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096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包括中心轴和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的机筒,所述中心轴包括交错设置的至少两螺旋段和至少两齿牙段,所述齿牙段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轴外周的若干第一独立齿牙,物料经过每一所述齿牙段时所述第一独立齿牙对所述物料施加剪切作用力和挤压作用力以使物料分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高熔炼效率,能够使得颜料的着色力较同规格的双螺杆挤出装置提升10%以上,显著增强颜料的发色力,提升了颜料的质量等级。提升了颜料的质量等级。提升了颜料的质量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螺杆挤出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杆挤出装置一般包括双螺杆挤出装置以及单螺杆挤出装置,均包括螺杆和与螺杆配合的机筒,螺杆设置在机筒内,物料从机筒的一端进入后,随螺杆的转动(机筒外还设置有对螺杆进行驱动的电机)向机筒另一端旋转前行,在前行过程中受到挤压力作用实现物料的挤压混合,最终从机筒另一端被挤出。
[0003]在应用螺杆挤出装置(单螺杆或双螺杆)对颜料进行熔炼时,随挤出的进行,设置在机筒内的加温以及冷却系统先对物料进行升温混合挤压,然后进行冷却后挤出。在整个过程中,因螺杆挤出装置只存在挤压作用,挤压在螺杆之间或者螺杆与机筒内壁之间进行,在一定长度的机筒内,熔炼面积较小,熔炼的效率较低,导致颜料的分散性差,最终影响颜料的着色性能。
[0004]为达到更高的熔炼效率需要增加机筒(包括螺杆)的长度,使得螺杆挤出装置的体积增大,能耗增加,随之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螺杆挤出装置只存在挤压作用且一定长度内熔炼面积较小导致熔炼效率低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包括中心轴和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的机筒,所述中心轴包括交错设置的至少两螺旋段和至少两齿牙段,所述齿牙段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轴外周的若干第一独立齿牙,物料经过每一所述齿牙段时所述第一独立齿牙对所述物料施加剪切作用力和挤压作用力以使物料分散。
[0007]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螺旋段对物料提供挤压作用力,并在挤压的同时将物料推向与之相邻的下一齿牙段,在齿牙段时,物料同时受到挤压作用和剪切作用,使得物料更分散,提高物料的分散程度,同时设置的齿牙段包括多个第一独立齿牙,同等长度内设置的多个第一独立齿牙的表面积大于同等长度的螺旋段表面积,从而增加了物料的熔炼面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独立齿牙在所述中心轴外周呈环形分布形成第一齿环,每一所述齿牙段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齿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独立齿牙相错的若干第二独立齿牙,所述第二独立齿牙在所述机筒内壁上形成第二齿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环和所述第二齿环之间的间距为1~3mm。
[0011]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螺旋段均包括至少两圈连续的螺旋环。
和套设在所述中心轴1外的机筒2,在机筒2外还设置有驱动中心轴1在机筒2内转动的电机(未示出),
[0033]所述中心轴1包括交错设置的至少两螺旋段3和至少两齿牙段4,其中所述中心轴1 一端穿出所述机筒2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机筒2靠近所述中心轴1穿出端的一端开设有与其中一所述螺旋段3连通的进料口5,通过进料口5将物料导入机筒2内,所述齿牙段4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轴1外周的若干第一独立齿牙6,物料经过每一所述齿牙段4 时所述第一独立齿牙6对所述物料施加剪切作用力和挤压作用力以使物料分散。
[0034]上述实施例中,在电机的驱动下,中心轴1开始转动,在中心轴1转动过程中,通过设置的螺旋段3对物料(即颜料)提供挤压作用力,并在挤压的同时将物料推向与该螺旋段3相邻的下一齿牙段4,如此往复,在齿牙段4时,物料同时受到挤压作用和剪切作用,使得物料更分散,提高物料的分散程度,同时设置的齿牙段4包括多个第一独立齿牙6,同等长度内设置的多个第一独立齿牙6的表面积大于同等长度的螺旋段3表面积,从而增加了物料的熔炼面积。
[0035]为了方便单螺杆挤出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所述机筒2包括扣合的上半筒7和下半筒8,所述机筒2的一端还套设有将所述上半筒7和所述下半筒8锁紧的套环9,套环9上则设置有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将套环9与上半筒7或者下半筒8连接起来,从而将套环9锁紧在机筒2上,实现上半筒7和下半筒8的扣合,设置的螺纹杆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方便单螺杆挤出装置进行安装维护。
