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58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该喂纱固定器设置于圆绳钩编机的一皮带轮座上,包含一支架,概呈ㄇ型,设于该皮带轮座顶侧,其顶侧穿设有一喂纱口,供纱线通过;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一切槽,该切槽并连通喂纱口。该切槽并连通喂纱口。该切槽并连通喂纱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与圆绳钩编机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圆绳钩编机上供钩编出圆绳的针筒装置是设置于一皮带轮座上,针筒装置一侧或两侧并设置有一或二喂纱固定器,概呈片状,其上设有供纱线穿越的若干喂纱口,如中国台湾新型第M431182号、中国第CN206916378号等专利所示,当皮带轮座旋转以带动针筒装置同步转动时,喂纱固定器易因离心力产生晃动,迫使操作人员必须降低圆绳编织机的运作速度、减少喂纱固定器的晃动,但却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0003]为了解决此等缺点,有业者研发出针筒装置转动时较不会晃动的喂纱固定器,如中国台湾新型第M528321号、中国新型第CN206273845号等专利所示,该喂纱固定器概呈框型,设置于皮带轮座上并位于针筒装置外侧,通过喂纱固定器对称设于皮带轮座上的结构,可抵抗皮带轮座、针筒装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即不需降低圆绳编织机的运作速度,避免生产效率下降。
[0004]虽然前述专利所揭喂纱固定器的功效较现有更佳,不过,操作人员上纱线时需将纱线穿越喂纱口,稍嫌麻烦,且由于圆绳钩编机通常设置有复数个针筒装置、喂纱固定器(可同时钩编出复数条圆绳),逐一将纱线穿越各个喂纱固定器的喂纱口,显然会花费甚多上纱线的时间,工作效率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其不需如现有喂纱固定器的穿线动作,便利性甚佳,具有可节省上纱线时间的效果。<br/>[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该喂纱固定器设置于圆绳钩编机的一皮带轮座上,包含一支架,概呈ㄇ型,设于该皮带轮座顶侧,其顶侧穿设有一喂纱口,供纱线通过;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一切槽,该切槽并连通喂纱口。
[0008]较佳地,该喂纱固定器包含一座体,概呈环状,锁接于该皮带轮座顶侧,该支架具有一第一支臂、一第二支臂与一顶片,该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相对设于该座体的顶侧,该顶片连接于该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的顶端,该切槽切设于顶片与第一支臂的连接处一侧并延伸至喂纱口。
[0009]较佳地,该切槽自第一支臂的内侧倾斜延伸至喂纱口。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其不需如现有喂纱固定器的穿线动作,便利性甚佳,具有可节省上纱线时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以下,兹举本技术二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0012]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供纱线置入喂纱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10改良结构,该喂纱固定器10包含有一支架12,设置于该圆绳钩编机的一皮带轮座1上,其顶侧的偏心位置穿设有一喂纱口14,供纱线通过;该喂纱固定器10并位于圆绳钩编机的一针筒装置外侧,该针筒装置具有一筒体4及复数编织针5,该筒体4穿置于皮带轮座1的轴孔及喂纱固定器10内侧,其顶端剖设有复数位移槽6,各该编织针5可上下往复移动地设于位移槽6,当该皮带轮座1受皮带带动而旋转时,各该编织针5会沿着针筒4的位移槽6上下往复位移,当然,该皮带轮座1旋转时,该喂纱固定器10也可随之转动,进而可使经过该喂纱口14、各编织针5的纱线通过喂纱固定器10的旋转产生编织动作;以上各该支架12、皮带轮座1、针筒装置、筒体4及复数编织针5的构成与运作方式概与现有圆绳钩编机相同,其非本技术的技术重点,此处不予详述,本技术该喂纱固定器10的特征在于:
[0016]该喂纱固定器10包含一座体16,概呈环状,锁接于该皮带轮座1顶侧,该支架12设置于座体16顶侧,其一侧更开设有一切槽18,该切槽18并连通喂纱口14。详言之,该支架12具有一第一支臂22、一第二支臂24与一顶片26,该第一支臂、第二支臂22、24相对设于座体16的顶侧,且该顶片26连接于该第一支臂、第二支臂22、24的顶端,该切槽18自第一支臂22的内侧(靠近顶片26与第一支臂22的连接处)倾斜延伸至喂纱口14。
[0017]藉此,当工作人员欲将纱线7置入该喂纱固定器10的喂纱口14时,不需沿用现有喂纱固定器需将纱线7穿越喂纱口14的方式,可先将经由各该编织针5的纱线7拉伸至支架12一侧,再直接将该纱线7经由切槽18移入喂纱口14,即可完成该纱线7的定位,相较于现有喂纱固定器的喂纱口穿线动作,本技术显然便利更佳。
[0018]其次,该切槽18自朝第一支臂22内侧倾斜地朝第一支臂22与顶片26的连接处方向延伸而连通喂纱口14,因此,可避免该喂纱固定器10旋转时纱线7自切槽18脱出。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其通过在该支架一侧开设切槽以连通喂纱口的结构,便于该圆绳钩编机的操作人员可直接将纱线经由切槽置入喂纱口,不需如现有喂纱固定器的穿线动作,便利性甚佳,而在该圆绳钩编机通常设置有复数个喂纱固定器(常见的是四个或六个)的状况下,可节省更多的上纱线时间,工作效率提升不少,甚具实用价值。
[0020]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举凡依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替换,皆应仍属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该喂纱固定器设置于圆绳钩编机的一皮带轮座上,包含一支架,呈ㄇ型,设于该皮带轮座顶侧,其顶侧穿设有一喂纱口,供纱线通过;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的一侧开设有一切槽,该切槽并连通喂纱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圆绳钩编机的喂纱固定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喂纱固定器包含一座体,呈环状,锁接于所述皮带轮座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锦祥
申请(专利权)人:项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