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20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包括前轴座,前轴座内设有前轴瓦,前轴瓦与压力机机身相连,压力机内设有曲轴,曲轴的一端设于前轴瓦内,曲轴与前轴瓦之间设有挡油环,挡油环的内孔与曲轴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曲轴前端飞溅。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曲轴前端飞溅。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曲轴前端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压力机服务的行业越来越广,小到小家电行业,大到机车覆盖件,压力机的使用范围很广。目前比较主流的连杆式压力机的润滑可分为浓油润滑与稀油润滑。浓油润滑已基本解决漏油问题,但是稀油润滑对漏油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压力机运行时曲轴前端经常出现甩油现象,导致润滑油飞溅到机身各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方便的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
[0004]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包括前轴座,前轴座内设有前轴瓦,前轴瓦与压力机机身相连,压力机内设有曲轴,曲轴的一端设于前轴瓦内,曲轴与前轴瓦之间设有挡油环,挡油环的内孔与曲轴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
[000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轴座与压力机机身通过螺钉相连。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油环与曲轴通过螺钉相连。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轴座内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下方设有出油口。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油环的外侧设有断油沟。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机机身内设有接油槽,接油槽与压力机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防止润滑油从曲轴前端飞溅。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r/>[0013]图2是前轴座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挡油环的剖视图;
[0015]1.压力机2.前轴座21.环形槽22.出油口3.前轴瓦4.O型密封圈5.挡油环51.油孔52.断油沟6.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如图1~3所示,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包括压力机1、前轴座2、环形槽21、出油口22、前轴瓦3、O型密封圈4、挡油环5、出油孔51、断油沟52和曲轴6。
[0018]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包括前轴座2,前轴座2内设有前轴瓦3,前轴瓦3与压力机1机身相连,压力机1内设有曲轴6,曲轴6的一端设于前轴瓦3内,曲轴6与前轴瓦3之间设有挡油环5,挡油环5的内孔51与曲轴6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4,所述的前轴座2与压力机1机身通过螺钉相连,所述的挡油环5与曲轴6通过螺钉相连,所述的前轴座2内设有环形槽21,环形槽21下方设有出油口22,所述的挡油环5的外侧设有断油沟52,所述的压力机1机身内设有接油槽,接油槽与压力机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9]在实际装配时,先将前轴瓦3装入前轴座2内,再用螺钉将前轴座2与压力机1机身联接,然后将O型密封圈4安装在挡油环5内,然后将挡油环5通过螺钉与曲轴6联接,最后将曲轴6装入前轴瓦3。机床运转时润滑油会沿着挡油环5外圆断油沟52处进入前轴座2内环形槽21内,再沿着出油口22进入接油槽进行回收。这样解决了曲轴6前端处润滑油的飞溅问题,也可以很好的满足客户现场5S要求。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轴座,前轴座内设有前轴瓦,前轴瓦与压力机机身相连,压力机内设有曲轴,曲轴的一端设于前轴瓦内,曲轴与前轴瓦之间设有挡油环,挡油环的内孔与曲轴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轴座与压力机机身通过螺钉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油润滑的曲轴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留
申请(专利权)人: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