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46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式空调装置,包括壳体、换热翅片以及风机组件。壳体形成一容置腔,换热翅片设置于容置腔内,风机组件的风机与换热翅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蜗壳的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换热翅片的主表面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导引风机所产生的气流经蜗壳的出风口流入容置腔。在从风机到换热翅片的方向上,第一扩压板向朝向第二扩压板的方向倾斜,第二扩压板向背离第一扩压板的方向倾斜。在由换热翅片的主表面所在平面形成的参考截面上,第一扩压板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式空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风管式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管式空调装置(简称风管机)是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因为其安装方式隐蔽,易于实现家装的美观性而占据了家用空调市场的一席之地。
[0003]风管式空调装置通常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换热器以及风机组件。当风管式空调装置运行时,风机组件旋转产生的气流进入壳体,并在流经换热器的过程中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最后从壳体流出,进而实现对安装区域的温度调节。
[0004]目前,风管式空调装置的风机组件主要还是采用传统风机的蜗壳设计,导致流经换热器的气流的流速分布的均匀性较差,影响风管式空调装置的整体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装置,以解决风管式空调装置中流经换热器的气流的流速分布的均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装置,包括壳体、换热翅片以及风机组件。壳体用于形成一容置腔。换热翅片设置于容置腔内,风机组件包括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式空调装置包括:壳体,形成一容置腔;换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风机组件,包括蜗壳以及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翅片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蜗壳包括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所述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换热翅片的主表面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导引所述风机所产生的气流经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流入所述容置腔,在从所述风机到所述换热翅片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扩压板向朝向所述第二扩压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扩压板向背离所述第一扩压板的方向倾斜;其中,在由所述换热翅片的主表面所在平面形成的参考截面上,所述第一扩压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9度,所述第二扩压板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20-24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扩压板位于所述第二扩压板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轮廓线和第二侧轮廓线,其中所述第一侧轮廓线作为背风侧轮廓线,所述第二侧轮廓线作为迎风侧轮廓线,所述第一扩压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侧轮廓线相交于第一交点,所述第二扩压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侧轮廓线相交于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到过所述换热翅片的最上端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参考线具有第一垂直距离,所述第二交点到过所述换热翅片的最下端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参考线具有第二垂直距离,所述第一垂直距离和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之和与所述换热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的比值为0.26-0.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与所述换热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的比值为0.13-0.175,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与所述换热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的比值为0.13-0.17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式空调装置满足以下公式:L2=ξ
×
(L1+L3
×
tgθ);其中,θ为所述第一扩压板和第二扩压板之间的夹角,tg为正切三角函数,L1为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L2为所述换热翅片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高度,L3为所述换热翅片靠近所述蜗壳的出风口的端部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距离,ξ为1.3-1.6的预设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福权罗彬周柏松李兆辉李丰李运志李跃飞吴彦东马丽华吴淋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