[0036]特别地,为了与设置的齿牙段4实现良好配合,每一所述螺旋段3均包括至少两圈连续的螺旋环13,如本实施例中设置的9圈(第一个螺旋段3)和10圈(第二个螺旋段3)。
[0037]更优地,所述螺旋段3包括第一卡筒,第一卡筒与中心轴1卡接,所述螺旋环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卡筒外周;
[0038]所述齿牙段4包括第二卡筒,第二卡筒与中心轴1卡接,所述第一独立齿牙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卡筒外周,这样设置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螺杆挤出装置的中心轴1上的螺旋段3和齿牙段4能够自由拆装,方便对设备进行升级维护(如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在更长的中心轴1上套装更多的螺旋段3和齿牙段4)。
[0039]为了实现中心轴1和螺旋段3以及齿牙段4的安装连接,所述第一卡筒和所述第二卡筒均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的内壁凹陷设置有卡槽,所述中心轴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条11且所述卡条11的长度与所有所述螺旋段3以及所述齿牙段4长度之和一致;卡条11和卡槽的配合,使得螺旋段3以及齿牙段4与中心轴1之间方便地实现卡装,且当电机驱动中心轴1时螺旋段3和齿牙段4随中心轴1一同进行转动;
[0040]特别地,为了使得中心轴1和螺旋段3以及齿牙段4之间的卡装更稳定,螺旋段3以及齿牙段4上设置的卡槽均为三个,中心轴1上则设置有与卡槽对应的三个卡条11。
[0041]所述第一独立齿牙6在所述中心轴1外周呈环形分布形成第一齿环,每一所述齿牙段 4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齿环,如本实施例中设置的13个,这些第一齿轮在中心轴1上等距分布且每个第一齿环上的多个第一独立齿牙6也等距分布,使得物料在前行的过程中受到的剪切力更加均匀,保证物料的均匀分散。
[0042]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螺旋段3和两个齿牙段4,物料经螺旋段3进入齿牙段4,然后经第二个螺旋段3进入第二个齿牙段4,最后从机筒2末端(即远离电机的一端)挤出,在机
筒2末端还设置有3~4mm孔径的一排若干小孔12,挤出后即可进行拉条,冷却,切粒。
[0043]为了实现熔炼面积增加的最优化,所述机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独立齿牙 6相错的若干第二独立齿牙,所述第二独立齿牙在所述机筒2内壁上形成第二齿环且相邻两第一齿环之间夹设有一个第二齿环,设置的第二独立齿牙和第一独立齿牙6的作用相似,也增加了物料的熔炼面积,同时,在第一独立齿牙6随中心轴1转动的同时,第二独立齿牙静止,在第一独立齿牙6和第二独立齿牙之间的物料则受到更大的剪切作用力,使得物料的分散更充分。
[0044]特别地,为了使得物料熔炼的效率最佳,设置的第一齿环和第二齿环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3mm,这样使得相邻的第一独立齿牙6和第二独立齿牙之间存在1~3mm的间隙,当物料在这些间隙穿过时不断受到剪切力,在齿牙段4内实现反复地分散混炼。
[0045]特别地,设置的第一独立齿牙6和第二独立齿牙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和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的机筒,所述中心轴包括交错设置的至少两螺旋段和至少两齿牙段,所述齿牙段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轴外周的若干第一独立齿牙,物料经过每一所述齿牙段时所述第一独立齿牙对所述物料施加剪切作用力和挤压作用力以使物料分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齿牙在所述中心轴外周呈环形分布形成第一齿环,每一所述齿牙段均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齿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独立齿牙相错的若干第二独立齿牙,所述第二独立齿牙在所述机筒内壁上形成第二齿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环和所述第二齿环之间的间距为1~3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螺旋段均包括至少两圈连续的螺旋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牙交错式单螺杆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一端穿出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凯纯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思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