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246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4
本申请涉及捏合机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搅拌室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桨叶,搅拌室侧壁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桨叶转动,搅拌室内部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空心内壳,空心内壳的转动方向和其中一个桨叶的转动方向一致,生产阻燃剂所用原料放置在空心内壳中进行搅拌。空心内壳与搅拌室转动连接,空心内壳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原本位于搅拌室下方的原料移动到搅拌室上方,使得搅拌室内各处的原料都能与桨叶接触,在桨叶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捏合,减少了存在搅拌死角的现象。减少了存在搅拌死角的现象。减少了存在搅拌死角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捏合机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阻燃剂是一种用于改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性能的特殊化工助剂,广泛应用于各类装修材料中,经过阻燃剂加工的材料能够有效阻止、延缓或者终止火焰的传播,常用的阻燃剂包括型聚磷酸铵。在制作阻燃剂时需要用到捏合机。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0603027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捏合机,包括主体外壳、控制面板、上端盖、搅拌器、转动轴和搅拌电机,主体外壳右侧安装有电源线,主体外壳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下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控制面板表面安装有搅拌旋钮,且搅拌旋钮左侧安装有出料开关,主体外壳上方安装有上端盖,主体外壳左侧安装有出料口,上端盖下方安装有搅拌箱,且搅拌箱内部安装有搅拌器,搅拌器左侧安装有转动轴承,搅拌器右侧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下方安装有支撑架,转动轴右侧安装有辅助支架,转动轴通过传动皮带与搅拌电机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捏合机在对阻燃剂进行加工时需要将原料放置在搅拌箱内,在搅拌过程中会有部分原料接触不到搅拌器,容易产生搅拌不充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容易产生搅拌不充分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所述搅拌室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桨叶,所述搅拌室侧壁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桨叶转动,所述搅拌室内部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空心内壳,所述空心内壳的转动方向和其中一个桨叶的转动方向一致,生产阻燃剂所用原料放置在空心内壳中进行搅拌。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捏合机在对原料进行搅拌时,颗粒较大的原料或密度较大的原料容易沉到搅拌室下方,不与桨叶接触,使得颗粒较大的原料或密度较大的原料捏合不充分。将原料放置在空心内壳中,空心内壳与搅拌室转动连接,空心内壳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原本位于搅拌室下方的原料移动到搅拌室上方,使得搅拌室内各处的原料都能与桨叶接触,在桨叶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捏合,减少了存在搅拌死角的现象。
[0009]可选的,所述空心内壳一端通过转动轴与搅拌室连接,所述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所述空心内壳远离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桨叶从开口内穿出。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输出轴与空心内壳的转动轴键连接后能够驱动空心内壳转动,当搅拌室封闭起来进行捏合工作时,启动电机就能使空心内壳转动,不需要工作人员打开搅拌室手动推动空心内壳,提高了工作效率;两个桨叶从空心内壳端部的开口
内穿出后再与驱动装置连接,桨叶的驱动装置和电机位于不同的方向,使得桨叶的转动和空心内壳的转动互不干扰。
[0011]可选的,所述空心内壳的侧壁开设有物料口,所述物料口处覆盖有挡板,所述物料口相对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方向与空心内壳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挡板与安装槽滑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沿着安装槽的方向滑动挡板可使挡板与物料口处分离,此时可将原料放入空心内壳内部,或者将阻燃剂从空心内壳中取出;工作人员沿着安装槽的方向将挡板滑动至物料口上方,此时物料口被挡板覆盖,空心内壳被密封起来。
[0013]可选的,所述物料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物料口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挡板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应,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和第一螺纹孔可将挡板和空心内壳连接起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和空心内壳通过螺栓连接起来,能够减少空心内壳在转动过程中挡板发生位移的现象;挡板和空心内壳连接起来时密封条会发生形变,对挡板和空心内壳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减少物料从缝隙中泄漏的现象。
[0015]可选的,所述电机处设置有循环电路,所述循环电路包括第一时间继电器KT1和第二时间继电器KT2,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包括线圈KT1和常开触点KT1

1,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包括线圈KT2和常闭触点KT2

1;
[0016]所述常开触点KT1

1和电机的供电回路串联,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2和电机的供电回路并联;
[0017]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1和常闭触点KT2

1串联后并联在常开触点KT1

1和电机供电回路相互远离的两端;
[0018]所述循环电路设置有总开关S。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总开关S后,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1和常闭触点KT2

1所在支路得电,此时第一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间后常开触点KT1

1闭合,此时常开触点KT1

1和电机的供电回路所在的支路得电,电机开始工作,驱动空心内壳转动;此时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2所在支路也连通,第二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当到达预设时间后,常闭触点KT2

1断开,此时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KT1和常闭触点KT2

1所在支路失电,常开触点KT1

1断开,电机的供电回路所在支路失电,电机停止工作,循环电路各处恢复到初始状态。由于循环电路的总开关S保持连通,定时电路从第一时间继电器KT1通电并开始计时的状态开始循环,从而起到电机循环启停的效果,电机间歇性工作,能够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
[0020]可选的,所述搅拌室底部开设有清扫口,所述清扫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原料放入空心内壳中或将阻燃剂从空心内壳中取出时,会有部分物料落到搅拌室内,工作人员可以从搅拌室的上方喷水进行清洗,污水通过清扫口排出,清扫完成后使用密封盖将清扫口处密封起来,有利于搅拌室内部保持整洁。
[0022]可选的,所述空心内壳端部与开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桨叶的端部位于环形滑槽内且与环形滑槽侧壁滑动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心内壳转动时,桨叶的端部和环形滑槽之间具有相对滑动,环形滑槽能够对桨叶起到支撑作用,减少桨叶发生偏移的现象。
[0024]可选的,所述搅拌室内部的边缘处均设置为倒圆角。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角能够使得搅拌室内部的边缘处更加光滑,减少物料残留在搅拌室内部的现象。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7]1. 空心内壳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原本位于搅拌室下方的原料移动到搅拌室上方,使得搅拌室内各处的原料都能与桨叶接触,在桨叶的作用下进行充分捏合,减少了存在搅拌死角的现象;
[0028]2.循环电路能够是电机间歇性工作,能够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室(200),所述搅拌室(200)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桨叶(220),所述搅拌室(200)侧壁设置有驱动装置(300),所述驱动装置(300)驱动桨叶(220)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200)内部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空心内壳(400),所述空心内壳(400)的转动方向和其中一个桨叶(220)的转动方向一致,生产阻燃剂所用原料放置在空心内壳(400)中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内壳(400)一端通过转动轴(410)与搅拌室(200)连接,所述转动轴(410)与电机(420)的输出轴(421)键连接,所述空心内壳(400)远离转动轴(410)的一端设置有开口(430),所述桨叶(220)从开口(430)内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内壳(400)的侧壁开设有物料口(450),所述物料口(450)处覆盖有挡板(460),所述物料口(450)相对的两侧开设有安装槽(451),所述安装槽(451)的方向与空心内壳(400)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挡板(460)与安装槽(45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燃剂生产用捏合机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口(450)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条(452),所述物料口(450)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53),所述挡板(460)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61),所述第一螺纹孔(453)和第二螺纹孔(461)位置相对应,螺栓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洪涛柴振柴延信国云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昶盛阻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