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4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包括变径螺套以及转动设置在变径螺套内的变径螺杆,变径螺套上设置进料口,变径螺杆其靠近进料口的螺杆外径大于变径螺杆其远离进料口的螺杆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变径螺杆配合变径螺套的设置,增大吃料量,使得物料逐渐压缩,使物料密实,充满螺杆,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塑料挤出成型设备中,塑料挤出机通常称之为主机,而与其配套的后续设备塑料挤出成型机则称为辅机。塑料挤出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由原来的单螺杆衍生出双螺杆、多螺杆,甚至无螺杆等多种机型。塑料挤出机(主机)可以与管材、薄膜、捧材、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片)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因此,塑料挤出成型机械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塑料加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机种之一。螺杆一般分:输送段、熔融段、混炼段、排气段、均化段5个段。输送段用于输送物料,防止溢料。熔融段通过热传递和摩擦剪切,使物料充分熔融和均化。混炼段则使物料组分尺寸进一步细化与均匀,形成理想的结构,具分布性与分散性混合功能。排气段用于排出水汽、低分子量物质等杂质。均化(计量)段用于输送和增压,建立一定压力,使模口处物料有一定的致密度,同时进一步混合,最终达到顺利挤出造粒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采用变径螺杆配合变径螺套的设置,增大吃料量,使得物料逐渐压缩,使物料密实,充满螺杆,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包括变径螺套以及转动设置在变径螺套内的变径螺杆,变径螺套上设置进料口,变径螺杆其靠近进料口的螺杆外径大于变径螺杆其远离进料口的螺杆外径。采用变径螺杆配合变径螺套的设置,增大吃料量,使得物料逐渐压缩,使物料密实,充满螺杆,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进料口处按配比同时加入几种粉料,由变径螺杆实现物料逐渐压缩。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螺杆至少包括输送段、熔融段、混炼段及均化段,输送段位于进料口正下方,沿输送进料方向均化段距离进料口最远,均化段的螺杆直径小于输送段的螺杆直径;输送段处螺套的直径大于均化段处螺套的直径。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输送段与均化段之间的变径螺杆为沿输送进料方向螺杆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螺杆段,渐缩螺杆段位置上的螺套也为沿输送进料方向螺套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螺套段。
[0007]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变径螺杆配合变径螺套的设置,增大吃料量,使得物料逐渐压缩,使物料密实,充满螺杆,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变径螺杆中间段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10]图中:1、变径螺套;2、变径螺杆;3、进料口;4、输送段;5、均化段;6、渐缩螺杆段;7、渐缩螺套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包括变径螺套1以及转动设置在变径螺套1内的变径螺杆2,变径螺套1上设置进料口3,变径螺杆2其靠近进料口3的螺杆外径大于变径螺杆2其远离进料口3的螺杆外径。螺杆至少包括输送段4、熔融段、混炼段及均化段5,输送段4位于进料口3正下方,沿输送进料方向均化段5距离进料口3最远,均化段5的螺杆直径小于输送段4的螺杆直径;输送段4处螺套的直径大于均化段5处螺套的直径。在输送段4与均化段5之间的变径螺杆2为沿输送进料方向螺杆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螺杆段6,渐缩螺杆段6位置上的螺套也为沿输送进料方向螺套直径逐渐减小的渐缩螺套段7。
[00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径螺套以及转动设置在变径螺套内的变径螺杆,变径螺套上设置进料口,变径螺杆其靠近进料口的螺杆外径大于变径螺杆其远离进料口的螺杆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径螺杆螺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至少包括输送段、熔融段、混炼段及均化段,输送段位于进料口正下方,沿输送进料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芳伟黄伯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