25.结合安全屏障证明,无人机性能限制以及控制量大小限制,通过二次规划构造出能够使无人机避免碰撞的与原控制量v
’
尽可能接近的新控制量v;S26.结合控制量v与无人机的动态模型,生成一条无碰的新轨迹r。3.根据权利于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2中构建的无人机的模型为:x4+y4+(z/k)4<=Ds,其中k>1为系数,Ds为安全半径;xyz为是指以无人机质心为坐标系原点时,空间中点的位置。4.根据权利于要求3所述的基于微分平坦性的抗扰动无人机避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3中指数控制屏障函数h
ij
的表达式为:h
ij
=(x
i
‑
x
j
)4+(y
i
‑
y
j
)4+[(z
i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