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76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压器,包含一个第一绕线架,一个初级线圈,一个次级线圈,一个第二绕线架,一个均流线圈,及一个铁心单元。该第一绕线架是围绕于一轴线,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一穿伸空间,以及围绕于该第一穿伸空间且沿着该轴线依序排列的一初级段与一次级段。该第二绕线架是设置于该第一穿伸空间,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二穿伸空间。该均流线圈是绕设于该第二绕线架。该铁心单元是穿设过该第一、第二穿伸空间。借由该均流线圈与该第二绕线架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变压器输出电流达到平均稳定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使输出电流平均稳定的 变压器。
技术介绍
一般的变压器包含一初级线圈, 一次级线圈, 一绕线架单元,及一铁心单 元。该绕线架单元是围绕于一轴线。该初、次级线圈是沿着该轴线依序绕设于 该绕线架单元,该铁心单元是穿设于该绕线架单元。但是,当数个变压器同时接上电源与负载使用时,常会发生各变压器输出 的电流不均等的情形,使得各负载因为得到不同的输入电流而无法产生相同的 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输出电流平均稳定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包含一个第一绕线架、 一个初级线圈、 一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 心单元,该第一绕线架是围绕于一轴线,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一穿伸 空间,以及围绕于该第一穿伸空间且沿着该轴线依序排列的一初级段与一次级 段,该初级线圈是绕设于该初级段,该次级线圈是绕设于该次级段。 .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变压器还包含一个第二绕线架及一个均流线 圈,该第二绕线架是设置于该第一穿伸空间,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二 穿伸空间,该第二绕线架是靠近该次级段并远离该初级段,该均流线圈是绕设 于该第二绕线架,该铁心单元是穿设过该第一、第二穿伸空间并形成一连接该 初级线圈、该次级线圈与该均流线圈的磁通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均流线圈与该第二绕线架的设置,使 本技术具有使变压器输出电流达到均衡,进而使负载得以产生相同结果的 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变压器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 图3是一第一绕线架的侧视图;图4是一E型铁心与一套接件的分解立体图;及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实际使用时的电路图,说明两个变压器与一电源及四 灯管的连接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l、 2所示,本技术变压器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第一绕线架1,一个初级线圈2, 一个次级线圈3, 一个第二绕线架4, 一个均流线圈5,及一 个铁心单元6。该第一绕线架1是围绕于一轴线X,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X延伸的第一穿 伸空间11,以及围绕于该第一穿伸空间11且沿着该轴线X依序排列的一初级 段12与一次级段13。该初级线圈2是绕设于该初级段12,该次级线圈3是绕设于该次级段13。该第二绕线架4是设置于该第一穿伸空间11,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X延伸 的第二穿伸空间41,该第二绕线架4是靠近该次级段13并远离该初级段12。该均流线圈5是绕设于该第二绕线架4。该铁心单元6是穿设过该第一穿伸空间11与该第二穿伸空间41并形成一 连接该初级线圈2、该次级线圈3与该均流线圈5的磁通路。而且,本技术变压器还包含一壳体单元7,该第一绕线架1还包括一 形成于该初级段12与该次级段13之间的第一开口 14,该壳体单元7包括分别 位于该轴线X两侧的一第一壳体71与一第二壳体72,及一由该第一壳体71与 该第二壳体72对接组合而成的第二开口 73,该第一开口 14与该第二开口 73 是相互对应,该第一壳体71与该第二壳体72是对接组合并包覆该第一绕线架此外,该铁心单元6是由二E型铁心61相互对接形成,所述E型铁心61 分别具有一中心段611, 二外侧段612,及多数点胶槽613,所述点胶槽613是 分别形成于所述相互对接的中心段611的对接处,以及所述相互对接的外侧段 612的对接处。其中,位于所述中心段611的点胶槽613是对应于该第一开口 14与该第二开口 73。在实际制造时,所述点胶槽613可供制造厂商点胶并让 胶液限制于槽内。