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4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包括管体、空心转轴和夯锤,管体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管体另一端的管口上设置有活瓣式管头,空心转轴通过支撑轴承转动设置在管体内部且空心转轴的外表面绕设有螺旋叶片,空心转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延伸出管体且与驱动装置连接,空心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夯锤,夯锤的顶部通过吊线穿过空心转轴的内部并与提锤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多种材料输送入管体内部进行混合,无需提前搅拌,能够有效避免现场拌和扬尘大、污染环境的问题;通过打开活瓣式管头使管体内部拌和好的材料落入桩基孔,夯锤保证桩体材料的压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对单根石灰桩的施工,无需重复作业,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


[0001]本技术属于石灰桩施工沉管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厚度较大的饱和黏性土、淤泥、淤泥土、素填土、杂填土等不良土层,为了保证结构或路基等地基稳定,需要采用石灰桩进行地基处理,石灰桩是采用生石灰、水泥、粉煤灰三种材料混合的复合柔性桩体,在软土地基中使用石灰桩利用生石灰等材料的膨胀挤密、吸水硬化、置换等复合作用,和原有的地基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满足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要求。
[0003]石灰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较多,尤其是在膨胀土地区,为了保证提高挤土效应,目前的施工方式通常采用现场拌和沉管施工,即现场将三种桩体材料进行拌和,然后利用桩机打入沉管,再进行拔管、填料、压实、再拔管、再填料、再压实,这样反复几次,最后填土封口压实,完成一根石灰桩的施工,这个过程中由于桩体材料均为粉粒材料,现场拌和扬尘很大,环境污染严重,施工过程中压实难以控制,需要多次重复作业才能完成一根石灰桩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包括管体、空心转轴和夯锤,所述管体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管体另一端的管口上设置有活瓣式管头,所述空心转轴通过支撑轴承转动设置在管体内部且空心转轴的外表面绕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空心转轴靠近进料口的一端延伸出管体且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空心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夯锤,所述夯锤的顶部通过吊线穿过空心转轴的内部并与提锤装置连接。
[0007]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桩体材料通过进料口导入沉管管体内部,通过管体内部设置的空心转轴与螺旋叶片实现在管体内进行石灰桩桩体材料的拌和。然后缓慢提起沉管,提起沉管后原来的位置会形成桩基孔,打开活瓣式管头使管体内部拌和好的材料落入桩基孔,同时利用管体内设置的夯锤进行材料夯实。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石灰桩在实施过程中的扬尘问题。管体内部的夯锤可以由吊线和提锤装置控制锤击高度,保证桩体材料的压实度;活瓣式管头为现有技术,其结构不再赘述。通过本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单根石灰桩的施工,无需重复作业,施工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提锤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提锤转盘和滑轮,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提锤转盘转动,所述提锤转盘上绕设有吊线,所述滑轮设置在提锤转盘和管体之间,所述吊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滑轮、空心转轴并与夯锤连接。在搅拌好料后,提锤转盘收缩吊线,使夯锤高度升高,然后快速放开吊线,使夯锤快速下落,已达到夯实搅
拌料的目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吊线的方向,有利于提锤转盘更好地控制吊线以及夯锤。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啮合齿轮,所述空心转轴延伸出管体的一端外侧套设有啮合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对应设置有驱动齿轮。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一端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三个进料口,分别对应输入生石灰、水泥、粉煤灰。进料口分别对应三种原料设置,能够使得搅拌后的材料均匀充分,无须在管体外事先搅拌,有效避免石灰桩在实施过程中的扬尘问题。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可以能够更好地辅助进料。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夯锤的半径比沉管的内径小10cm。搅拌材料经过螺旋叶片的搅拌从夯锤与沉管的缝隙间落入管头处,防止夯锤堵塞搅拌材料。
[0013]本技术利用在沉管内部设置空心转轴与螺旋叶片实现在管体内进行石灰桩桩体材料的拌和,然后利用桩体内设置的夯锤进行材料夯实,能够有效避免石灰桩在实施过程中的扬尘问题。本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内部夯锤的锤击高度,保证桩体材料的压实度。本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单根石灰桩的施工,无需重复作业,施工效率高。施工的步骤如下:
[0014](1)将沉管利用桩机打入软弱土层中;
[0015](2)利用驱动电机驱动空心转轴转动;桩顶封闭,利用三个进料口按照比例将桩体材料灌入沉管管体内。
[0016](3)缓慢提起沉管,将活瓣式管头打开,使桩体材料落入已成的桩基孔内,并同时利用与转动电机联动的夯锤转盘提起夯锤下落,利用夯锤对桩体材料进行夯实,夯锤与沉管之间的距离为10cm,远大于一般石灰桩桩体材料粒径,可以有效避免堵塞。
[0017](4)连续实施上述过程,控制桩体材料灌入量,最终完成单根石灰桩的施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能够将多种材料输送入管体内部进行混合,无需提前搅拌,能够有效避免现场拌和扬尘大、污染环境的问题;通过打开活瓣式管头使管体内部拌和好的材料落入桩基孔,通过管体内部的夯锤保证桩体材料的压实,本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完成对单根石灰桩的施工,无需重复作业,施工效率高。
[0020](2)本技术可以通过吊线与提锤装置控制锤击的高度,使桩体材料的压实度可控,保证了施工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21](3)本技术使用夯锤代替了打桩机的使用,降低噪音的同时更方便地夯实搅拌材料,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0、管体;11、空心转轴;12、支撑轴承;13、进料口;14、夯锤;15、螺旋叶片;16、吊线;19、进料斗;20、提锤转盘;21、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10、空心转轴11和夯锤14,所述管体10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管体10另一端的管口上设置有活瓣式管头,所述空心转轴11通过支撑轴承12转动设置在管体10内部且空心转轴11的外表面绕设有螺旋叶片15,所述空心转轴11靠近进料口13的一端延伸出管体10且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空心转轴11的底部设置有夯锤14,所述夯锤14的顶部通过吊线16穿过空心转轴11的内部并与提锤装置连接。
[0027]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桩体材料通过进料口13导入沉管管体10内部,通过管体10内部设置的空心转轴11与螺旋叶片15实现在管体10内进行石灰桩桩体材料的拌和。然后缓慢提起沉管,提起沉管后原来的位置会形成桩基孔,打开活瓣式管头使管体10内部拌和好的材料落入桩基孔,同时利用管体10内设置的夯锤14进行材料夯实。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石灰桩在实施过程中的扬尘问题。管体10内部的夯锤14可以由吊线16和提锤装置控制锤击高度,保证桩体材料的压实度;活瓣式管头为现有技术,其结构不再赘述。通过本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单根石灰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0)、空心转轴(11)和夯锤(14),所述管体(10)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料口(13),所述管体(10)另一端的管口上设置有活瓣式管头,所述空心转轴(11)通过支撑轴承(12)转动设置在管体(10)内部且空心转轴(11)的外表面绕设有螺旋叶片(15),所述空心转轴(11)靠近进料口(13)的一端延伸出管体(10)且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空心转轴(11)的底部设置有夯锤(14),所述夯锤(14)的顶部通过吊线(16)穿过空心转轴(11)的内部并与提锤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石灰桩施工的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锤装置包括转动电机、提锤转盘(20)和滑轮(21),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提锤转盘(20)转动,所述提锤转盘(20)上绕设有吊线(16),所述滑轮(21)设置在提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邹永红肖春张明杰钱治杭徐伟谢宇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恒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