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431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登机平台,包括主框架、横梁、主活页和驱动缸;所述主框架内设有副框架,副框架与主框架之间具有直线移动导轨副;副框架前端中部与横梁铰接,副框架前端两侧与所述横梁之间还设有副活页;所述驱动缸连接在副框架后端中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优选,驱动缸为电缸;驱动缸通过减震器与主框架连接,减震器与驱动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承重和防偏摆综合效果,结构稳定,功能可靠,乘客踏空隐患小,使用安全。使用安全。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登机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客机登机设施,特别是一种登机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登机客梯作为机场设施主要用于无登机廊桥可用情形,如执行特殊任务的飞机、贵宾专机,或机场设施不完善,登机廊桥未建造或廊桥登机位数量少等情形。登机客梯包括位于前端的登机平台,在登机梯架用于旅客登机时,登机平台与客机舱门地板齐平。登机平台包括平台骨架和搭设在骨架上的踏板,平台的强度和安全性主要取决于骨架强度和刚性。现有平台骨架包括主框架,主框架前端设有伸缩移动的横梁,并可在骨架平面内摆动以与机舱门槛边缘靠平,弥补登机梯前端边缘与机舱门槛边缘不平行导致的两侧缝隙大小不一致的情形。横梁由油缸驱动前后伸缩移动,并通过铰接连接方式实现左右摆动,横梁两端通过竖直设置的活页将横梁与主框架连接在一起,以增强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但当平台主框架距飞机较远时,横梁与主框架之间具有较大间距,存在安全隐患。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登机客梯的登机平台存在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一种登机平台,该登机平台通过在主框架内设置随横梁同步伸缩移动的副框架,并由副框架与横梁铰接,同时,在副框架前端两侧通过增设副活页的方式,利用副框架和副活页增加承载踏板的部位,有效减小横向镂空尺寸,消除或减小踏空安全隐患。
[0004]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登机平台,包括主框架、横梁、主活页和驱动缸;所述主框架内设有副框架,副框架与主框架之间具有直线移动导轨副;副框架前端中部与横梁铰接,副框架前端两侧与所述横梁之间还设有副活页;所述驱动缸连接在副框架后端中部与所述主框架之间。
[0006]采用前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通过在主框架内设置随横梁同步伸缩移动的副框架,并由副框架与横梁铰接,同时,在副框架前端两侧通过增设副活页的方式,利用副框架和副活页增加承载踏板的部位,有效减小横向镂空尺寸,消除或减小踏空安全隐患。
[0007]优选的,所述直线移动导轨副采用滚轮与导槽相配合的滚动导轨副结构。利用滚动导轨副运动阻力和磨损小的特点,降低驱动缸的动力消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采用复合轴承结构;所述导槽由定制槽钢的凹槽构成,该凹槽的轮廓与所述滚轮上两个滚动体的母线相适应。以形成复合轴承的滚动导轨副结构,确保副框架伸缩灵活;且可直接采购复合轴承商品和与之配套的槽钢制造,降低成本。
[000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制槽钢构成所述主框架的纵向加强梁;所述滚轮设在副框架的框边梁上。以利用导轨副构件形成主框架,可充分利用材料,节省成本。
[0010]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前侧设有胶管,胶管内部设有压块,胶管由所述压块压紧固定在所述横梁上。以利用胶管径向压缩量大的特点,降低登机车停车精度要求,提高登机梯架
设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横梁上还设有压缩型行程开关,该压缩型行程开关的触杆呈弹性伸缩地设在所述横梁上。以利用行程开关信号控制驱动缸行程,确保使用安全。其中,压缩型行程开关是由普通滚轮行程开关与可自复位触杆组合形成,触杆上设有触压滚轮的撞块,滚轮连接在行程开关的簧片自由端。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缸和所述主框架之间还设有减振器,减振器串接在所述驱动缸的尾端。利用减震器吸收冲击,增加安全性能。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缸由电缸构成。利用电缸线缆质量和管径远小于油管的特点,降低线缆铺设难度,降低制造成本。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稳定,功能可靠,乘客踏空隐患小,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17]参见图1,一种登机平台,包括主框架501、横梁502、主活页503和驱动缸504;所述主框架501内设有副框架505,副框架505与主框架501之间具有直线移动导轨副;副框架505前端中部与横梁502铰接,副框架505前端两侧与所述横梁502之间还设有副活页506;所述驱动缸504连接在副框架505后端中部与所述主框架501之间。
[0018]其中,所述直线移动导轨副采用滚轮507与导槽相配合的滚动导轨副结构;滚轮507采用复合轴承结构;所述导槽由定制槽钢的凹槽构成,该凹槽的轮廓与所述滚轮507上两个滚动体的母线相适应;且定制槽钢还构成主框架501的纵向加强梁;所述滚轮507设在副框架505的框边梁上。
[0019]另外,横梁502的前侧设有胶管508,胶管508内部设有压块,胶管508由所述压块压紧固定在所述横梁502上,压块前端呈弧形。所述横梁502上还设有两个压缩型行程开关509,该压缩型行程开关509的触杆呈弹性伸缩地设在所述横梁502上。其中,两个压缩型行程开关509呈一定间距地并列设在横梁502中间,触杆前端穿过胶管508露出在外。
[0020]所述驱动缸504和所述主框架501之间还设有减振器510,减振器510串接在所述驱动缸504的尾端,二者相铰接。所述驱动缸504由电缸构成。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登机平台,包括主框架(501)、横梁(502)、主活页(503)和驱动缸(50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501)内设有副框架(505),副框架(505)与主框架(501)之间具有直线移动导轨副;副框架(505)前端中部与横梁(502)铰接,副框架(505)前端两侧与所述横梁(502)之间还设有副活页(506);所述驱动缸(504)连接在副框架(505)后端中部与所述主框架(50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移动导轨副采用滚轮(507)与导槽相配合的滚动导轨副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507)采用复合轴承结构;所述导槽由定制槽钢的凹槽构成,该凹槽的轮廓与所述滚轮(507)上两个滚动体的母线相适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登机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爽何彪赵子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达航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