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131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涉及变电运营维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底板,防护围栏固定连接有供电组件的连接支架,支撑外框内部镶嵌有太阳能充电板,太阳能充电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的固定支杆,第一楔块与紧固螺杆转动连接,固定支杆的内腔设置有复位弹簧,第二楔块与稳固支撑板固定连接,稳固支撑板粘接有防滑软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稳固组件能够增加升降台的稳固性,供电组件能够对升降台进行供电,省去了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的麻烦,解决了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一般具有使用时的稳固性不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及升降台上安装电力设备时也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进行使用的问题。用的问题。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


[0001]本技术属于变电运营维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

技术介绍

[0002]变电运维主要是指对变电站进行运营以及日常维护,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变电站的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查检修,以保证相关设备正常运行,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因变电站设备故障而导致线路停电,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大多以液压或气动作为升降台的动力源,导致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升降台上安装电力设备时也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进行使用,在使用时,升降台的稳固性也不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进一步地对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进行优化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
[0003]因此,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4]1、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一般具有使用时的稳固性不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2、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一般具有升降台上安装电力设备时也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6]因此,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通过设置稳固组件、供电组件,稳固组件能够增加升降台的稳固性,供电组件能够对升降台进行供电,省去了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的麻烦,解决了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一般具有使用时的稳固性不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及升降台上安装电力设备时也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进行使用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技术为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固定套筒、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的顶端与升降平台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平台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围栏,所述防护围栏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电组件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设置有两个,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防护围栏的侧壁,所述连接支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外框,所述支撑外框内部镶嵌有太阳能充电板,所述太阳能充电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支撑底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的固定支杆,稳固机构共设置有两个,稳固机构关于支撑底板之间呈对称结构设置,所述固定支杆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块、第二楔块,所述第一楔块通过轴承与紧固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紧固螺杆呈贯穿固定支杆的上侧壁结构设置,所述紧固螺杆的上端固
定连接有转动旋钮,所述第二楔块与固定支杆的内腔的底侧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楔块的下端与稳固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稳固支撑板的下侧壁粘接有防滑软垫。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筒与第一活动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套筒与第二活动套筒活动连接,固定套筒、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的上端的横截面均呈L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二活动套筒与支撑套杆活动连接,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的内腔的底侧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套筒、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的内腔中设置有膨胀气囊,所述膨胀气囊通过进气软管与充气抽气泵连通,进气软管的两端分别与膨胀气囊的进气口、充气抽气泵连通,充气抽气泵的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底板的上侧壁。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杆,连接支杆共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支杆的上端与推拉把手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平台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攀登踏板,攀登踏板共设置有两个。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筒、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支撑套杆、膨胀气囊均设置有四个,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支撑套杆的下端的横截面均呈T型结构设置,所述进气软管与手动阀门连通。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共设置有四个,所述万向轮关于支撑底板之间呈对称结构设置。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固组件,通过转动旋钮转动紧固螺杆,紧固螺杆将第一楔块向下挤压,第一楔块进一步挤压第二楔块,进而使稳固支撑板下的防滑软垫与地面接触,并且稳固支撑板将升降台抬升一定高度,稳固支撑板下的防滑软垫宽大,能够增加升降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升降台的稳固性,同时防滑软垫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一般具有使用时的稳固性不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17]2、本技术通过设置供电组件,供电组件的太阳能充电板接受阳光进行光伏发电,太阳能充电板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通过逆变器再对充气抽气泵进行供电,整个升降台所需供电的设备较少,能够满足升降台的供电需要,省去了使用时需要外接电源的麻烦,节能环保,解决了现有的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一般具有升降台上安装电力设备时也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进行使用的问题。
[00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进气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套筒、第一活动套筒、第二活动套筒、支撑套杆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供电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稳固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支撑底板;2、顶升机构;201、固定套筒;202、第一活动套筒;203、第二活动套筒;204、支撑套杆;205、膨胀气囊;206、进气软管;207、充气抽气泵;208、手动阀门;3、升降平台;4、防护围栏;5、供电组件;501、连接支架;502、支撑外框;503、太阳能充电板;504、蓄电池;6、稳固机构;601、固定支杆;602、第一楔块;603、第二楔块;604、紧固螺杆;605、转动旋钮;606、复位弹簧;607、稳固支撑板;608、防滑软垫;7、连接支杆;8、推拉把手;9、支撑侧架;10、攀登踏板;1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8]请参阅图1

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升机构2,顶升机构2包括固定套筒201、第一活动套筒202、第二活动套筒203、支撑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包括支撑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顶升机构(2),所述顶升机构(2)包括固定套筒(201)、支撑套杆(204),所述支撑套杆(204)的顶端与升降平台(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平台(3)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围栏(4),所述防护围栏(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电组件(5)的连接支架(501),所述连接支架(5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外框(502),所述支撑外框(502)内部镶嵌有太阳能充电板(503),所述太阳能充电板(503)与蓄电池(504)电性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稳固机构(6)的固定支杆(601),所述固定支杆(601)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块(602)、第二楔块(603),所述第一楔块(602)通过轴承与紧固螺杆(604)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紧固螺杆(6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旋钮(605),所述第二楔块(603)与固定支杆(601)的内腔的底侧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606),所述第二楔块(603)的下端与稳固支撑板(607)固定连接,所述稳固支撑板(607)的下侧壁粘接有防滑软垫(6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运维用辅助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晗炜倪晨讯郭楠谭又铭刘天奇郭晋宇姚佳敏胡涛李彦甫董长林缪文剑应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中市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