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雪变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82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雪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雪变送器加热装置加热范围小的问题。一种雨雪变送器,包括壳体以及设在壳体开口端的盖板,壳体内设有控制调理电路,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隔分布,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盖板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盖板的上表面和/或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导热件。加热装置对盖板加热时,导热件能够将热量传导到盖板上距离加热装置较远的区域,使得该区域的积雪融化,避免了积雪在该区域堆积,并在气温升高时融化,产生的雪水流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造成误报。加热装置优选电阻丝。造成误报。加热装置优选电阻丝。造成误报。加热装置优选电阻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雪变送器


[0001]本技术涉及雨雪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雨雪变送器。

技术介绍

[0002]电阻式雨雪传感器是利用雨水的导电特性,检测是否有雨雪的仪器。检测是否有雨雪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且一些检测设备,如虫情测报仪,往往也需要借助雨雪传感器判断是否工作。雨雪传感器采用表面栅形电极感应外界雨雪情况,内置自动加热装置可对落在传感器表面的雪加热,使其融化从而对电极之间的电阻产生影响,完成降雪检测,同时能够及时清除积雪,避免其延后融化造成误报。但在气温较低时,加热装置往往只能对传感器的一部分区域加热,无法影响到其他区域,导致在其他区域积雪延后融化,造成误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雨雪变送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雪变送器加热装置加热范围小的问题。
[0004]一种雨雪变送器,包括壳体以及设在壳体开口端的盖板,壳体内设有控制调理电路,所述盖板的上表面(盖板远离壳体的一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间隔分布,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盖板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盖板的上表面和/或盖板的下表面(盖板靠近壳体的一面)设有导热件。本技术使用时,多个第一电极连接到控制调理电路的同一点,多个第二电极连接到控制调理电路的同一点,当雨水落在变送器表面将相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通时,雨水中的杂质离子使得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阻减小,控制调理电路接收到电阻变化信号并输出降雨/雪的信号给上位机。加热装置对盖板加热时,导热件能够将热量传导到盖板上距离加热装置较远的区域,使得该区域的积雪融化,避免了积雪在该区域堆积,并在气温升高时融化,产生的雪水流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造成误报。加热装置优选电阻丝。
[0005]进一步,位于所述盖板上表面的导热件为导热丝,导热丝环绕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处区域的外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身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因此仅在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处区域的外围设置导热丝,使得加热装置的热量能够传递到该外围区域,避免了积雪在该外围区域长时间堆积,并在气温升高时融化,产生的雪水流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造成误报。
[0006]进一步,位于所述盖板上表面的导热件为导热片,导热片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均位于通孔内。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本身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因此仅在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所处区域的外围设置导热片,使得加热装置的热量能够传递到该外围区域,避免了积雪在该外围区域长时间堆积,并在气温升高时融化,产生的雪水流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造成误报。
[0007]进一步,位于所述盖板下表面的导热件为多条相交的导热丝。盖板下表面的导热
丝能够进一步加强热量在盖板上的传导。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环形,且同心设置。
[0009]进一步,所述壳体与盖板之间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盖板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设有通孔供导线穿过,以实现第一电极与控制调理电路的连接、第二电极与控制调理电路的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调理电路连接。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控制调理电路,控制调理电路对变送器进行控制,当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当温度高于四十摄氏度时停止加热。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铜电极且其表面镀金,所述导热丝为铜丝,所述盖板为PCB板且导热丝位于PCB板内。表面镀金能够防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氧化,造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电阻变大。
[0012]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首尾相连的防水槽,防水槽内设有橡胶圈,所述壳体上设有与防水槽匹配的防水条,防水条位于防水槽内。
[0013]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腔体,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形成封闭的排水腔,排水腔底部设有通孔。
[00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加热装置对盖板加热时,导热件能够将热量传导到盖板上距离加热装置较远的区域,使得该区域的积雪融化,避免了积雪在该区域堆积,并在气温升高时融化,产生的雪水流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上,造成误报。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壳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盖板主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盖板后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盖板主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壳体主视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安装座主视图;
[0024]1、壳体,2、盖板,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5、导热丝,6、导热片,7、安装座,8、防水槽,9、防水条,10、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4所示,一种雨雪变送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在壳体1开口端的PCB板(盖板2),壳体1内设有控制调理电路,所述PCB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3和多个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与第二电极4间隔分布,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分别与所述控制调理电路连接,PCB板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调理电路连接,PCB板的上表面和/或PCB板的下表面设有导热丝5。导热丝5环绕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3和多个第二电极4所处区域的外围。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本身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因此仅在多个第一电极3和多个第二电极4所处区域的外围设置导热丝5,使得加热装置的热量能够传递到该外围区域。PCB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与所述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热敏电阻将采集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控制调理电路,控制调理电路对变送器进行控制,当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当温度高于四十摄氏度时停止加热。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均为铜电极且其表面镀金,所述导热丝5为铜丝,导热丝5位于PCB板内。表面镀金能够防止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氧化,造成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之间电阻变大。
[0028]本技术使用时,多个第一电极3连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雪变送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在壳体(1)开口端的盖板(2),壳体(1)内设有控制调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的上表面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3)和多个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与第二电极(4)间隔分布,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分别与所述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盖板(2)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调理电路连接,盖板(2)的上表面和/或盖板(2)的下表面设有导热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雪变送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盖板(2)上表面的导热件为导热丝(5),导热丝(5)环绕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3)和多个第二电极(4)所处区域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雪变送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盖板(2)上表面的导热件为导热片(6),导热片(6)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多个第一电极(3)和多个第二电极(4)均位于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雨雪变送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盖板(2)下表面的导热件为多条相交的导热丝(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雪变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捷杨垒周兴张健杨中元周在伟张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仁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