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5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属于管道输送技术领域。该连续油管包括塑料管体以及设在塑料管体外部的抗压溃层、增强层、外保护层、抗拉层以及多根油管,连续油管外部为高分子树脂挤出成型的外保护层,抗压溃层用于提高管体承受外部压力,增强层用于提高塑料管体承受内部压力;外保护层位于增强层与外保护层之间,通过径向铺设若干小口径小油管来实现井口向井下输送介质或铺设光纤和信号线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连续油管不仅能够提高油管使用寿命,且外保护层嵌入油管,方便了油田作业时采集数据以及特殊作业时的需求。作业时采集数据以及特殊作业时的需求。作业时采集数据以及特殊作业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


[0001]本技术涉及管路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田开采的时间增长油井的出油率下降,为了提高采油率实现油田高产稳产,油田需要通过注水油管对油田进行进行注水增压,用于提升该油区的出油率。目前油井注水井下油管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做防腐处理的钢制油管,该油管虽能够完成油井井下作业,但是由于钢制油管易腐蚀穿孔,易结垢,使用寿命较短,且采集井下数据需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仪器与进行检测,费时费力,费用高昂;另一种是玻璃钢油管,该油管虽然能够避免管体腐蚀问题,但是其韧性差、抗外挤能力差、易折损,使用范围有限,单根玻璃钢油管的连续长度有限,需要频繁使用接头连接;且在高温或连续使用下,玻璃钢油管的强度会下降,而且接头具有密封性变差、易损坏,难修复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提高油井井下作业油管使用寿命的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包括:
[0005]塑料内衬管,由高分子树脂一次挤出成型;
[0006]增强层,为偶数层,各增强层由纤维丝在塑料内衬管外部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缠绕在塑料内衬管外壁上;
[0007]抗压溃层,通过金属丝螺旋缠绕在增强层外部;
[0008]抗拉层,设在抗压溃层外部,由纤维丝或金属丝沿塑料内衬管管体径向平铺于抗压溃层外部;
[0009]外保护层,由高分子树脂制成,并包裹在抗拉层外部,外保护层的横截面上沿轴向设有多个通道;
[0010]多根油管,各根油管内径小于塑料内衬管内径,且各根油管设在各通道内。
[0011]较佳地,所述纤维丝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缠绕在塑料内衬管外壁上的缠绕角度为54.7
°

[0012]较佳地,所述金属丝缠绕在增强层外部的角度为20
°

[0013]较佳地,所述纤维丝为涤纶工业长丝或芳纶纤维。
[0014]较佳地,所述金属丝为钢丝。
[0015]较佳地,所述抗拉层间与外保护层间通过聚合物热熔挤出成型连接在一起。
[0016]较佳地,所述塑料内衬管和外保护层均由PE、PA或PP等任一树脂材料制成。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所制备的连续性油管的柔韧性好、重量相对轻、耐腐蚀、抗结垢、生产效率高、安装简便和可重复使用,复合连续油管管壁内嵌若干根内径小于塑料内衬管内
径不锈钢油管,用来辅助采油时通过该油管将设备送至采油界面进行其他井下作业和油井内数据采集。
[0019]2、本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油井内数据,节省测井程序,减少油田井下作业,节省作业费用,节能环保,有效提高了油田一次性投资效益和长期投资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塑料内衬管,2.外保护层,3.增强层,4.抗压溃层,5.抗拉层,21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包括:
[0025]塑料内衬管1,由高分子树脂一次挤出成型;
[0026]增强层3,为多层,各增强层3由纤维丝在塑料内衬管1外部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缠绕在塑料内衬管1外壁上,用于缓解塑料内衬管1内部介质流动对其管壁施加的输送压力;
[0027]抗压溃层4,通过金属丝螺旋缠绕在增强层3外部;
[0028]抗拉层5,设在抗压溃层4外部,由纤维丝或金属丝沿塑料内衬管1管体径向平铺于抗压溃层4外部;
[0029]外保护层2,由高分子树脂制成,并包裹在抗拉层5外部,外保护层2的横截面上沿轴向设有多个通道,外保护层2用于增强管体纵向拉力,用于将抗拉层5内的钢丝进行固定。
[0030]多根油管21,各根油管21内径小于塑料内衬管1内径,且且各根油管21设在各通道内,并与外保护层2的通道一体成型,满足承担油管自重与下挂井下工具。
[0031]进一步地,所述纤维丝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缠绕在塑料内衬管1外壁上的缠绕角度为54.7
°

[0032]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缠绕在增强层3外部的角度为20
°

[0033]进一步地,所述纤维丝为涤纶工业长丝或芳纶纤维。
[0034]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为钢丝。
[0035]进一步地,所述抗压溃层4与抗拉层5间、外保护层2间通过聚合物热熔挤出成型连接在一起。
[0036]进一步地,所述塑料内衬管1和外保护层2均由PE、PA或PP等任一树脂材料制成。
[0037]本技术解决了采用钢管油管进行井下作业时,所造成的钢管油管腐蚀穿孔,易结垢,使用寿命较短,且采集井下数据需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仪器与进行检测,费时费力,费用高昂,以及使用玻璃油管易破碎,连续长度有限,频繁使用接头会使得玻璃油管的密封性变差得问题,本技术给出的连续油管中的塑料内衬管1由高分子树脂一次挤出成型,单根塑料内衬管1的连续长度长,转接头使用数量少,为了增强塑料内衬管1的强度,由于本
技术采用耐高温高分子树脂作为管材内芯管基体材料,其重量轻、柔性好、耐腐蚀,而且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内嵌高强度钢丝作为抗压溃层4,用于保证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具有较高的径向刚度,用来抵抗外部压力,钢丝的螺旋节距可以根据外部的压力值来设计;增强层3为塑料内衬管1外缠绕非金属高强度纤维丝,该纤维丝强度高、耐高温,有效抵抗内压;塑料复合连续油管管壁内埋设的小口径不锈钢管,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保证管体在位状态下具有较小的伸长率,小口径不锈钢管可以辅助检测井底压力、液体浓度、和配合井下工具作业。
[0038]在塑料内衬管1外部缠绕非金属高强度的增强层3,该纤维丝为2n层,并以54.7
°
的缠绕角度在塑料内衬管1外部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缠绕在塑料内衬管1外壁上,缠绕2n层非金属高强度纤维丝后,在增强层3的外部缠绕钢丝,作为缠绕的聚合物密封层外部用于进一步增强塑料内衬管强度的钢骨架,抗拉层5由高强度钢丝沿管轴线平行铺设,多根油管21均为不锈钢管,多根油管21沿塑料内衬管1管轴线平行预埋;抗拉层5和多根油管21之间通过聚合物制成的外保护层2热熔挤出成型包覆而成。各层之间可以根据实际工况需求选择是否使用黏合剂或者用热加压的方法使各层结为一体。
[00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内衬管(1),由高分子树脂一次挤出成型;增强层(3),为偶数层,各增强层(3)由纤维丝在塑料内衬管(1)外部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缠绕在塑料内衬管(1)外壁上;抗压溃层(4),通过金属丝螺旋缠绕在增强层(3)外部;抗拉层(5),设在抗压溃层(4)外部,由纤维丝或金属丝沿塑料内衬管(1)管体径向平铺于抗压溃层(4)外部;外保护层(2),由高分子树脂制成,并包裹在抗拉层(5)外部,外保护层(2)的横截面上沿轴向设有多个通道;多根油管(21),各根油管(21)内径小于塑料内衬管(1)内径,且各根油管(21)设在各通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复合连续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丝正向和反向更迭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豪朱华升孟庆虎窦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欣欣智能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