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PDL1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47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PDL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是血管生长因子重要信号转导的重要受体。VEGFR2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尤其是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主要与VEGF-C、D、A结合,促进血管生存。VEGF与VEGFR2的胞外区特异性结合,可以激活MAPK、PI3K、PKC、FAK等多条下游信号通路,参与了内皮细胞芽生、迁移、血管通透性、肿瘤细胞存活。VEGFR-2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牛皮癣,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肿瘤的多重耐药方面作用显著。因此VEGFR-2已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理想靶点。目前已知肿瘤血管丰富,临床试验数据表明靶向VEGFR-2对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至关重要。但单独使用抗VEGFR-2药物往往药效十分短暂,这可能与血管过度修剪、极度缺氧密切相关。2018年已揭示了血管正常化和免疫反应之间相互调节的关系。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和功能失常的效应T细胞,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显著延长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治疗窗,而血管的正常化减弱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过程,增加T细胞的浸润,最终促进肿瘤消退。
[0006]双特异性抗体是指能同时特异性结合两种抗原或两种表位的抗体分子。根据对称性,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分为结构对称的和不对称的分子。根据结合位点的多少,双特异性抗体可以分为二价、三价、四价和多价分子。双特异性抗体正在逐步成为一类新的治疗性抗体,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性疾病、癌症和其它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PDL1
×
KDR的双特异性抗体。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PDL1
×
KDR的双特异性抗体。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的分离的核苷酸。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的核苷酸的表达载体。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的表达载体的宿主细胞。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目的在于提供包含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的药物组合物。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用于治疗癌症的方法。
[001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PDL1
×
KDR的双特异性抗体,包含两条多肽链和两条轻链,其中:
[0018](a)所述的多肽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H-PDL1-CH1-CH2-CH3-linker2-VL-KDR-linker1-VH-KDR或VH-PDL1-CH1-CH2-CH3-linker2-VH-KDR-linker1-VL-KDR,所述的轻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L-PDL1-CL;或
[0019](b)所述的多肽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L-PDL1-linker1-VH-PDL1-linker2-VH-KDR-CH1-CH2-CH3,所述的轻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L-KDR-CL;
[0020]其中,所述的VH-PDL1为结合PD-L1的重链可变区,所述的VL-PDL1为结合PD-L1的轻链可变区,所述的VH-KDR为结合KDR的重链可变区,所述的VL-KDR为结合KDR的轻链可变
区,所述的linker1为4个G4S,所述的linker2为3个G4S,所述的CH1-CH2-CH3为重链恒定区,所述的CL为轻链恒定区,所述的VH-PDL1与所述的VL-PDL1形成特异性结合PD-L1的抗原结合位点,所述的VH-KDR与所述的VL-KDR形成特异性结合KDR的抗原结合位点。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VH-PDL1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重链CDR,所述的VL-PDL1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的轻链CDR,所述的VH-KDR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9所示的重链CDR,所述的VL-KDR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12所示的轻链CDR。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VH-PDL1具有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VL-PDL1具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VH-KDR具有如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VL-KDR具有如SEQ ID 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17或SEQ ID NO:1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轻链具有如SEQ ID NO:19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所述的多肽链具有如SEQ ID NO:2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轻链具有如SEQ ID NO:2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重链恒定区包括IgG1、IgG2、IgG3或IgG4重链恒定区,所述的轻链恒定区包括κ或λ轻链恒定区。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核苷酸,所述的核苷酸编码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表达载体,所述的表达载体含有如上所述的核苷酸。
[002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所述的宿主细胞含有如上所述的表达载体。
[0028]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29](a)在表达条件下,培养如上所述的宿主细胞,从而表达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0030](b)分离并纯化(a)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
[0031]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如上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32]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癌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黑色素瘤、肺癌、肝癌、淋巴癌、白血病、前列腺癌、骨髓癌及其它赘生性恶性疾病等。
[0034]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包括向有需要的受试者施用如上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或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癌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胃食管连接部腺癌、黑色素瘤、肺癌、肝癌、淋巴癌、白血病、前列腺癌、骨髓癌及其它赘生性恶性疾病等。
[003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PDL1
×
KDR的双特异性抗体,实验结果显示该双抗
能够较好的保持各自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PDL1
×
KDR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包含两条多肽链和两条轻链,其中:(a)所述的多肽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H-PDL1-CH1-CH2-CH3-linker2-VL-KDR-linker1-VH-KDR或VH-PDL1-CH1-CH2-CH3-linker2-VH-KDR-linker1-VL-KDR,所述的轻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L-PDL1-CL;或(b)所述的多肽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L-PDL1-linker1-VH-PDL1-linker2-VH-KDR-CH1-CH2-CH3,所述的轻链从N末端至C末端包含VL-KDR-CL;其中,所述的VH-PDL1为结合PD-L1的重链可变区,所述的VL-PDL1为结合PD-L1的轻链可变区,所述的VH-KDR为结合KDR的重链可变区,所述的VL-KDR为结合KDR的轻链可变区,所述的linker1为4个G4S,所述的linker2为3个G4S,所述的CH1-CH2-CH3为重链恒定区,所述的CL为轻链恒定区,所述的VH-PDL1与所述的VL-PDL1形成特异性结合PD-L1的抗原结合位点,所述的VH-KDR与所述的VL-KDR形成特异性结合KDR的抗原结合位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H-PDL1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重链CDR,所述的VL-PDL1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所示的轻链CDR,所述的VH-KDR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9所示的重链CDR,所述的VL-KDR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12所示的轻链CDR。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H-PDL1具有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VL-PDL1具有如SEQ ID NO: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VH-KDR具有如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的VL-KDR具有如SEQ ID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祯平黄浩旻顾昌玲祝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