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绕线架1、该第二绕线架4与该壳体 单元7是呈圆管状,该初级线圈2与该次级线圈3是绕设成圆形,所以不会有 在方形绕线架与方形线圈结构中,高电压集中在转折角的情形。另外,如图l、 3所示,该第一绕线架1还包括二分别形成于该初级线圈2 两相反侧的初级卡掣槽15,及二分别形成于该次级线圈3两相反侧的次级卡掣5槽16,该壳体单元7还包括二对应于所述初级卡掣槽15并由该第一壳体71与 该第二壳体72对接组合而成的初级卡掣部74, 二对应于所述次级卡掣槽16并 由该第一壳体71与该第二壳体72对接组合而成的次级卡掣部75。实际组装时, 所述初级卡掣部74是卡掣于所述初级卡掣槽15,所述次级卡掣部75是卡掣于 所述初级卡掣槽16,再利用点胶的方式将空隙黏合填满,可有效防止高压电跳 火通过以符合制造上的安全规定。而且,如图3所示,该初级段12具有二相对设置于两相反侧的初级侧板 121,所述初级侧板121分别具有一形成于所述初级侧板121与该初级线圈2 之间的初级肩部122,该次级段13具有二相对设置于两相反侧的次级侧板131, 所述次级侧板131分别具有一形成于所述次级侧板131与该次级线圈3之间的 次级肩部132。实际制造时,该初、次级线圈2、 3是分别位于所述初、次级侧 板121、 131之间,且绕线高度是不超出该初、次级肩部122、 132,并会将二 绝缘带100分别黏贴环绕于所述初、次级肩部122、 132上而包覆该初、次级 线圈2、 3,再利用多数胶液101沿着所述绝缘带100与所述初、次级侧板121、 132之间的空隙做点胶,借此同样能有效防止高压电跳火通过以符合制造上的 安全规定。此外,如图4所示,该铁心单元6还包括二个分别套接于所述E型铁心61 末端的套接件62,所述套接件62于本实施例中为塑胶材质。借由所述套接件 62包覆于所述E型铁心61的一底面614与多数侧面615,可以使得各个E型 铁心61与其下方和周围的导电端子之间具有更长的延面距离以符合制造上的 安全规定。值得说明的是,本技术图式中仅绘出一个E型铁心61与一个 套接件62。如图1、 5所示,当采用两个本技术变压器做成点灯电路时,如果两 个变压器共同接上一电源与二灯管8使用,则借由所述均流线圈5的并联,以 及该均流线圈5与该次级线圈3之间的互感,可以使得所述变压器对所述灯管 8输出的电流,因为所述均流线圈5的连接而交互影响达到平均一致,进而使 所述灯管8都得到相同的亮度,不会有发光亮度参差不齐的情形发生。所以,借由该均流线圈5与该第二绕线架4的设置,使本技术变压器 具有使输出电流达到均等,进而使负载得以产生相同结果的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包含一个第一绕线架、一个初级线圈、一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心单元,该第一绕线架是围绕于一轴线,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一穿伸空间,以及围绕于该第一穿伸空间且沿着该轴线依序排列的一初级段与一次级段,该初级线圈是绕设于该初级段,该次级线圈是绕设于该次级段,其特征在于: 该变压器还包含一个第二绕线架及一个均流线圈,该第二绕线架是设置于该第一穿伸空间,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二穿伸空间,该第二绕线架是靠近该次级段并远离该初级段,该均流线圈是绕设于该第二绕线架,该铁 心单元是穿设过该第一、第二穿伸空间并形成一连接该初级线圈、该次级线圈与该均流线圈的磁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变压器,包含一个第一绕线架、一个初级线圈、一个次级线圈,及一个铁心单元,该第一绕线架是围绕于一轴线,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一穿伸空间,以及围绕于该第一穿伸空间且沿着该轴线依序排列的一初级段与一次级段,该初级线圈是绕设于该初级段,该次级线圈是绕设于该次级段,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还包含一个第二绕线架及一个均流线圈,该第二绕线架是设置于该第一穿伸空间,并包括一沿着该轴线延伸的第二穿伸空间,该第二绕线架是靠近该次级段并远离该初级段,该均流线圈是绕设于该第二绕线架,该铁心单元是穿设过该第一、第二穿伸空间并形成一连接该初级线圈、该次级线圈与该均流线圈的磁通路。2. 如权利要求l所述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壳体单元,该第一绕线 架还包括一形成于该初级段与该次级段之间的第一开口, 二分别形成于该 初级线圈两相反侧的初级卡掣槽,及二分别形成于该次级线圈两相反侧的 次级卡掣槽,该壳体单元包括分别位于该轴线两侧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 壳体,二对应于所述初级卡掣槽并由该第一、第二壳体对接组合而成的初 级卡掣部,二对应于所述次级卡掣槽并由该第一、第二壳体对接组合而成 的次级卡掣部,及一由该第一、第二壳体对接组合而成的第二开口,该第 一、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定承
申请(专利权)人:光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