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169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包括:支撑杆;测量机构,其下端与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测量机构包括两个呈开口朝上的V形状的测量杆;以及若干个测量装置,所有的测量装置沿着测量机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测量块,两个测量块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安装于一个测量杆的内侧面上;每个测量杆的内侧面在与测量块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套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里端与测量块的底面连接,连接杆的外端延伸出测量杆的外侧之外并与一个刻度板连接;每个测量块与对应的凹槽之间设有弹性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胸径测量仪,测量方式简单方便,便于读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


[0001]本技术涉及树木胸径测量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

技术介绍

[0002]在林业各种类调查中,经常需要测量树木的胸径(距离地面1.3米的直径),最常用的是测树钢围尺、测树布围尺,这两种胸径尺进行树木胸径测量时,必须环抱树干一圈才能测量读数,测量方式繁琐费时。当树木周边密布灌木、荆棘、刺或遇上陡坡上的树木时,测量困难,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从而克服现有树木胸径测量方式繁琐、测量困难以及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包括:支撑杆;测量机构,其下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两个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呈开口朝上的V形状;以及若干个测量装置,所有的该测量装置沿着所述测量机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测量块,两个所述测量块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测量块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测量杆的内侧面上;每个所述测量杆的内侧面在与所述测量块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里端与对应的所述测量块的底面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延伸出对应的所述测量杆的外侧之外并与一个刻度板连接,所述刻度板上设有相应的胸径值;每个所述测量块与对应的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弹性机构;其中,当所述测量块向对应的所述凹槽内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测量块的内侧面与所述测量杆的内侧面齐平。
[000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
[0006]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凹槽内,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上下间隔分布,每个所述通孔内活动套设有一个所述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所述弹簧。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刻度板的内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里端与连接板的外侧面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端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面连接。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的所述测量装置的所述刻度板从下往上依次采用不同的颜色循环着色。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的两个测量杆呈开口朝上的V形状,能够测量大小不同的树木胸径;且每个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测量块,测量树木胸径时,只需将V形状的两个测量杆卡入树木的树干上,当测量杆卡入到位后,树干将会压缩相应胸径刻度上的两个测量块,将测量块压入凹
槽内,并将测量块压缩到极限位置上,直至测量块的内侧面与测量杆的内侧面齐平,此时,对应的刻度板被压缩并向外凸起,以便于读数;采用本技术的胸径测量仪,测量方式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图1中的X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5]1‑
支撑杆,2

测量装置,21

刻度板,22

连杆,23

连接板,24

连接杆,25

测量块,26

弹簧,27

凹槽,3

测量机构,31

测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7]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8]图1和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该胸径测量仪包括支撑杆1、测量机构3以及若干个测量装置2。参考图1和图2,测量机构3的下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支撑杆1的上端连接。测量机构3包括两个测量杆31,测量杆31呈开口朝上的V形状,以便于测量大小不同的树木胸径。所有的测量装置2沿着测量机构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测量装置2包括两个测量块25,两个测量块25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测量块25分别安装于一个测量杆31的内侧面上,即左侧测量块25安装于左侧测量杆31的右侧面上,右侧测量块25安装于右侧测量杆31的左侧面上。每个测量杆31的内侧面在与测量块2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27,以使测量块25能够向外移动至凹槽27内,即左侧测量杆31的右侧面在与左侧测量块2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27,右侧测量杆31的左侧面在与右侧测量块25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27。凹槽27的底面开设有通孔,即右侧凹槽27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右侧凹槽27的右侧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套设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里端与对应的测量块25的底面连接,连接杆24的外端延伸出对应的测量杆31的外侧之外并与一个刻度板21连接,刻度板21上设有相应的胸径值。即左侧连接杆24的右端与左侧对应的测量块25的左侧面连接,左侧连接杆24的左端延伸出左侧测量杆31的左侧面之外并与一个刻度板21连接;右侧连接杆24的左端与右侧对应的测量块25的右侧面连接,右侧连接杆24的右端延伸出右侧测量杆31的右侧面之外并与一个刻度板21连接。每个测量块25与对应的凹槽27之间设有弹性机构,常态下,测量块25的内侧面在弹性机构的弹力作用下向内凸起,并凸出对应测量杆31的内侧面之外。其中,当测量块25向对应的凹槽27内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测量块25的内侧面与测量杆31的内侧面齐平。每个刻度板21上的胸径值可等于或稍微大于在该高度上的两个测量杆31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值,即当对应两个测量块25的内侧面压缩至与对应的测量杆31的内侧面齐平时,对应两个刻度板21上的胸径值等于或稍微大于这两个测量块25的内侧面的中部之间的距离。测量树木胸径时,只需将V
形状的两个测量杆31卡入树木的树干上,当测量杆31卡入到位后,树干将会压缩相应胸径刻度上两个测量块25,将测量块25压入凹槽27内,并将测量块25压缩到极限位置上,直至测量块25的内侧面与测量杆31的内侧面平齐,此时,对应的刻度板21被压缩并向外凸起,以便于读数;采用本技术的胸径测量仪,测量方式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19]参考图2,弹性机构可为弹片或弹簧等结构,优选地,弹性机构为弹簧26,弹簧26套设于连接杆24上且位于测量块25与凹槽27之间,在常态下,测量块25的内侧面在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凸出测量杆31的内侧面的外部之外,便于在测量树木胸径时,树木的树干能够压缩对应的测量块25。进一步优选地,在每个凹槽27内,通孔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树木胸径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测量机构,其下端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测量机构包括两个测量杆,所述测量杆呈开口朝上的V形状;以及若干个测量装置,所有的该测量装置沿着所述测量机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两个测量块,两个所述测量块左右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测量块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测量杆的内侧面上;每个所述测量杆的内侧面在与所述测量块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活动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里端与对应的所述测量块的底面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延伸出对应的所述测量杆的外侧之外并与一个刻度板连接,所述刻度板上设有相应的胸径值;每个所述测量块与对应的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弹性机构;其中,当所述测量块向对应的所述凹槽内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测量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千淞袁滔莫继有钟平环廖立军罗创福黄兰先罗国登梁定和江天远黄国喜农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